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军医大开辟FBGT诊治新途径
网摘 2009-01-07
据中国医药报陕西讯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皮肤科主任高天文教授等在历经十几年完成的“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疾病的发现与研究”课题中,采用厌氧培养检测技术和新假说原理,成功地揭示了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FBGT)这一皮肤科领域新疾病的发病特点、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并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FBGT开辟了新途径。该项研究成果荣获2008年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
1996年,西京医院皮肤科收治1例男性患者,其面部皮肤外伤愈合后局部出现浸润性暗红色斑块,并逐渐扩大增多,后期继发抗生素无法控制的脑感染,多次复发,1年后该患者死亡。经文献检索研究人员发现国内曾有20例同类疾病患者,均在治疗1~4年内全部死亡。2001年,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主持邀请全国12名著名皮肤病专家,对这一类疾病进行首次鉴定,专家一致认为该病是皮肤学科领域的一种重要新疾病,并将其命名为“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该结果公布后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
多年来,研究人员对该病的发病特征及发病原因开展了深入系统地研究。他们应用电子显微镜在病发处的吞噬细胞内首次发现了病原菌。同时,创造性地采用运送培养基、培养基中添加新鲜兔脑及严格厌氧培养条件等新的细菌培养技术,通过细菌生化鉴定、16S核糖体核糖核酸(16SrRNA)扩增、测序及核酸杂交研究,证实了分离培养出的病原菌为痤疮丙酸杆菌,认为其病机为因痤疮丙酸杆菌引起皮肤的损坏而导致对患者的脑损害,出现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
以往该病临床曾应用大剂量抗生素治疗,但疗效不佳,患者病情容易恶化,为进一步探明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人员基于IFN-γ(γ-干扰素)及相关分子是宿主抗体细胞内感染免疫反应的关键分子的理论,大胆提出了该病的发病假说:即IFN-γ相关分子基因突变引起相应基因的表达和功能缺陷可能是本病发病的关键;被吞噬但不能被消化的细菌在巨噬细胞内形成生物膜,导致其对敏感抗生素高度抵抗。依据这一假说,他们对一例患者IFN-γ通路上的7个基因进行扩增测序,找到了15个突变点,其中发现了一个有重要意义的错义突变,这些突变影响了IL-12配体与受体的结合及IFN-γ生成,最终导致巨噬细胞吞噬细菌后不能将其有效杀灭,并形成恶性循环。研究人员同时还发现,痤疮丙酸杆菌不仅能形成细菌生物膜,而且其形成生物膜的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增加了数十倍。
这些研究结果,从源头上找到了治疗该病的切入点。对此,研究人员制定了临床治疗FBGT的一套新方法:即应用大剂量敏感抑菌剂与IFN-γ皮损内局部注射,必要时辅助脑手术切除,大大降低了该病的死亡率。目前,该研究成果及治疗方法已在全国100余家医院推广应用,取得了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