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药教育问题的几点思考
中国中医药报 2009-09-21
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国以国务院的名义下发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在全国评选表彰国医大师,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面对难得一遇的良好外部环境,中医药人士如何思考、如何把握、如何行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些看似口号的标语式语言,恰恰点出了中医药发展的瓶颈与关键问题——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根本在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
□ 张海波 刘天君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长期以来,中医药教育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难以真正掌握临床上用的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三四年,老师按照教学大纲按部就班地教,学生虽然学了很多知识,但因自身积极性不能很好地调动起来,学到的只是死知识。在医院见习、实习一两年,却发现之前学习的理论知识派不上用场。因为学生到临床后发现,很多中医院的中医大夫很少按照在课本上学到的中医方法诊疗疾病,更有一些中医大夫基本都按照西医方法诊治疾病。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更可怕的是,长此以往,使得一届又一届青年学子对中医药的发展产生迷茫,进而不信任。因此,《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中医药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
“不谋大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中医药教育应当着眼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这一大局,着力推动中医药学术的继承与创新,以培养不同层面的、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创新教育模式 调整课程设置
从1956年首批中医药高等院校诞生至今,由于其显著的规模性特征,院校模式一直是我国中医药教育的主要方式。院校教育主要是围绕教学课程展开的,因此,课程设置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的关键。目前的中医药院校课程设置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中医药课程、西医药课程、公共课程的比例严重失调,一味追求大而全,结果反而适得其反,培养不出教育目标预期的中医药人才。当前院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必须调整,必须旗帜鲜明地突出中医药特色。
《意见》中明确指出,“调整中医药高等教育结构和规模,坚持以中医药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强化中医药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如何具体落实,仍然需要各方面的创新性工作。但有一点应当明确,就是必须强化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意识,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中医药人才,这应当引起大家更加深入的思考。
中医药人才有许多种,如中医药临床型、教学型、科研型、全能型,中西医结合临床型、教学型、科研型、全能型,等等。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应围绕各自的目标展开,要旗帜鲜明的突出各自重点,允许开展多样化的创新性探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03年开始启动的学术经验继承和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提出了“读经典,做临床,跟名师”的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医药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北京中医药大学准备在中医名家子弟自主招生的基础上,开展院校教育、师承教育、家传教育三者相结合的中医专业改革试验班,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应该看到,在社会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日益多元化,是中医药发展的历史必然。
加大临床教学力度
记得一些中医前辈说过,“中医的生命力在临床”。作为中医学生,及早进入临床才能切身体会中医的生命力所在。在中医临床的耳濡目染和亲身实践中,他们对中医药的兴趣与喜爱才会逐步得到培养。因此,中医药院校大学生一入学即应进入临床(中药系学生可进中药厂、中药店、中药房、中药材种植园等),在前几年的理论学习阶段,至少每周要有一到两次的临床实践,跟随临床医生或药师学习诊治疾病及中医药相关技能。
这其中有两个关键:一是要有足够的临床教学基地。这一点应该创新思路、努力争取。因为临床教学基地除了公立医院外,还可以是民营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门诊部、药厂、药店、中草药种植基地等等,只要符合一定条件,能够使学生学到中医药临床技能,就可以作为临床教学基地。二是要有合格的临床带教医生。临床带教医生应该努力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技能诊治疾病,在带教中以身作则,努力使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增强对中医药疗效与优势的认识,树立发展中医药的信心和投身中医药事业的决心。这一点短期内比较难解决,因此应尽快制定相关措施,朝此方向去努力。
教会学生内证体悟
内求、内证、内省一直是道家、佛家、儒家的修习方法,也是中医药学术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方法。然而,现在很少有学生被传授给内证体悟的理念与方法,这就使得他们失去了对中医药基本理论的直接认知途径。拿中医的最基本概念——气来说,有几个学生被告诉怎样认识和体察气——这一被《中医基础理论》定义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精微物质”呢?
实践证明,气这种物质是能够通过一定的锻炼方法而体察到的,而这种方法就是内证体悟。古往今来,许多有成就的中医药大家都不乏内证体悟的实践。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扁鹊,汉代张仲景、华佗,隋唐医家巢元方、孙思邈,金元四大家刘河间、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以及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针灸学家杨继洲,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中西医汇通派代表张锡纯等,均为内证体悟之精通者。这些医家都是历代中医学术之栋梁与精英,几乎都对中医学术做出过开拓性的贡献,他们对内证体悟的重视与研究,足以表明内证体悟对于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要意义。
当代中医界重视内证体悟与中医本质联系者亦大有人在。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也就是1962年7月16日,秦伯未、任应秋等五老上书卫生部,提出中医教学改革计划时,即提出要及早开设气功(内证体悟的一种方式)课。原文是:“体育活动最好安排太极拳,如有条件,气功课可提前上,使学生在长时期锻炼过程中,既有深刻的体会,又可达到强身保健作用。”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已有10余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开设了气功课,为内证体悟方法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延续做出了一定的努力。虽有许多阻力,但探索之路,仍在继续。
从小开展中医药教育
在现代科学知识体系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从出生到幼儿园、小学、中学直至大学,一路走来,很少甚至就根本没有接触过中医药方面的知识,对中医药缺乏最起码的感性认识。由于中医药理论体系与现代科学知识体系的极大不同,导致这些在现代科技理念灌输下长大的学生,已被打上现代科技思维模式的烙印,有的已经根深蒂固,再让他们去接触完全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中医药理论体系,其结果可想而知。
“从娃娃抓起”,是邓小平同志的名言,对于中医药也不例外。从古至今,许多有成就的中医在少年时代即临证的事实,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部分省市中医药院校开设的中医少年班,无疑是“中医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有益探索。但仅此还远远不够,中医药部门应该与教育部门合作,探索在教育系统开展中医药教育试点,让中医药通过不同形式,进入普通学校的课堂。
全面普及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深深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发展衍化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原创的中医药文化体系。文化者,文治教化也。只有全面普及推广中医药文化,培养广大民众的健康养生意识,才能为中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开展的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有力地促进了中医药知识与文化的传播,但仅此还远远不够,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需要充分运用书籍、期刊、报纸、电视、电影、广播、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介,主动借助讲座、义诊、论坛、沙龙、展览、旅游等诸多宣传途径,准确有效、广泛深入地宣传中医药文化。
《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开展中医药科学文化普及教育,加强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尊重、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和关心、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6月2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召开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宣布成立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学普及专家委员会,通过了专家委员会章程,制定了中医药文化科普工作计划。近期,又印发了《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这一系列举措都为普及中医药文化开了好头。此外,还可以借助我国在海外开设的孔子学院,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的规范化推广普及。
在当前中医药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期,全国广大中医药工作者都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冷静思考,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改革创新,狠抓中医药人才培养,为中医药事业的长远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