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与不病邪与正 疫气流行天和人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6-09

□ 刘世峰 重庆市荣昌县人民医院

近日读《中国中医药报》5月30日曹东义“邪从正来,攻为复正”一文和6月3日王强“邪非‘皆从正来’——与曹东义先生商榷”一文,受益良多,同时也深感这些争论牵涉到对中医基本理论的正确认识问题,很有必要进一步探讨。

病与不病,取决于邪与正

中医讲天人合一,人生长在自然万物之中,与社会环境有很多相通或相同之处,人乃一小天地。万事万物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甚至可以互相影响、互相转化。曹东义提出,“无论是外来的,还是内生的邪气,都是由正气转化而来,比如‘六淫之邪’是从‘六气’转化而来”。笔者认为这个观点符合传统中医理论。正与邪是一个相对概念,邪与正可以相互转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就是说人体的生理功能,由于超过了正常生理范围,就可以由生理之正气转化为病理之邪气。中医认为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人体的气血阴阳此消彼长,社会也是一样,社会风气不正,则邪恶势力嚣张。所谓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人体自身脏腑功能低下,正气不足,一是内生五邪,二是正气虚导致外邪入侵,三是外伤过于强大,人体正气相对虚弱,邪气胜过人体正气,即所谓六淫致病;病的人很多,就成了流行的“疫气”为病。我们必须采取措施,避其毒气,同时还要使自己抗击外邪的能力增强。这个力量就是正气。正气的“正”与古人关于方位的认识有关系,有了“正位”也就建立了“标准”,违背这个标准,就是不正,或者属于“歪斜(邪)”。《论语》所言“名不正”,说的话不合身份,就不是正人君子采取的态度,所谓“非礼勿言”,言必失礼。失礼之言,与伤人的邪气相似。

人体是一自组系统,是一个小社会,病与不病及预后转归取决于正气强弱及自身修复能力。比如对疾病的治疗,有经验的医生都知道,为什么在临床上无论医术多么高明的医生,治疗疾病有的能愈,有的不能愈甚至无效呢?就是说诊治疾病除了取决于医生辨证准确,用药恰当外,更取决于病人自身免疫功能状态,修复能力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所以,中医对正邪关系的认识,不能脱离天人合一思想,不能机械教条,把它绝对化。

疫气流行,并非人人都病

吴有性根据当时疫病流行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诊治实践所作的《温疫论》,提出天地间另有一种厉气,亦名戾气(疫气),继承了《内经》、《伤寒论》的有关学术特点,又有所创新,但是过分强调外邪,而较少注意这种邪气流行的社会背景和气候条件以及人的因素。疫气的流行,大多由于社会、气候失序,环境恶劣——亦即“不正”所致。假如气候(运气)无太过不及,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环境卫生,民众体质强健,不吃野生动物(果子狸、旱獭等),疫气也不易产生和流行。在古代这种“疫气”流行一般都在大灾或社会动荡,比如战争之后,尸骨遍于野,人们食不果腹,身体正气虚弱状况下才发生。像现在社会高度发达,这种流行机会很少,虽有疫毒邪气,也难猖獗流行。比如即使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后,由于防疫措施积极跟进,也没有因此出现疫病流行。而东汉末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才导致疫病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又如2003年SARS肆虐,党和各级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广大医疗工作者积极投身到了抗击非典战斗之中。有力控制了非典流行,人民群众健康得到保障,2004年仅有少量病例出现,已是强弩之末,传染力已大为减弱,我想应该与人体免疫力增强有关。

另外,即使是很强的流行病,也不是人人都病;即使是得病之后,其病情变化,也是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辨证论治,补虚泻实,清热散寒,回阳育阴各不相同,绝对不是疫气或异气一个因素可以决定一切的。

曹东义教授所说邪气由正气变化而来,内生的“邪气不是被完全驱赶出去,与人完全隔绝起来,而是被转化成正气而加以利用”的观点,是值得大家参考的。“水湿、痰饮除了攻逐出体外的权宜之计,还可以转化它们,‘与邪气讲和’使它们再次变成人体需要的可代谢的津液流动起来;瘀血通过‘活血化瘀’而再进入循环,成为再利用的‘环保物质’;气滞经过‘理气行滞’而活化出功能”,这的确是中医临床工作之中经常做的事情,只是过去没有被揭示出来。“这种由邪转化为正的过程”,也的确是“中医学博大精深大智慧的体现”。

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在为曹东义的著作《回归中医》所做的序言里,非常赞赏他“勿忘与邪气讲和”之正气与邪气共生共存的提法,认为“颇有新意”。笔者认为,曹东义邪正相互转化,“勿忘与邪气讲和”的观点充分体现了中医是中和医学的精神实质,能够使人警醒,并引领现代医学发展方向,应该引起中医业界同仁高度重视,进一步探讨,并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