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薪火传承3+3工程”启动
2007-03-27
为深入贯彻落实吴仪副总理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发展战略,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抢救挖掘与优秀传承人才培养联动工程”(简称“薪火传承3+3工程”)日前启动。
据悉,该工程建立三类室(站),即“已故中医药名家研究室(宣传陈列室)”、“80岁以上老中医药专家名医工作室”和“70岁以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站”;选拔培养三类中医药优秀传承人才,即“优秀中医药传承临床人才”、“优秀中医药传承科普人才”和“优秀中医药传承研究人才”。该工程3年为一个建设周期,滚动建设3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两室一站”和选拔培养50名三类中医优秀传承人才,使首都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传承工作取得实效。
建设“两室一站”,通过挖掘整理首都名老中医相关文字、医案、实物、影像等资料,完成对中医名家的成长之路、学术渊源、学术特色等系统研究工作,使之成为在建的北京中医药数字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陈列室),成为开展学术传承活动的平台和培养新一代名中医的孵化器(名医工作室),成为优秀传承人才流动培养基地(学术继承工作站),以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创新中医药学术传承模式,共同促进中医药学术经验的共享和传承。
选拔培养三类人才各有侧重,传承临床人才重在专业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在首都地区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知名度;传承科普人才重在撰写群众喜爱的中医药科普读物,有一定影响力,在宣传中医及普及中医方面有突出贡献;传承研究人才重在学术研究中有较深造诣,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性和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该工程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和考核,择优确定推荐名单,并在相关媒体进行公示。确定为建设单位和培养对象后实行动态管理。考核不合格的,撤消建设和培养资格。3年建设经验收合格后,授予相应的牌匾和证书。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每年度将拨专款用于“薪火传承3+3工程”的实施。要求建设单位与培养对象所在单位按1∶1比例匹配。此款项用于被建设站(室)资料收集与整理、被培养人参加学术活动和进修培训等开支。(中国中医药报记者周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