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药物活性及毒性筛选模型”通过鉴定

网摘 2008-12-30

据中国医药报山东讯 由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药物筛选研究室承担的省科技计划攻关课题——“斑马鱼药物活性及毒性筛选模型”,日前在济南通过鉴定。

据悉,斑马鱼是目前生命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脊椎动物之一,利用经过人工培养的斑马鱼筛选新型药物,在操作简易度、 筛选周期等方面远远优于现有的技术。只要短短的1~2天,就可以判断药物中某种成分能否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评价该成分的毒性。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还能够根据斑马鱼胚胎的畸形率和死亡率,评价该药物的毒性,有利于避免人力、资源和经费的浪费,降低药物研发的风险,加快药物研究领域新药研发的步伐。

抑制血管生成类抗肿瘤药,主要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限制肿瘤细胞氧气养分的供给,进而抑制肿瘤增殖,最终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研发这类抗肿瘤药已成为目前抗癌药研发领域的一个热点。活性成分筛选是创新药物研究的起点和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对于抗血管生成类活性的研究,国际上也是刚刚起步。

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种类达1.2万余种,每种药材都含有数十至数百种天然产物。利用斑马鱼药物筛选模型,可以对中药材进行大规模的活性筛选,每发现一个新的活性成分,就可以申报一个发明专利。目前,该项目组已利用该模型对66种中药材的198种提取物进行了活性筛选,发现了12种中药材14种提取物具有抑制血管生成活性,初步建立起抑制血管生成天然药物样品库。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同时提供了一个药物活性筛选的技术平台,目前已经为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山东大学等数十家单位提供了筛选服务。据透露,利用斑马鱼,还可以对抗血栓类药物活性成分进行筛选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