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医认识的五大误区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5-14

□ 董飞侠 浙江省温州市中医院

误区一:中药代表中医

某些中医界人士还有青年学生认为中医理论不明晰、不科学、不实用、共识性少,中药倒有一些实际效果,长期以来偏向“废医存药”。这种情况的不良后果是良医越来越少、用药越来越乱,在经济利益的引诱下,过分使用中成药,使砭、针、灸、导引等中医非药物疗法没有用武之地,丢掉了中医发展的根本。实际上,中医药讲究即医即药,以医带药,中药是按照中医理论辨证使用的。以中药代替中医让中医药是“丢了魂”,直接割断了中医药应用、发展和创新的血脉,破坏了中医药保障国民健康的根基。

误区二:中医是单纯的治疗

中医的一大特色是治未病,也就是养生预防保健,所谓“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重养生预防保健则可“不战而屈人之兵”,让人不得病。然而,在全国各级防疫体系中多年来见不到中医的影子,中医成为“将卫生工作重点放在治疗上”这一错误的重灾区,在中医教育中也忽视了上医治未病的教育,抹杀了中医的一项优势与特色。

误区三:用西医标准衡量中医诊疗

西医对具体疾病会建立相应的诊断标准和疗效标准,多年来,这种标准化模式一直主导着对中医诊断和疗效的评价。但是,由于认识疾病的方式不同,这种模式不符合中医自身的规律。例如,中医的半里半表病,西医根本不认识,也检查不出来,而中医可以诊断和治疗。

误区四:实验室就能证明科学性

在科学主义旗帜的逼迫下,中医不得不走进实验室去验证自己理论的科学性,所以好多中医药大学把实验研究当成中医理论发展的指导思想,导致中医科研严重脱离临床实践。中西医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不是一条路,中医必须按自己的规律进行科研,决不能将有限的经费用到实验室,用到老鼠身上。

误区五:中药就是植物药、天然药

由于对中药现代化的误解,大部分中药科研经费投入到植物化学研究,或按照病名对中药进行二次开发,采用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来分析中药的成分和药效,试图筛选出治疗某病的专药,然后进入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因此,国内纷纷开发植物药,误以为植物药就是中药,中药就是植物药。世界上主要有四种药,即西药、生物制药、植物药和中药。前三种都是按西医理论辨病论治,只有中药是辨证论治。中药都是要经过炮制的,许多炮制过程是化学过程,中药中的密陀僧、冰片等都通过化学制造,何言天然药物?我们必须坚持中医特色,不能让中医药跟在西医药、植物药后面跑,不能按照西医药的标准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