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行业力量办大事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1-25

本报记者 马骏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一个拥有18万名个人会员、158家团体会员的大型社会团体。1月24日在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会是新一届理事会的第一次会议。会议期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作了重要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名常务理事和会长、副会长们对学会去年各项工作、科技奖励评审结果、今年活动计划、《分会管理办法》等进行讨论和审议,踊跃发表意见和建议。国家中医药局副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马建中主持了会议。

引领中医药学术及风气进步

学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学术交流质量、繁荣中医药学术。学会秘书长李俊德介绍,2009年学会共举办全国性学术活动74次,参会人员8000多人,论文数量与去年相比增加28%。其中,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扶阳论坛等引起较大反响;学会成功申办中国科协年会的中医药分会场,是中医药在中国科协年会的首次“亮相”;学会被批准成为中医药行业唯一一家可以直接推荐国家科技奖的学术团体。

“学术活动是学会工作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说。他要求要充分发挥学会在中医药学术进步中的引领和促进作用,要高度重视学术活动的质量与水平,要高度重视端正学术风气,营造自由平等、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学会今年的七项重点工作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促进行业自律工作”是其中重要一项。副秘书长曹正逵表示,学会正筹备成立中华中医药学术道德专家委员会、制订学会《学术道德规范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学术不端行为黑名单警示制度”。

服好务,做“会员之家”

王国强分析了当前卫生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形势、科学技术发展形势、社会组织发展形势,指出学会正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但同时也要看到,中医药界社团林立、资源分割,不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学会本身专科分会众多,个别自行其是,难于管理;学会对会员的凝聚力还不强,规范化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王国强说,“学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要推进学会创新发展,就是要围绕中医药中心工作,服务学术进步,服务人才培养,服务科学普及,服务政府决策,服务会员发展。

副会长和常务理事们也在会上纷纷发言。张伯礼院士认为,学会除了开展好学术活动,还要为会员“维权”、反映县级中医院等基层存在的困难,成为真正的“会员之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说,去年一年间学会的工作量是巨大的,下一步要考虑如何从数量向质量跨越。“医改的主体是医务人员”,而我国中医师没有专门的协会,在这方面中华中医药学会要发挥作用,做些调研工作。

学会目前有69个专科分会,分会的设立成为会议的讨论热点。新的《分会管理办法》草案中,考虑在部分分会进行试点,设前任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候选主任委员,前任、候任和副主任委员协助主任委员工作。无特殊情况,候选主任委员成为下一届主任委员。此外,草案对兼职也进行了限制,提出主任委员(秘书长)不得兼任本学会其他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秘书长)、副主任委员(副秘书长)职务。

此外,针对某些分会按学科或按病种等分类不够规范严谨的现状,与会代表建议对内容有重复的分会进行梳理。

在政府职能转变中发挥作用

学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桥梁纽带。王国强说,要把服务政府决策作为学会的重要任务。在政府职能逐渐转变、探索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网络的过程中,学会有很多承担政府委托工作的机遇。

王国强要求,在今年深化医改过程中,学会要紧紧围绕五项重点工作,针对公立中医医院改革试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等难点问题,组织专家开展调查研究,为探索政策措施反映诉求、提出建议和辅助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