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黄连功效释义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8-22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黄连为《本经》上品。原文:味苦寒。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黄连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根茎。一般来说,特别苦的药物大多具有较强的寒性。黄连味甚苦,故具有大寒之性,清热力强,可广泛用于气分热盛、心火上炎、胃火牙痛、肝胆火盛等实热证,故主治“热气”。
若见温热病高热,烦躁谵语等,常与黄芩、黄柏、栀子同用,即黄连解毒汤,本方清热泻火力极强,用治心火亢盛之心烦不眠,烦躁易怒,口舌生疮等,常配伍朱砂、地黄等,如朱砂安神丸,现药店及药房有成药可供使用;胃火炽盛,循经上炎而致牙龈肿痛,则配伍升麻、牡丹皮等,如清胃散。
肝火或邪热上攻头目,可致“目痛眦伤泣出”,即表现为目痛、怕光、流泪等多种目疾。此类疾病多见于眼结膜炎、眼睑炎等眼部的感染性疾患,而眼睛红肿、结膜充血、眼痛眼痒、眼屎较多等均为热象的具体表现。治疗上述疾病,黄连可与夏枯草、菊花、枸杞子等配伍,煎汤内服,也可单用黄连煎汤外洗,均具有良好的疗效,此即为“明目”之功也。
黄连煎汤外洗不仅可用于眼部的感染性疾病,对于其他部位的感染性疾患也可治疗,黄连单煎外洗可治疗妇人阴中肿痛,即湿热下注所致的外阴瘙痒、阴道炎等疾患。如果与苦参、蛇床子等配伍,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疗效更佳。
黄连煎汤外洗之所以具有良好的疗效,在于黄连中所含的有效成分为小檗碱,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小檗碱具有良好的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细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最初从黄连中提取出来的黄连素在临床上已应用多年而长久不衰。
黄连的这种抗菌消炎作用不仅可用于体表的感染性疾患,对于胃肠道感染所致的急性胃肠炎尤为适宜,所以能够主治“肠澼腹痛下利”,肠澼相当于痢疾,而腹痛、下利是痢疾的临床表现。黄连所治的痢疾一般见有泻下脓血,血多脓少,大便臭秽,大多黏滞不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同时伴有明显的腹痛,发热,口干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而有力,以上表现均为湿热或热毒所致。因为黄连不仅具有良好的清热燥湿之功,而且具有较强的泻火解毒作用,被历代医家称之为厚肠止痢的要药。临床上治疗湿热泄泻或湿热痢疾,可与葛根、黄芩等配伍应用,如葛根黄芩黄连汤;若患者纯下鲜血,高热而病重者,多属热毒血痢,则与白头翁、黄柏、秦皮同用,即白头翁汤。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连有良好的镇静、镇惊、安神作用,对失眠烦躁,焦虑,注意力不集中等,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黄连10克,能明显提高疗效,消除注意力不集中后,有利于提高记忆力,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载:“久服令人不忘”。
临床所见,有不少高血压患者或血液黏稠度偏高的患者就诊时以健忘为主诉,晨起时头昏脑胀,而在下午时较为清醒,同时症见唇红、舌红、口苦或口中黏腻不爽,苔黄厚或黄腻,胃脘部按压时出现疼痛或轻度不适,或伴有大便溏而不爽等,服用黄连的配方后,患者大多血压稳定,头脑清醒,口中清爽,大便成形。原来的头昏脑胀改善尤为明显,这也是“久服令人不忘”的一个具体应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认为,作为黄连证的客观指征,舌象与脉象十分重要:舌质坚老,舌色红或黯红、舌苔黄腻而厚。所谓坚老,为其质地苍老坚敛,舌边无光泽。著者称此为“黄连舌”。相反,若舌质淡红胖嫩,舌苔薄白或无苔者,黄连就应慎用了。黄连脉多滑数或数促,如脉迟身凉者,黄连应慎用。(《张仲景50味药证》第三版)
患胃肠湿热或肝胆湿热证的患者,由于舌苔黄厚而腻,患者自觉口中黏腻不爽或口苦,黄厚的舌苔覆盖了味蕾,其味觉功能下降,所以初服黄连煎剂时,并不觉得甚苦,反而感觉口中清爽。但在服药三五剂后,湿热邪气逐渐解除,舌苔逐渐变薄,味觉逐渐恢复,此时患者多诉“同样的药为什么越来越苦,越来越难喝?”这种情况往往是药证相符、疾病逐渐好转的表现。此时,患者当减量服用或停服,或改用他药以善后。
俗言“哑巴吃黄连,有苦不能言”,人人皆知黄连味极苦,中医认为,味特苦的药最易败胃,所以在应用黄连时一定辨证准确,同时用量不宜过大。经验表明,给胃口正常人每天服10克黄连,一般在服用三五天后,患者的胃口明显下降,这是黄连味苦败胃的典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