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调查显示:北京市民对于混业经营不“感冒”
2004-04-21
据中国医药报讯 药店的发展之路无非两条:一是顺应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不断推出能够满足他们需求的经营和服务形式;二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估量国内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推出新的经营和服务形式,“混业经营”就是其一。
目前,不少药品零售企业相继举起了“混业经营”的大旗,比如北京天惠得大药房、重庆和平大药房、大连美罗大药房等。对于“混业经营”模式,中国消费者是否认同,它是否符合传统的消费习惯……针对这些问题,受中国医药报委托,北京美兰德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对已存在有明确“混业经营”概念模式药店所在的相关区域(北京、重庆、大连)的消费者进行了专项调查。
调研结果初步显示,北京消费者目前对混业经营药店基本持不接受的态度。
“完全接受”的消费者不到一成
对于混业经营模式,北京的消费者显然还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调查显示,37.9%的被访者认为混业经营药店“不好,因为药品不适宜跟其他非医药类商品一起出售”,这在各选项中提及比例最高;33.3%的消费者谨慎地表示“可以接受”,但同时希望“药品应与其他非医药类商品严格分列,以免相互污染”;所有被访者中只有9.8%的人认为这种方式“很好,方便了消费者”,还有19.0%的被访者对此不置可否。详见下表:
表:消费者对混业经营药店的看法
消费者的看法 | 提及率(%) |
不好,药品不适宜跟其他非医药类商品一起出售 | 37.9 |
可以接受,但药品应与其他非医药类商品严格分列,以免相互污染 | 33.3 |
说不好 | 19.0 |
很好,方便了消费者 | 9.8 |
“不看好”是担心“商品污染”
在参照传统药店,对混业经营药店进行优劣势对比时,绝大多数人提到了“药品容易与其他非医药类商品相互污染,不愿意去该药店买药”的问题,这一提及率达到72.5%,而认为混业经营药店具有“可以一次性购买多种产品,更为方便”这一优势的被访者仅为17.0%,另有10.5%的被访者表示“说不好”。详图1。
传统药店仍是消费者购药首选
由于绝大多数消费者对混业经营药店还不认可,所以,购药时仍然优先选择传统药店。调查中,当问到“如果您家附近既有混业经营药店也有传统药店,且药品种类、价格相近,距离差不多,请问您买药时,会优先选择哪类药店”时,82.4%的被访者表示会选择“传统药店”,而会优先选择混业经营药店的被访者仅为12.4%,另有5.2%的人“说不好”。参图2。
调查中,当问到“如果您到混业经营药店,是否会购买非医药类商品”时,63.4%的被访者表示不会购买,“说不好”的占11.1%,表示“会购买”非医药类商品的占25.5%。详见图3。
大型超市仍是消费者日常消费最爱
目前,超市已经由于其商品种类比较齐全、选择方便、价格相对便宜,而成为人们日用消费品的主要消费场所。调查中,当问到“您一般去哪里购买混业经营药店目前也经营的日用健康品、食品饮料、鲜花礼品、化妆品、彩妆系列妇幼用品等产品”时,多达94.1%的消费者选择去“大型超市”,远远高于其他消费场所;并且,在被访者中尚没有人会想到去混业经营药店购买这类商品。详图4。
多数人未光顾过混业经营药店
由于混业经营药店还是个新生事物,北京市表示明确为混业经营这一概念的药店也没有几家,因此,去过的消费者也很少。调查显示,仅有4.6%的被访者表示去过此类药店购买过商品。这也表明,只有附近的顾客来这里购买,而远距离的顾客,不可能因为某药店采取了混业经营方式,而来看热闹或到这里购买。详见图5。
本调查由本报委托北京美兰德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完成。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欢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与本报协办此栏目。联系电话1360106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