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皮煎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橘皮煎丸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萆薢 厚朴(去粗皮,姜汁制)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去心)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石斛(去根)牛膝(去芦,酒浸)杜仲(去皮,姜汁炙)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干姜(炮)菟丝子(酒浸,焙,捣)三棱(煨熟,乘热捣碎)各90克 甘草(炙)30克 陈橘皮(净洗,焙,为末)47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酒3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治脾脏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频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惰,腰膝缓弱;及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瘘;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不孕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博济》卷一:橘皮煎丸
处方陈橘皮1斤(去白,研细),官桂(去皮,研细)6两,干姜(炮,研细)6两,川当归(炙,研细)6两,荆三棱(炮,杵罗)6两,附子(炮,去皮脐,杵罗)6两,萆薢(杵罗)6两,神曲6两,乌头(炮,水煮3-5沸)1两,木香1两,川椒(去子,炒出汗)1两,大麦糵4两,厚朴(去皮,姜汁炙,以上6味另杵罗,留出半两糵末)。
制法上用无灰好酒4升,先煎上4味,如人行10里;更下次3味,又如人行10里,次下6味,又添酒2碗,煎成膏,取出,以留出者麦蘖末相和匀,再捣一千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气,壮真元,驻颜色,进饮食,通利五脏,明目,出一切风冷。主冷劳瘦疾,目暗,手足挛急,形容枯瘁,食不消化,腹胀不能纳食,食物无味,面黄力弱,积年肠风,痔疾,痃癖气,一切劳病;女人血症气块,赤白带下,子宫冷甚,宿水露血;五种膈气,冷膈,热膈,气膈,思忧膈,四肢无力,饶睡。
用法用量方中厚朴用量原缺。
摘录《博济》卷一
《圣济总录》卷九十一:橘皮煎丸
别名橘皮丸
处方青橘皮2两(麸炒黄,捣罗为末,醋1盏半,于银石器内文武火熬成膏),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诃梨勒皮(炒)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藿香(去茎)半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萆薢半两,干姜(炮)半两,半夏1分(汤洗10遍,焙)。
制法上为末,入橘皮煎内捣200-300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肾虚劳,心腹积气,面色萎黄,不思饮食,胸膈满闷。
用法用量橘皮丸(《普济方》卷二三四)。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一
《局方》卷五:橘皮煎丸
处方当归(去芦,先焙)3两,萆薢3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3两,肉苁蓉(酒浸,微炙,切,焙干)3两,肉桂(去粗皮)3两,附子(炮,去皮脐)3两,巴戟(去心)3两,阳起石(酒浸,焙干,研如粉)3两,石斛(去根)3两,牛膝(去芦,酒浸)3两,杜仲(去皮,姜汁炙)3两,吴茱萸(水淘去浮者,焙干)3两,鹿茸(茄子者,燎去毛,劈开,酒浸,炙干)3两,干姜(炮)3两,菟丝子(酒浸,焙,捣)3两,三棱(煨熟,乘热捣碎)3两,甘草(炙)1两,陈橘皮(净洗,焙,为末)15两。
制法上为细末,以酒5升,于银石器内,将橘皮末煎熬如饧,却将诸药末入在内,一处搅和搜匀,仍入臼内,捣五百杵,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虚积冷,心腹疼痛,呕吐痰水,饮食减少,胁肋虚满,脐腹弦急,大肠虚滑,小便利数,肌肤瘦悴,面色萎黄,肢体怠情,腰膝缓弱,及治痃癖积聚,上气咳嗽,久疟久利,肠风痔疹;妇人血海虚冷,赤白带下,久无子息。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盐汤亦得。
摘录《局方》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