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建中汤

处方生姜 芍药 干地黄 甘草 芎藭各15克 大枣30枚

制法上药六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

用法用量以水600毫升渍一宿,明晨再以500毫升水合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是效。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建中汤

处方黄耆 芍药各6克 桂(去粗皮)人参 当归(切,焙)各3克

制法上药五味,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虚劳,下焦虚冷,不渴,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4克(劈碎)、大枣2枚(擘破),煎至100毫升,去滓,下饧7.5克,搅令消,温服,一日三次。

若失精,加龙骨、白薇各30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杏苑》卷七:建中汤

处方黄耆1钱5分,远志1钱5分,当归5分,泽泻5分,人参5分,白芍5分,龙骨5分,甘草(炙)5分。

功能主治脾风传肾,小腹痛热,出白液,名曰蛊。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姜5片,水煎,空心服。

摘录《杏苑》卷七

《慎斋遗书》卷七:建中汤

处方前胡1钱,细辛1钱,当归1钱,白芍1钱,人参1钱,橘红1钱,桂心1钱,麦冬1钱,黄耆1钱,白茯苓1钱,炙甘草1钱,半夏7分,生姜3片,大枣2个。

功能主治生气血,退虚热。主劳证脏腑虚损,身体消瘦,潮热。

用法用量不拘时服。

摘录《慎斋遗书》卷七

《症因脉治》卷四:建中汤

处方桂枝、饴糖、甘草、生姜、白芍药。

功能主治风气腹痛,脉迟者。

用法用量原书治上证,加防风;胸前饱闷,加砂仁、木香以行甘甜之滞;有寒,加炮姜。

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幼幼集成》卷六:建中汤

处方柳杨桂、白芍药、当归身、炙黄耆、炙甘草。

功能主治痘后阳虚自汗,醒着而出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为引,水煎,热服。

摘录《幼幼集成》卷六

《医略六书》卷三十:建中汤

处方当归3钱,赤芍1钱半,肉桂1钱半。

功能主治产后血亏挟滞,营气不能布护,寒气得以伤之,直入冲任而恶寒汗出,发热不休。脉紧细涩者。

用法用量水煎,去滓温服。

无汗,加炒黑荆芥;腹痛,加炒焦砂糖。

各家论述方中当归养营血以荣冲任,赤芍泻滞血以行血脉,肉桂温经暖血以散寒邪也。无汗加黑荆,为和血疏邪之用,腹痛加焦糖,乃去宿缓中之方。水煎温服,俾滞血化而新血生,则营卫调和而冲任之寒邪无不外解。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

《伤寒大白》卷二:建中汤

处方白芍药、桂枝、甘草。

功能主治阳虚眩晕;肝脾血分虚寒腹痛。

用法用量气虚,加人参、白术;血虚,加当归、黄耆。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处方生姜5两,芍药5两,干地黄5两,甘草5两,芎?5两,大枣30个。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虚羸不足,面目黧黑,手足疼痛,久立腰疼,起则目眩,腹中悬急而有绝伤,外引四肢。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渍1宿,明旦复以水5升合煮,取3升,分3服。药入四肢百脉似醉状,是效。无生姜,酒渍干姜2两1宿用之。

摘录《千金》卷十九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处方胶饴半斤,黄耆3两,干姜3两,当归3两,大枣15个,附子1两,人参2两,半夏2两,橘皮2两,芍药2两,甘草2两。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小腹急痛,膀胱虚满,手足逆冷,食饮苦吐,酸痰呕逆,泄下少气,目眩耳聋,口焦,小便自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半,汤成下胶饴烊沸,分4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小建中为诸建中之母,本桂枝汤表药,藉胶饴之甘温入脾通津,大建中气,即伤寒荣气不足,尺脉不至,虚劳之腹痛里急,阳涩阴弦,咸可用为前导,温中而兼疏表气,扶阳而不碍阴虚,以桂枝达表,芍药安中,甘草和胃,大枣通脾,生姜散邪,胶饴资津,共襄建中之功也。加黄耆名黄耆建中,则偏助卫气,以治下元亏损,梦中失精,烦热悸衄等病。此治五劳七伤,则于黄耆建中方内加当归,合内补建中,大补荣血,以附子易桂心,峻温肾气;以干姜易生姜,专力温中;又加人参辅黄耆、甘草,保合元神;更加半夏、橘皮,开泄痰气,并行大枣、胶饴之滞也。

摘录《千金》卷十九

《活幼心法》卷四:建中汤

处方人参2钱,蜜炙黄耆3钱,白术1钱5分,当归身1钱5分,大川芎8分,大附子(制)1钱,干姜(炒带黑色)1钱,肉桂1钱,炙甘草1钱,丁香5分。

功能主治真气外发而内虚寒,痘收时寒战咬牙者。

用法用量加生姜1片,同煎。温服。1服立止,甚者不过2服。

摘录《活幼心法》卷四

《易简》:建中汤

处方官桂3分,白芍药1两半,甘草半两。

功能主治脾胃不和.腹痛泄泻,表虚自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1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热服。

妇人血痛、男子心腹痛,心腹疼痛甚者,加远志半两。

注意饮酒人不喜甘者,不宜服之。

各家论述《医家心法》:此属肝虚不能生火,以致火不生土。故用芍药之酸,甘草之甘,此甲已化土也。再加肉桂,补肝之子,益土之母,以培其生化之源。

摘录《易简》

《扁鹊心书·神方》:建中汤

处方附子(炮)2两,白术(土炒)2两,芍药(酒炒)4两,甘草(炒)1两,干姜(炒)1两,草果(去壳,炒)1两。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久发疟疾,脏胃虚弱,胸膈腹中饱闷痞块,两胁连心痛,四肢沉重,发热。泄泻,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煎,热服。

摘录《扁鹊心书·神方》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建中汤

处方黄耆(锉)1两,远志(去心)1两,芍药1两,龙骨1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五劳七伤,小腹拘急,脐下膨胀,两胁胀满,腰脊引痛,鼻口干燥,目视(目巟目巟),忽忽不乐,胸中气逆,不下饮食,茎中痛,小便赤黄而有余沥,夜梦失精,惊恐虚乏。

用法用量每用6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2个(擘破),同煎至1盏,去滓,下饴糖少许,分温2服,空腹日午各一。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建中汤

处方草豆蔻(去皮)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炙香熟)1两,干姜(炮)1两,茴香子(炒)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膈气,宿食不消,胸膈痞满,心腹胀痛,阴阳不和,脐腹撮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破)水1盏,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1方为末,入盐煎汤下,空心常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五引《博济》

《圣惠》卷九:建中汤

处方桂心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白芍药1两,桔梗1两(去芦头),人参1两(去芦头),白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2日,心中悸而烦者。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

《千金》卷十九:建中汤

处方人参2两,甘草2两,桂心2两,茯苓2两,当归2两,黄耆3两,龙骨3两,麦门冬3两,大枣30个,芍药4两,附子1两,生地黄1斤,生姜6两,厚朴1两,饴糖8两。

功能主治虚损少气,腹胀内急,拘引小腹至冷,不得屈伸,不能饮食,寒热头痛,手足逆冷,大小便难,或复下痢口干,梦中泄精,或时吐逆恍惚,面色枯瘁,又复微肿,百节疼酸。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附子汤”。

咳者,加生姜1倍。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用黄耆建中参入当归、参、附峻补元阳,兼培荣气,加门冬、地黄以滋津液,厚朴、茯苓以泄滞气,龙骨以收耗散之精。

摘录《千金》卷十九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建中汤

处方黄耆3两,芍药3两,甘草(炙)2两,桂心3两,生姜6两,半夏5两(洗),大枣12个(擘),饴糖10两。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补气。主肺虚损不足。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3升,分3次服。

注意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