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受诸多质疑重庆市暂缓实施
2004-09-01
据中国医药报讯 (记者龚毅)刚刚实行5年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在重庆面临重大挑战。近日,在重庆市政协召开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座谈会”上,重庆市的大型药企、医院以及政府有关部门联合提议:暂停重庆第六次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上报重庆市政府改进招标工作后再进行。
在座谈会上,与会药企和部分医院代表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提出强烈批评。重庆科瑞制药董事长王义明指出,现行招标办法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投标一个品种,光资料就要准备25份左右,更别说名目繁多的检验费、样品费、标书费、中介服务费等。“科瑞制药1年的销售额约3亿元,但通过招标采购销售到医院的药品却仅有200万~300万元,可谓得不偿失。”重庆天圣药业更自称是药品招标的受害者。据悉,该药业生产的大输液去年在同等条件下中标,但招标中介机构却取消其中标资格,取而代之的是价格高出1~2元的市外某企业产品,使这家投资上亿的药厂全面停产,损失惨重。而重庆市大坪医院黄旭东院长认为,药品招标采购实施5年来有利有弊。招标对遏制医药购销不正之风有一定作用,但由于增加了招标中介这一环节,部分制药商急于中标,导致药品规格不一,同名不同价,国家基本用药目录的药品不按时供应,院方在使用招标药品时不知如何是好。
“主城区的用药标准、用药价格与偏远地区有所不同,不可能大家一个价。”重庆万州三峡中心医院李院长、涪陵中心医院赵院长指出。据悉,即将进行的第六次药品招标,要求重庆万州、涪陵、黔江等片区的医院招标价格全部同主城区的价格一致。但这三个片区地处偏远,患者消费能力有限,药品供应商运输成本也大大增加,统一价格招标将难以执行。
“药品集中招标应暂缓推进,待有关部门改进招标方法后,由重庆市政协将改进建议向市政府汇报审批。”会上,重庆市政协与重庆市经委、市发改委、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有关领导以及药企、医院代表达成共识,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重庆市经委主任吴冰认为,药品招标应是业主招标而不是主管部门招标,政府主要应起监督作用;中介机构应由业主自行选择,而不是目前指定的惟一一家。而重庆市政协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张意龙提议,可以允许有条件的三甲医院自行招标,或者几家医院联合招标,而政府部门不必为企业和医院指定中介机构,以增强招标机构的可选择性。此外,招标手续也必须简化,如已在网上公开的GMP证书、GSP证书就不必再由企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