浅谈“治病求本”

中国中医药报 2009-11-30

□ 杨宏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是,中医的这个“本”是什么?未必每个人都能说得精确。“治病求本”之论,首见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又云:“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似乎阴阳即指“治病求本”的“本”。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即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包括的面很广。把它引入医学领域,概括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用来阐述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诊断和治疗,但这是总的精神和原则,至于阴阳在诊断方面作为八纲的总纲,仅还是一种辨证方法,是一切疾病在辨治方面共同遵循的准绳,显然,都不能完全概括“治病求本”的“本”。

那么,什么是“治病求本”?而“治病求本”中的“本”又作如何解释呢?在我看来,这里的“病”针对的是某一个具体的疾病;“求”就是要我们寻求、找到;“本”是指决定这个疾病发展变化的病机、病证。也就是要在辨证时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审因论治,不然的话,只能是对症治疗,疗效很难提高,甚至酿成坏症。

临床上发现许多感冒病人都先看西医,以为用些抗生素,加点激素,症状缓解快,总是有好处的,至于治不治它病却很少考虑。如果再想看看中医,同样看到许多医生处方中用些双花、连翘、石膏之类所谓“消炎”的中药、中联强效片等成药,也不管感冒是风寒型、风热型、暑热型,抑或体虚外感型等,此皆治病只求治“标”,对症治疗,甚至连症状都不易缓解,违背了“治病求本”的精神。我们提倡的辨证与对症相结合,标本兼治,重点治本,药物在这种情况下,对患者才有益无害。

笔者自临床以来,治面瘫一病多年,有得有失,在早期治疗中,施以祛风通络之法,中药用牵正散加减,同时配合针灸,然而不效多矣。曾治一男患,司机,素喜食肥甘厚味,夏日受凉,面瘫肆天来诊,患者耳后疼痛,观其左侧口眼歪斜,苔薄黄微腻,舌质略红,脉沉弦滑略数。处方:牵正散加减:全蝎7.5g,白僵蚕15g,白附子10g,黄芪30g,当归10g,地龙10g,甘草6g,3剂,日一剂,水煎服。渐加重,患者神情焦虑,后考虑患者病史、舌脉象、湿热体质,已属风寒入里化热,故虽进牵正散加黄芪方属火上浇油而未能取效,于是,按“治病求本”之意,嘱其食宜清淡,处方在牵正散基础上重用了清热解毒、活血利湿药金银花、连翘、蝉蜕、苡米仁、丹参、鸡血藤、葛根、羌活,5剂,症状明显好转,后转以面瘫恢复期调治半月余痊愈。由此可见,“治病求本”在治疗上的重要性,辨证论治如仅停留在对症治疗水平上,一见寒凉致病,就用祛风散寒法,不从疾病的演变规律角度考虑,疗效就很难提高。

笔者还曾治疗过一女患,47岁,间断性胃胀两年,曾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药屡治无进展,遂找笔者诊治,患者自述以前常服消食导滞类药,当时有效,以后越服越胀,甚至稍食即胀满难忍。观其神疲乏力、纳呆、舌淡苔薄、脉弦大鼓指,一点柔和之气没有,诊断为脾虚胀,处以四君子汤加香附、苏梗、陈皮、谷麦芽、砂仁、丹参、木香,4剂,胀减食增,遂以香砂六君子丸调理月余,痊愈。此案前医只知治“标”,见胀治胀,克伐胃气,于病无益,不知病机为脾失健运,脾健胀自除。由此显示了中医“治病求本”的巨大优势。

“治病求本”之论,还为“异病同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不管何原因引起的何种疾病,只要病机病证相同,就可以用相同的治疗方法,用相同的方药,如胃下垂、肠炎、哮喘病人都可以出现中气下陷证,都可以用升提中气法,处以补中益气汤治疗。

“治病求本”的论点,言简意赅,符合“两点论、重点论”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哲学观点,可以说是中医辨证的精髓、中医的魂、中医的根,对于指导临床,实具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