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有助于乙肝防治

网摘 2008-12-03

据中国医药报广西讯 记者朱国旺报道 乙肝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和疗程仍存在错误认知,依从性亟待提高;乙肝患者渴望疗效能预测;最新的“4P医学管理模式”能有效帮助乙肝患者管理疾病。这些观点均出自一项刚刚完成的题为“让乙肝患者明明白白治疗”的第二届乙肝患者调查结果。

11月30日,这一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以下简称肝基会)、《生命时报》、搜狐健康频道联合完成的调查结果在广西桂林正式公布。

这一调查为期6周,超过3000名乙肝患者填写了有效的问卷。调查显示,52.5%的患者尚未认识到抗病毒的作用,仍有53.5%的患者希望通过治疗彻底治愈乙肝,显示出他们对于治疗的疗效和抗病毒疗程的预期过高。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感染科主任万谟彬教授指出,调查结果反映出患者对治疗仍然存在相当多的错误认识。“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中,e抗原阳性患者占绝大多数。对于这部分患者,最现实的治疗目标是实现‘双达标’,即实现乙肝病毒DNA阴性和e抗原血清转换。而知道这个正确答案的患者甚至不到1/4。”针对患者对疗效和疗程的过高预期,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教授表示,可以借鉴当前国际最新的“4P医学管理模式”,即强调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通过患者教育实现患者对治疗的参与性(participatory)。通过个体化治疗并预测疗效,能够有效的帮助患者科学认识乙肝治疗的疗效和疗程。同时,医生要把患者教育放在现代医学模式的背景下考虑,患者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调查还显示,除了避免发生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外,担心影响工作、就业,担心传染给家人也是患者开始治疗的重要动因,其比例分别占到了46.3%和48.4%。此外,由于患者发病年龄大多在20~50岁之间,他们在发病前往往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受此影响,不少患者表现出“急功近利”的情绪,严重影响了治疗的依从性。正在接受乙肝治疗的患者, 近25%只能接受为期1年的治疗。当疗程超过患者的预期时,10.8%的患者会要求医生更换治疗方案或者找其他医生寻求帮助,20.9%的患者则选择治一段再看看,66%的患者曾经自行中断过治疗。此外,近九成的患者希望明确知道疗程,表达了对疗效可预测的迫切渴求。

“乙肝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医生必须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庄辉院士强调说,这不仅关乎治疗效果,也关乎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疗效的预测,有助于他们保持很好的心态。

万谟彬教授介绍说,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都提示患者的基线特征,如治疗前ALT的水平, 乙肝病毒DNA 的载量, 甚至HBsAg载量及基因型都会对疗效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此外, 临床上也倡导采用“路线图”的方法指导患者用药,帮助医生预测疗效。例如,当前临床医生使用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治疗时,往往就参考“路线图”概念来进行疗程管理:服药24周时,如果患者乙肝病毒DNA的水平低于检测下限(300拷贝/毫升),则为完全病毒学应答,这类患者不需要改变治疗方案,继续治疗到第二年,将有近一半的患者可以实现“双达标”,在“双达标”的基础上再巩固治疗一年后,如果仍维持应答,则达到停药标准;如果24周时,患者血液中的病毒载量在300~10000拷贝/毫升之间,则为部分病毒学应答,此类患者需了解其服药的依从性并加强随访;如果病毒载量仍高于10000拷贝/毫升,则治疗前景不容乐观,需要同时加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或换药。他强调:“借助路线图,临床医生既可以根据病情的变化,为患者提供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根据化验指标的变化,为患者预测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