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甘只做原料供应商 广药立志打造青蒿素产业链

2005-11-07

据中国医药报讯 广药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广州药业不久前正式宣布:为适应国际市场青蒿素需求迅速增长的形势,广州药业将依靠自身实力,打造一条从青蒿药材种植、青蒿素提取精制、制剂生产,到市场销售“一条龙”的崭新青蒿素产业链。广药下属企业汉方公司首创的绿色提取青蒿素生产线日前正式投产,则标志着广药青蒿素产业链正在迅速崛起。

青蒿的魅力

青蒿是我国特有的中草药资源,传统医学用于治疗疟疾已有逾千年历史。青蒿素是我国惟一获国际公认的抗疟新药,1995年,蒿甲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国际药典,2001年,WHO正式提出将青蒿素类抗疟疾药物作为一线药物向全世界推广。资料显示,目前疟疾已成为世界第二大传染病,全球有近25亿人口生活在疟疾疫区,临床病例数达3亿~5亿人,每年死亡人数超过300万,其中一半为5岁以下儿童。令人忧虑的是,一方面疟疾疫情不断扩大,抗疟药物需求骤增;而另一方面,原来的有效抗疟药物如氯奎、奎宁等因细菌产生耐药性而失效,造成全球一线抗疟药物告急。于是,抗疟的“重任”落在了青蒿素身上。据世界卫生组织透露,全球抗疟药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2005年全球至少需要青蒿素制剂1亿支。WHO计划在2005年底前采购5亿美元青蒿素类抗疟药,以挽救数百万非洲和欧洲疟疾患者的生命。然而,由于受到青蒿素原料及制剂生产能力的掣肘,目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三分之一。

几年前,国内就有企业洞察到青蒿素的市场前景,开始大力促进其工业化生产。华立集团从2000年起便通过并购、控股等手段,先后将重庆武陵山制药厂、湖南吉首制药厂、北京龙华医药公司和昆明制药等国内几家主要青蒿素生产企业收归麾下,同时还收购了越南两家青蒿素加工厂,并在重庆建立起青蒿GAP种植基地,成立了青蒿素科研机构。目前,华立集团已基本完成了整条产业链的整合,成为国内青蒿素产业的一个“霸主”,并计划占领全球青蒿素30%的市场份额。

通过对近年来的青蒿市场分析,广州药业也决定要在青蒿市场分一杯羹。近年来,国际市场上青蒿素从原料到制剂全面紧缺,价格不断攀升,青蒿原料从原来每吨240美元升至700美元。据悉,今年青蒿素均价达每公斤663美元,同比增长28%,而复方青蒿素制剂的出口价猛增了45倍。目前,中国医药企业只能充当原料供应商,而只有成为成品供应商,获利才能提高。因此,国内企业锐意走制剂出口之路。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广药跻身青蒿素领域,目标是打造一条从青蒿药材种植、青蒿素提取精制、制剂生产,到市场销售“一条龙”的青蒿素产业链,而不仅仅是原料供应商。

广药的优势

应该说,广药进军青蒿素领域拥有多种优势:旗下有陈李济、奇星、敬修堂、潘高寿、王老吉、星群、中一等一批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老字号中药厂,有大批名牌中成药产品,拥有广阔的海内外市场。更引人瞩目的是,近年来,该公司在科技进步和中药现代化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为打造青蒿素产业链打下了坚实基础。最重要的是,其下属企业汉方公司建成了全国惟一的“中药提取分离过程现代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蒿素提取技术研究项目被列为“国家现代中药提取分离纯化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为此而设计、建设的青蒿素超临界CO2萃取生产线于今年上半年通过了GMP认证,近日已正式投产。

超临界CO2萃取生产线堪称广药青蒿素新产业链的最大亮点,据了解,该技术与常规有机溶剂提取法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不仅工艺简单、萃取效率高,而且生产过程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无安全隐患,因而被誉为绿色提取工艺。超临界CO2萃取法使产品收率从传统方法的62%提高到95%,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

据了解,广药青蒿素产业链共有五个“环节”:一是计划在湖南、广东等地建立上万亩青蒿GAP种植基地;二是利用汉方公司的平台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色提取技术,生产高质量青蒿素原料;三是通过整合广药集团的科技资源,进行青蒿素衍生物蒿甲醚、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的合成及其药理、药效的深入研究,形成系列产品链;四是利用中一药业、陈李济、奇星等一批名牌子公司生产青蒿素系列制剂,创出新的名牌产品;五是通过旗下广州医药进出口公司多年来形成的国际销售网络,将青蒿素系列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实现青蒿素产品的国际化。“五环”相扣,相得益彰,广药这条崭新的青蒿素产业链正在迅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