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强:百姓需求是中医发展动力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1-20

人民日报记者 王君平 姜赟

编者按:为什么中医药发展如此牵动人心?因为中医不仅是治病救人之术,还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所以它的兴衰起伏总能成为关注焦点。2009年,中医挥戈抗甲流,贡献很大;医改新政挺中医,机遇大过挑战。2010年,中医药发展仍会甩开大步,迈向繁荣。

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人民日报》推出了“中医权威话岐黄”系列报道,就中医药发展热点、百姓关心的焦点,与主管领导人、著名中医院院长、中医泰斗展开对话。本报将连续转载该系列报道。

中医药理念符合老百姓需求

记者:近年来,对于中医药发展,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老百姓对中医药的需求不断增加,您如何看待这一“中医热”现象?

王国强: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中医药在我国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老百姓信中医、用中医、吃中药,很多人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中医药的方法进行预防保健和治疗,中医药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符合健康观念变化和医学模式转变的新要求,符合老百姓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新需求。

特别是以“中医中药中国行”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以来,中医药知识和文化得到进一步普及。《人民日报》对中医药的系列报道以及引起的反响,反映了媒体和社会各界对中医药的关注和支持。老百姓对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中医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记者:目前,老百姓都非常关心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请您谈谈中医药当前面临的形势。

王国强: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大于挑战。

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将中医药作为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扶持和发展。去年4月,作为医改重要配套文件,《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这是指导当前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各地更加重视中医药对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弘扬中华文化的价值,掀起了发展中医药的热潮。中医药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民众的认可和欢迎,中医药产品和服务已走进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认为,中医药事业迎来了难得的战略机遇期,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充满信心。

当然,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不够,一些传统诊疗技术方法继承、创新不足,中医药人才匮乏,野生药材资源减少,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等等。我们将深入分析,认真研究,全面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协调发展,努力为老百姓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

中医医院姓“中”才有出路

记者:作为中医药服务的重要承担者,有些中医医院却饱受非议。其中,最为集中的是中医医院“西化”问题。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王国强:你说的问题,我理解主要是指,现在有些中医医院中医药特色不明显。这其中原因很多。

其中,政府对中医院补偿机制不完善,没有兼顾中医药的特点和特殊性是重要原因。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中医医院要在市场中求生存,另一方面中医药服务的价格偏低,不能体现中医药技术和劳务的价值。这种状况造成了一部分中医药技术和人才的流失,一些中医医院从短期经济效益出发发展西医服务项目,中医特色优势逐渐淡化。

另外也还有中医药学术发展不快、中医药重点专科专病不突出、人员队伍服务能力不强等方面的原因。

但无论怎样,中医医院姓“中”才有出路,否则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一些中医医院生存困难,是因为中医没特色、西医又比不过综合医院,把发展方向搞偏了。

所以,我们要求,从科室名称、人员配备、专科专病建设、中药房、煎药室建设、中医药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管理,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同时,积极推动建立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补偿机制。北京市在这方面做了很好的探索。

此外,我想说明的一点是,中医医院需要借助现代科技发展成果,来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能以中医医院使用现代仪器设备,如X线、CT、核磁以及化验等,就认为医院不姓“中”了。关键要看,是否运用这些设备更好地为中医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服务。

我们也在积极推动研发、推广一批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的中医诊疗仪器设备作为传统诊疗方法的参考和借鉴。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

记者:无论是网友还是民众,普遍反映看病找不到好中医。中医药发展后继乏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王国强:让老百姓信中医、选择中医药服务,关键还是看疗效。疗效需要人才来保证,因此,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关键。中医人才成长有其特殊规律,周期较长,不仅需要理论学习,更重要的是临床实践。必须将院校教育、师承教育、继续教育同步推进。

目前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是院校教育。今天活跃在中医药行业各领域的高级人才大都是院校培养的。院校教育也需要改革,按照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施教,探索院校教育、继续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

我们高度重视体现中医药实践性特点的师承教育,并协调出台了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培养与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以调动师傅和徒弟双方的积极性,效果很好。

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还要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比如,去年我国评选表彰了首届30位“国医大师”,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国家级中医大师,社会反响很好。

中医药工作要注重“治未病”

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中医养生保健内容更为关注。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王国强:注重预防保健是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要领域。我认为医学发展的趋势是从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发展,中医药工作不仅要“以病人为中心”,更要“以人为中心”。要更加重视预防保健,做到关口前移,将服务对象扩大到包括病人在内的所有人,将单一的医疗服务模式转变为融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为一体的多元服务模式。

这就要在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同时,大力倡导和实施中医“治未病”。“治未病”是中医健康文化的核心,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愈后防复发三个方面,有一系列丰富多样的养生保健方法。

2007年以来,我们启动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先后在全国确定了四批103家“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制定了“治未病”服务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们还通过大力开展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努力使更多人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将在试点基础上总结经验,逐步推广。(转自《 人民日报 》2010年1月14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