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固体制剂工确保中药质量

中国中医药报 2009-11-25

本报记者 张凌燕

走进中药店,我们会看到大大小小各种包装的药剂,如颗粒剂、散剂、片剂、胶囊、丸剂等。这些都属于中药固体制剂的范围。据统计,中药固体制剂约占全部制剂品种的2/3,服用、携带、生产、运输、贮藏方便,应用广泛。

中药固体制剂是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细粉制成的固体形态的制剂。中药固体制剂的生产过程离不开具有合格资质的从业人员,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高级工程师金霭英指出,此次中药固体制剂工国家职业标准的确立,将为中药固体制剂行业的发展和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起到规范、促进作用,并将有效推动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壮大。

制定统一行业标准

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早在1979年,中药固体制剂工就已归入中医药行业管理,但却始终未制定出统一的国家职业标准。”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王跃生教授介绍说,“一直以来,各地各部门自己定各自的职业标准,管理部门权责交叉,大大地影响了中医药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金霭英指出,近年来我国中药的使用量迅速加大,传统的中医药生产方式已经不适合新需求。而作为接触中药固体制剂生产的一线人员——中药固体制剂工职业标准的确立将结束中药固体制剂实际工作分散混乱、标准高低不齐的局面,统一的国家职业标准将会提高中药生产从业人员素质,进一步推动中药行业健康发展。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重视实践操作技能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化,是同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中药固体制剂工职业道德的建设、维护和遵守,是中药生产从业人员职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关系到整个人类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

“优质的中药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药品质量需要人来把关,这不仅影响到药品质量,也关系到中药行业的信誉。”金霭英说,“全国各省市的中药固体制剂工作人员从业标准相差甚远,现代通讯的快速发展使空间变得越来越局限。人员流动性加大,地区差异、公司企业生产力水平差异,急需有统一的国家职业标准来规范人员工作,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现代社会偏重对高学历的要求,逐渐忽视了对实践操作人员的培养选拔,这个问题也逐渐凸显在中药固体制剂工一线从业人员管理中,也直接影响了中药固体制剂的生产水平。中药固体制剂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确定,不但会有效提高中药从业人员的素质,也为中药从业工人提供了就业通道,使他们得到了技术晋升的机会。中药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学历,更要具有熟练操作技能。

推动中药事业发展

惠及亿万百姓利益

新医改意见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中医药是民族瑰宝,需要传承与发展。“目前,中医药正处于特殊时期,在继承、创新、发展之间摸索前行。”金霭英指出,中医药行业在变革中更需要首先规范人员培养和管理,“守住根本,不能离‘宗’。”

中医药行业对职工技能水平的考核,需要全国统一规范。中药固体制剂工要在短时培训中达到标准,符合现代市场需要和新医改的需求。过去,各省市各行其是,管理部门多头交叉,缺乏统一指导。中药固体制剂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确定,将结束分散混乱的局面,逐步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推动中药发展,惠及亿万百姓切身利益。

链接

中药固体制剂工的职业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两种。其中,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具有压片机、制粒机、涂布机、均质机、软胶囊机、胶囊填充机、包衣机、塑丸机、滴丸机等相应固体制剂设备的场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