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蕊草
拼音Sān Ruǐ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三蕊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nerila tenera Royle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三蕊草 草本,高5-15cm。茎纤细,略四棱形,棱上具狭翅,被平展的腺毛及微柔毛。叶柄长1-3mm,被腺毛;叶片膜质,狭椭圆形至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长(5-)10-25mm;宽(3-)4-7mm,边缘具细锯齿,齿尖有刺毛,叶面被星散的长粗毛,中、侧脉微隆起,背面仅脉上具星散的长粗毛,其余无毛或具糠秕,中、侧脉隆起,侧脉2对,其中1对基出。蝎尾状聚伞花序,顶生,有花2-5朵,长1-2.5cm,被平展的腺毛;总花梗长8-15mm,花梗长1-5mm,被疏腺毛,略三棱形;花萼钟状管形,长约4mm,略具三棱,具6脉,常仅脉上被疏腺毛,裂片极短,广卵状三角形;花瓣粉红色、紫红色或浅蓝色,长圆状椭圆形,顶端急尖,1侧偏斜,外面中脉具疏腺毛;雄蕊3,等长,花丝与花药近等长,花药小,广卵形,长约1.8mm,基部叉开,药隔不延长;子房瓶形,先端膜质冠微3裂。蒴果柱状圆锥形,略具3棱,长约4mm,宽2mm,与宿存萼贴生;宿存萼被疏腺毛,具6脉。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800m的松林下、林间空地、林缘路边草丛中及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主血虚萎黄;崩漏;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