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皖南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胡剑北教书勤育中医人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7-08

长江大转弯之畔,皖南医学院巍然矗立。校园绿水环绕,草木葱茏,书声琅琅,生机盎然。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皖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部党总支书记、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主任胡剑北的名字为广大师生所熟知。

走近胡剑北,感受他严谨的治学态度、甘于奉献的精神、平和宽容的心态,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他几十年如一日,言传身教带动众多皖医师生,为教师这个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写下了浓墨重彩的注脚。

牢记宗旨 敬业奉献

“想念皖南医学院,怀念工作的时光,挂念同学们的学习和生活。我快退休了,时间不等人啊!真想马上回去上班,为母校的发展尽最后一份力。” 6月26日,躺在病床上的胡剑北对笔者说。

2009年6月以来,他身患重病,依然坚持工作。在此期间,他从不向党组织谈条件,从不缺席学校会议,从不耽误承担的工作,自觉遵守工作纪律,一如既往,以身作则。直到今年六月,病情加重,他卧床不起,在皖南医学院领导关心动员下,他才同意前往医院接受治疗。住院期间,他还经常通过电话关心研究生部的工作,嘱咐同事做好420名同学的工作。经治疗,病情略有好转,他就希望尽早回到工作岗位。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作为一名党员,胡剑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谦和,平易近人,虽然担任领导职务,却没有一点架子。问到他多年来如何一直能做到这点,他说,“绝招”就是“换位思考”,凡事多为别人着想,少为自己着想,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的事再小也是大事。他视学校工作为己任,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正如他所说的“为母校工作机会值得珍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是很有意义的事”。

教书育人 春风化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胡剑北热爱教学,爱生如子,对教学和学生倾注了满腔的热情,三尺讲台一站就是二十余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学工作虽然辛苦,胡剑北却感到莫大的快乐,他常对同事说:“今天的学生将是明日的祖国栋梁,培养学生如植木,需精心浇灌、培土、施肥,方能枝繁叶茂。”他的学生王秀博士感触颇深:“胡教授能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前期基础因材施教,他以结对的方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进步。”言辞之间,充满自豪与感激。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胡剑北一位远在上海的学生严艳欣至今还和他保持联系,向他请教学术问题。严艳欣走上科研道路与胡剑北的指导密不可分。在来到皖医前,严艳欣曾在一家药厂上班,中西医基础相对薄弱,为帮助她不掉队,胡剑北选了中医功底扎实的同学与她结对帮扶。在胡剑北的点拨和同学们的帮助下,严艳欣很快适应了新的学习,同时还在实验中有了新发现。实验正值炎炎夏日,每天要给五六十只白鼠一天4次灌药打针,看到学生汗流浃背,疲惫不堪,胡剑北让家人每天准备降暑茶水、可口饭菜,亲自送到实验室,担负了后勤保障工作。实验中遇到难题,他总是悉心指导,积极鼓励。实验历经波折,最终完成,为严艳欣今后从事科研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而那次实验的经历,也让严艳欣记忆深刻,备受感动,至今难以忘怀。

对于学生,他注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在教书时注重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学生做人的道理。他总是用“吃亏是福”告诫学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出色。他严格对待学生的学习,“研究成果是要应用于临床,如果我们对结果不负责任,患者服用了不该服的药,或药物过量,危及生命健康,我们难辞其咎。”他总是叮嘱学生牢记希波克拉底的誓言,认识肩负的神圣使命,把救死扶伤作为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提高专业水平,更好服务病患。胡剑北以实际行动,激励和带动一批批学生投身到人民的卫生事业中,虽然个人力量有限,但精神的力量是无限的。

勇于探索 严谨治学

胡剑北出生于江城芜湖,为承父志,选择中医专业。芜湖淳朴的民风、家庭的良好教育氛围赋予他笃诚、务实、宽容的品格。1982年在皖南医学院研攻读硕士学位时,师从国医大师李济仁。期间,他凭着顽强的韧劲和勤奋好学,还自学了大学西医的全部课程。政治上要求进步的他,1981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树立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1985年,胡剑北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至今。

长期以来,胡剑北一直从事中医药研究和教学工作,特殊的学习背景、得天独厚的研究环境、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意识到,传统的中医方法治学应借鉴西医方法,丰富拓展研究领域,在中西医结合研究上开展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走出一条新路子。在他和同事们的努力下,目前,由他牵头的中西时间医学研究早已成为皖南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之一,也是皖医中西医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药理学三个专业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主要方向之一,成为学校科学研究的一大特色。

胡剑北思维严谨但不失活跃,正如他的学生所言,“胡教授总有新思路,他思维活跃,眼界开阔。”胡剑北并不满足于时间医学的研究,怀着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的信念,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向新目标进军。在时间医学的研究过程中,他注意到,西医已经研究到分子的层次了,可是中医研究连形态分析都没有,而中医理论、临床与古代人体形体研究密切相关,中医学具有人体形体基础。于是,胡剑北又把研究重点转到中医形体医理研究上,并在国内首先提出了新的学科概念——“中医形体医理学”。

对待科研工作,胡剑北非常严谨,他说:“做科研工作要有定力,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二十多年来,他忙忙碌碌,孜孜不倦,实验室的灯从未在晚上十一点前熄过。他主持和参与包括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重点攻关科研究项目12项;撰写与主编专著9部,主编与参编大学教材3部,主编科普丛书多部;在国内主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6篇。当选安徽省首届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被授予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银奖,享受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梅花香自苦寒来”,凭着一股子钻劲、干劲、韧劲,在有限的科研条件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国内同行的肯定。如今,他已是全国西医院校中医药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生命科学会委员。他从不满足现状,从未止步,仍在他充满兴趣的研究领域积极探索,勤奋耕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对党的教育事业无限忠诚的胡剑北,以实际行动彰显优秀共产党员的风范,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坚守治学严谨的态度,在教书育人中恪守师道尊严,在工作实践中践行科学发展的理念。因工作优异,他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教育工作者,今年“七一”前,他又被评为皖南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胡剑北以坚定的信念、高尚的品格、敬业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陈抗震 李国柱 任苔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