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经典才能继承创新

中国中医药报 2009-12-24

□ 何任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党的十七大高瞻远瞩地提出“中西医并重”的伟大决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亦在全力倡导“中医人要用中医思维”的发展理念,可以说,现在中医药事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理所应当,我们中医人完全应该紧抓机遇,发奋努力,锐意进取,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医学的意义不在于所谓的明明白白的理论,而在于自我独特理论指导下真真切切的疗效。中医人要想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中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临床效果是最重要的方法。以我个人观点,要想提升临床效果,熟读经典、继承创新应是必经之路。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常有这样的认识,现在有些中医师虽已取得了学历资格,有了一定的学位、职称,甚至是荣誉称号等,但他们的临床技能却与传统老中医相去较远。对这个问题,我认为这些同志可能对中医药继承不够、了解不深,对中医药真实的临床疗效这一精华所在放松了追求。久而久之,遇到病人,首先思考的不是中医的四诊八纲、治疗法则等中医药学术理论,当然也就谈不上疗效。

出现这种现象,我想,是他们对学习中医药缺乏信心,他们对一些用现代科学无法解释清楚的中医有关问题,始终持有怀疑乃至否定的看法(很多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是几千年来在千千万万人身体上治疗得出的结果。有些也可能是凭借现代科学认识水平尚难以说明、破译的)。不解决这个问题,如何去积极地继承、探索、研究、创新呢?长此以往,有些人就疏远了对中医药重要典籍的钻研学习。

回顾50多年前,党和政府为了挽救被旧中国扼杀的中医事业,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在全国开办中医进修学校,招收全国各地的中青年及部分年龄较大的民间中医,让他们系统学习中医经典医著,一面学习,一面试教,编辑各种重要中医经典的参考资料。经过几年,在全国造就了相当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中医人才。如已故北京中医药大学的董建华等就是从当年江苏省中医师资进修学校毕业的。就浙江而言,我当时是浙江中医学院前身浙江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于1955年前后陆续办了多期的中医师资进修班,主要课程是中医经典和名家专著,一面学习,一面结合学员原来的临床实践探索钻研。几期办下来,为浙江省各地培养了熟谙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中医教学和临床骨干力量。有些留校的师资班学生,也成为浙江中医学院的主要中医教学力量,现在都已成为名老中医。再从浙江中医学院首届65届和66届毕业学生来说,当时学制是6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是学习中医专业内容,几门中医经典均为必修课,教学学习和毕业实习都以中医内容为主。由于中医基础扎实,他们大多已成为浙江省的中医专家、教授、研究生导师、各级名中医。可见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医,都离不开扎扎实实多读中医药书籍,特别是中医经典著作。

学好中医典籍,是继承创新的基本功。一般称的中医经典,是指《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及温病学说名著等。我体会,温习重读,每读一次,肯定有一次的收获。一面工作,一面温故知新,用不了多久,不仅临床水平有所提高,创新的思维也会与时俱进。

中医药理论上升的空间很大,继承是首先要做好的。市场需求刺激了应运而生的中医院校的新兴专业,而对中医经典、医古文、各家学说、医学史等课程的重视程度却不断下降,这是不是在处理市场需求和临床应用关系时忽略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这些是应该认真思考的。中医药队伍基础理论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影响中医药学术发展的重大问题。继承和创新都要以人为本,如何去继承、发扬、升华,是每一个中医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