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西方将带来一场医学革命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6-02
□ 王国玮 北京中医医院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认为,世界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组成,它们统一有序又相互联系。世间百草皆有属性:寒热温凉,辛酸甘苦咸。四气五味,各有所司。人也是自然之子,有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以自然之物、自然之法,医自然之身。古朴的哲学思想滋润了神奇的中国医学。于是,五千年来,一根针,一把草,护佑了千千万万炎黄子孙。
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这段话出自战国时期神医扁鹊的《难经》,“望闻问切”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织器官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通过望、闻、问、切,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病情,准确“辨证”,然后治病。用专业术语来说叫辨证施治。这体现了唯物辩证论和系统论的思想。
比利时著名学者普里高津曾说:“中医传统的学术思想是着重研究整体的自发性,协调与协同,现代科学的发展更符合中医的哲学思想。”我在临床上曾治疗一个肝硬化患者,一位57岁的女性,当服用中药一年后,肝硬化得到了缓解,而意想不到的是她的老花眼好了,这是什么道理呢?中医认为五脏与五官通过经络、气血相连,肝开窍与目,所以,在治疗肝病的时候,肝的功能好了,自然眼睛的功能也好了,这不能不说中医的神奇。
中医是一种文化,西医是一种技术,中医是治疗患病的人,西医是治疗人患的病。与中医整体观不同的是,西医是微观的“辨病施治”。用形象的比喻就是:中医是见“森林”,西医是见“树木”。临床上在治疗慢性肝炎时,西医近年来采用基因、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该病的研究获得了很大进展,也取得了对于抗病毒和调节免疫是其主要治疗方法的这一共识,但是至今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而中医对此独具特点和优势。中医通过辨证进行治疗,气滞血瘀者,当以祛邪为主;气虚血滞者,当以扶正为先,常取得良好的效果。
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功;切而知之谓之巧。这“神圣功巧”是医家的真功夫。因人因时地辨证,贵在知常达变。平凡的望闻问切里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道理。
中医的魅力是什么?中医是我们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与疾病做斗争经验的积累;中医是一种文化,而不单单是医学。
中医药学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汲取当时的哲学、文学、数学、历史、地理、天文、军事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营养,同时又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之中,成为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医药学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萌生、成长的,中医药学在这种文化氛围中能够自然地得以普及,古代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走卒贩隶,各个阶层或多或少都能知医识药,由儒从医者、由官业医者更是不胜枚举。
“秀才学医,笼中抓鸡”,一方面形象道出了具有传统文化知识背景的人学习中医相对容易之现象,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中医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今天,若离开了中国传统人文文化教育和传播,中医药执业人员单纯学习中医诊断、方剂、药性,终究难成一代中医名家,中药也难以保持和发展道地药材与传统炮制方法,与中医药相关的产品包括中医药文化产品也难以形成良好持久的市场氛围;离开文、史、哲等文化的滋养,中医理论也难以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医文化研究既担负着复兴传统文化的重要角色,也是国民经济(尤其是医疗市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近几十年来,中医在海外尤其是在西方发展迅猛。据最新的一次调研表明, 54%的德国人在某种程度上曾用过草药,95%的德国人听说过草药,50%年龄在20—30岁的人曾受其医生推荐而使用过草药。10年前英国各地的中医诊所还在800家左右,今天这一数字已达到2000家。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都设立了一个专门从事中医研究的机构。
从以上不难看出西方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认识到中医的疗效,在西医占据主流的发达国家,神奇的中医必将带来新的一场医学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