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类上市公司中报评述:业绩稳健增长两极分化加剧

2003-10-08

2003年上半年,尽管人们普遍预期非典会对医药业产生积极影响,但其并未出现爆发性的增长。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1至6月,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完成192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24.30%,增速仅比上年同期提高3.54个百分点;完成销售产值1419.86亿元,同比增长21.47%,远低于人们的预期。即便如此,医药类上市公司仍总体表现较好。2003年中报显示,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幅度高于医药业平均水平,其中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达到29.66%,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为17.84%。从子行业看,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和中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差距不大,分别为41.84%、29.07%和27.43%;但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却有较大差别,分别为47.23%、26.33%和2.76%;化学制药和中药类公司变化不大。

由于医药业涉及生物制药、化学制药、流通行业、中药、原料药、保健品、医药包装材料等多个子行业,因此,医药类上市公司可比性和板块联动性都较差,但两极分化的现象仍很突出。据统计,38家上市公司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其中25家公司利润增长率高于医药业22%的平均利润增长率。其中每股收益最高的为同仁堂(0.442元),其后依次为哈药集团、康美药业、华海药业、云南白药,海正药业排在第9位,而百科药业每股收益仅为-0.02。按净利润排名,第一位为哈药集团,达24695.26万元,其他排在前十位的公司见附表。市销率最低的股票为南京医药。行业不同苦乐不均流通行业只增规模不增效。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民间资本、国外资本和上市公司等各路资本纷纷介入医药流通领域的收购兼并,使其规模迅速扩张,从而直接导致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中报显示,2003年上半年,11家医药流通领域的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41,187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0%。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南京医药,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8亿元,同比增长109.54%。但增长的背后也有隐患:上半年该类上市公司存货平均比上年同期增加16%,主营业务成本比上年同期平均增长34%,高于主营业务收入31%的增长率。这一方面是由于医药流通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经营成本大幅上升;另一方面是由于非典影响导致药品进价上涨,增加了主营业务成本。

从中报统计看,医药流通行业似乎未能走出药品价格下跌的阴影,2003年上半年,11家医药商业公司的平均主营业务利润率为15.46%,较上年同期下降了0.54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3.38%;平均销售净利润率为1.76%,同比下降0.22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达到11.17%;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49%,基本与上年同期的3.48%持平。上述数据表明,销售增长和规模扩大给上市公司带来的净利润增长比较缓慢,股东权益回报率并没有提高。

中药业发展平稳。中报显示,18家主营中药的上市公司的利润总额占医药业利润总额的32%。中药类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增长率为42%,高于医药业34%的平均增长率,中药业11.34%的平均利润率高于医药业8.85%的平均利润率。其中8家公司利润增长率高于医药业平均利润增长率22个百分点,只有6家公司的利润同比下降。

化学制药业呈现新特点。化学制药业最大的特点就是技术性强,新技术、新产品不断研制开发,使产品市场呈现增长性特征。新型精细医药产品的多样化,使原料成本及下游消费均呈现多样化。从某种意义说,新型精细医药产品具有奢侈品的部分特征,如产品的价格弹性小、技术附加值高,其市场表现为产量小、价格高、企业利润率高。新型精细医药多样化特征决定了行业内公司可比性较差,公司的竞争力分析将更多地关注于其技术优势,特别是公司专有技术。因此,新技术的研制开发优势及新技术的垄断程度(包括产品市场垄断与技术时间垄断)是决定公司成长程度的重要标志。

整体来看,医药业近两年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但各子行业差异较大。下半年,随着非典影响基本消失,生物技术公司业绩增长将有所减缓,上市公司全年业绩继续分化,延续2002年“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格局。认真分析把握重点随着股票价值的回归,细分行业成为顺应新型投资理念,提高分析有效性的必要途径。从基本面考察,医药子行业的划分涉及产品、市场、技术、资源等多个领域,对于传统成熟的大宗医药产品如Vc、青霉素等,其行业内公司具有较强的可比性,而对于像制剂类和专用医药包装、医用新材料等以技术特征为代表的子行业,其行业内公司差异性较大。从医药产品生产过程和产业链角度分析,生产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原料药企业有较大的成长空间;生产畅销药品的中药和化学类医药企业或综合类医药企业发展前景光明。

在目前情况下,医药投资要重点把握三个方面:增长行业中的个体机遇、绩优公司中的成长机遇、劣势公司中的重组机遇。但由于劣势公司中的重组机遇很难利用公开信息把握,所以我们把投资重点放在绩优公司中。

上市公司的价值评估是个综合复杂的过程,其中财务指标是重要环节之一,我们主要从公司成长性与竞争性两方面来考察医药类上市公司。成长性主要是关注公司的扩张能力,“每股收益”将是重要指标之一,因为每股收益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司的分红派息,间接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状况,进而影响公司的配股、增发等股本扩张能力。另外,不同公司“计提”处理上的差异对公司主营收入增长性指标的影响也很重要。竞争性属于横向考察指标,公司分属的子行业相对有别。

通过对医药类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增长潜力、发展前途、药品的品种产销状况和股权结构、公司整体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等进行综合评价,本人认为,同仁堂仍是中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哈药集团为化学制剂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华北制药为化学原料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海正药业则为化学原料药的后起之秀。未来一段时间内,医药业的热点仍将集中在原料药制造业、中药制造业和以化学制剂生产为主、涉及各医药子行业的综合类医药企业。行业内有潜力的上市公司集中在基本面较好的天坛生物(600161)、同仁堂(600085)、海正药业(600267)、丽珠集团(000513)、恒瑞医药(600276)和天药股份(600488)。相比之下,医药流通类公司目前仍不具备整体投资价值。

此外,相当一部分医药类个股超跌,反弹可能在年底前出现。目前,大部分医药股处于底部区域,短线可介入子行业发展前景光明、基本面好的超跌个股,做波段操作。个股方面可关注天坛生物(600161),公司受到预防非典影响,其生产的疫苗销量大增,年终业绩可能较好,有投资价值;丽珠集团(000513)由于综合排名居前,收入、利润指标较好,再加上公司不断深化改革,管理水平提高,业绩有望稳步提高,可中长期看好。附表:净利润排在前十位的公司

金额单位:万元

股票代码    股票名称      净利润

600664       哈药集团     24695.26

600812       华北制药    17081.31

600085       同 仁 堂     14650.1

000416       健特生物    10035.07

000999       三九医药     9656.15

600332       广州药业     9361.34

600849       上海医药     8913.65

600062       双鹤药业     8412.76

600380       太太药业     7013.31

000919       金陵药业     64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