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成才的启示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2-05

□ 聂海洋 李磊 长春中医药大学

首届国医大师的评选是2009年中医药界大事之一。国医大师的评选并不在于给30位中医药专家一顶荣誉的帽子,而在于这一事情本身和国医大师群体在整个中医药界和中医药工作者中的示范作用。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人才青黄不接,出现传承危机。因此,作为中医药行业的标志,仔细研究国医大师们的成才之路有重要意义。

师承是大师成长的重要经历

首次评选的30名国医大师,年龄最大的93岁,年龄最小的74岁,从事中医临床或中药工作都在55年以上。回顾大师的成才之路,我们不约而同注意到中医药的特殊成才之路——师承。

首届国医大师有过师承或家庭有医学背景的29人,只有吴咸中一人没有经过师承或家庭有医学背景。可以说,师承教育处于“国医大师”教育经历的绝对主流地位。其中家庭有医学背景的16人,他们是方和谦、王绵之、何任、张灿玾、邓铁涛、张学文、李振华、周仲瑛、张琪、张镜人、徐景藩、郭子光、裘沛然、班秀文、强巴赤列、颜德馨。其他13人从小就拜师学习中医。他们或从小耳濡目染,或依靠古老传统的“师带徒”模式,继承了中医精华。在29位有师承教育经历的国医大师中有8位拜师超过2位,融会多位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向多位老师学习。

学校教育促进大师理论和实践水平的提高

在国医大师中,经历民国时期中医院校、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医进修学校、中医药高校教育的有20人,其中解放后受过院校教育(或院校前身)进修或者正式学习12人,有王玉川、王绵之、任继学、吴咸中、张灿玾、张学文、陆广莘、周仲瑛、唐由之、郭子光、程莘农、颜正华。学校教育丰富了他们的理论知识,具有了学术交流和讨论的氛围,促进了其在原有实践基础上的学术继承和临床水平的提高,为其成为大师奠定了基础。

师承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成为大师成长的重要途径

分析国医大师的受教育状况,我们还发现,有19人是先经过师承教育再有学校教育经历。师承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大师的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这种成长方式,有效地弥补了师承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各自不足之处,形成有效的扬长避短,互相补充。这是在今天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早期教育非常重要

除了师承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析之外,我们在大师的初学中医年龄上看,早期教育非常重要。而师承的早期教育也就意味着能够更早地接触临床和反复接触临床,这也是大师成长的一条重要经验。而这条经验的本质因素是师承制所体现出来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观点。这30名国医大师有明确记载的,学医年龄最小的是14岁,而中医世家出身的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可能还要更早一些。而开始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最小的只有1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