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黾
《中药大辞典》:水黾
拼音Shuǐ Miǎn
别名水马(《本草拾遗》),水爬虫(《纲目》),婆子(《东医宝鉴》),水和尚,水豆油(蔡邦华《昆虫分类学》)。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水黾科昆虫水黾的全虫。
原形态体形细长,黑褐色,长约1厘米。头部为三角形,稍长。复眼1对,位于两侧;单眼退化;口吻稍长,分为3节,第2节最长;触角丝状,4节,突出于头的前方。前胸延长,背部黑褐色,前翅革质,无膜质部;足3对,前足较短,中、后足很长,跗节2节。腹面灰色,体的下面被有绢样的细毛。
栖于水上,能跳跃,捕食其他小虫。卵产于水草上。常以丝状物包蔽。
性味《本草抬遗》:"有毒。"
功能主治《纲目拾遗》:"治痔。"
复方治一切痔:婆子三十个,用三个纸包,每包十个,于背阴处悬挂阴干。每包作一服,研烂,空心温酒调下,良久乃吃饭。三日连三服。久痔脓血者,二、三十服。(《东医宝鉴》水马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黾
拼音Shuǐ Miǎn
英文名Reptile
别名水马、水爬虫、婆子、水和尚、水豆油
出处出自1.《本草拾遗》:水黾有毒,杀鸡犬。长寸许,四脚,群游水上,水涸即飞。亦名水马,非海中主产难之水马也。
2.《纲目》:水虫甚多,此类亦有数种。今有一种水爬虫,扁身大腹而背硬者,即此也。水爬,水马之讹耳。
3.《纲目拾遗》:按水马,四、五月内出浮水面,身硬脚长,池沼中甚多,性喜食蝇。小儿用钧竿系绳,绳头穿一蝇,掷水面,诱之即来,以四足抱蝇不放,因而获之。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黾科动物水黾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agadotarsus kraepelini(Breddin)
采收和储藏:夏季雨后于积水处、水池处用网捕捉,捕后置沸水中烫死,晒干。
原形态水黾,成虫体长3-4mm,背部黑褐色带有蓝白色斑纹。复眼大而突出。触角丝状。胸部宽大,翅膜起过腹部末端。前足短,中后足长,中足特别长,为体长的2倍多。腹部9节,腹其部最宽,向末端变尖,呈圆锥状。若虫灰白色,在头、胸、腹部有褐色斑块。触角、足大部分为灰色。至第4龄和第5龄的若虫的中区灰白色至淡黄色,褐色区渐变成黑褐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鱼塘、沼泽和较平静的河流。以水面上小虫及跌落水面的蝇类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虫体长3-4mm。头部有1对大而突出的复眼,触角1对,丝状,多已脱落。背部黑褐色,带有蓝色的斑纹,有时有翅,翅膜起过腹部末端。胸部宽大,有足3对,前足短,中后长,中足特长,为体长的2倍以上。腹部9节,腹基部最宽,向末端变尖,呈圆锥状。
性味《本草拾遗》:“有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截疟;疗痔。主疟疮;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5-10只。
各家论述《纲目拾遗》:治痔。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