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山鸡尾巴草

《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

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

出处《浙江天舢药植志》

来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厘米,根茎短而横走。叶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厘米,叶柄与叶轴疏被褐色或淡褐色鳞片;叶片草质,狭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5~60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最宽或稍缩短,1回羽状复叶作3次羽状分裂;羽片9~12对,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4~10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有短柄或无柄,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狭而钝,羽状半裂至深裂;叶脉羽状。孢子囊群卵形、圆形或钩形,沿轴两侧着生;囊群盖质薄,边缘不整齐。孢子期7~9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林溪边阴湿处。分布华东、中南及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功能主治治下肢疖肿,用新鲜嫩叶,捣烂,加白糖适量,调涂患处。一天换一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小叶山鸡尾巴草

拼音Xiǎo Yè Shān Jī Wěi Bɑ Cǎo

英文名Central China Dryoathyrium

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华中介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athyrium okuboanum(Makino)Ching[Athyrium okuboanum Makino]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20cm。根茎短而横走。叶丛生,叶柄禾秆色,长30-70cm,叶柄与叶轴疏被褐色或淡渴色鳞片;叶片草质,狭卵形至长椭圆状卵形,长35-60cm,宽25-35cm,先端渐尖,基部最宽或稍缩短,1回羽状复叶作3次羽状分裂;羽片9-12对,长椭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2-25cm,宽4-10cm,先端长渐尖,基部有短柄或无柄,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先端渐狭而钝,羽状半裂至深裂;叶脉羽状。孢子囊群卵形、圆形或钩形,沿轴两侧着生;囊群盖质薄,边缘不整齐。孢子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林下溪沟边或阴湿谷地。

资源分布:分布华东、中南及甘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

性味淡;涩;凉

归经心经

功能主治清热消肿。主疮疖;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