蜣螂 《伤寒杂病论》中的虫类药4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3-21
□ 吴立明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蜣螂为金龟子科昆虫蜣螂的干燥全虫,又名屎壳郎。药性咸寒,有毒。归胃、肝、大肠经。有破血逐瘀,攻毒通便,熄风定惊功效,常用治惊痫癫狂、大便秘结、淋病、癌症、肝脾肿大及前列腺增生等。
仲景用蜣螂仅见治癥瘕之鳖甲煎丸一方。方中蜣螂之用,如《长沙药解》谓:“蜣螂善破癥瘕,能开燥结,《金匮》鳖甲煎丸用之,治病疟日久结为癥瘕,以其破癥开结也。”说明仲景用蜣螂,取其破血逐瘀,消癥散结之效。现代临床常用治膀胱结石、尿道结石、麻痹性肠梗阻等。研究表明,蜣螂的油脂化学成分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及自然界中较少见的奇数碳脂肪酸,并含有游离氨基酸、总氨基酸等。其醇提取物对人体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对蟾蜍的离体心脏、家兔肠管及子宫有抑制作用,对血管有暂时的扩张作用,对蟾蜍的神经肌肉标本有麻痹作用;具有显著抑制实验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并具有对抗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诱发的膀胱三角肌收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