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将出台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细则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7-16

今年7月1日,全国十余个副省级城市的第一部中医药法规《深圳经济特区中医药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始实施,《条例》规定非医疗机构不得以“中医治疗”名义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非医疗机构在经营项目名称和介绍中,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疗”等术语,不得宣传其治疗作用。

记者调查发现,针灸、拔罐、点穴、火疗、按摩推拿等“中医治疗”已成为深圳不少美容、保健机构招揽顾客的亮点。然而,中医养生保健行业也存在标准缺失、行业不规范、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等现象。随着中医养生保健的日益红火,行业标准的出台迫在眉睫。深圳将成立中医药协会,出台相关细则,制订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准入的标准和门槛等。

中医治疗项目繁多

近日,记者走访了深圳市内10多家相关保健、美容机构,发现不管是美容院、按摩院还是足浴中心,都存在中医养生保健和中医治疗项目。以中医按摩、刮痧、拔罐、点穴、火疗等最为普遍,宣传称其对治疗颈椎病、腰椎病及养颜、排毒、减肥等有效。

这些项目收费不等。有的在50元左右,有的则要上百元。

从业人员呈混杂状态

记者调查发现,养生保健机构的中医项目从业人员呈现出参差不齐、鱼龙混杂的状态。大部分在美容院从事中医项目服务的都只是“经过机构专门的中医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对中医略懂皮毛”的美容师,进行中医治疗也多不是中医师或中医学院毕业的科班生。小部分保健机构聘请的所谓中医师,也大都没有医师资格证,只有过学医经历。

最近,中医点穴减肥陆续在一些减肥和美容机构出现。李小姐抱着尝试的心态去体验了一次,本以为进行中医点穴的是专业中医师,没想到对方只进行了短期的培训。

“点穴和按摩的手法实在不敢恭维,做完后没感觉。”体验后,李小姐对“中医治疗”心存质疑。她认为,“治疗”应是具有医师资格的人员才能从事。

“非医疗机构从事中医治疗项目属于非法行医”

到非医疗机构接受推拿、按摩等是否会对个人健康产生安全隐患?

记者从深圳市卫生监督所了解到,此前,卫生监督部门收到一些美容院、减肥机构假借“中医治疗”名义开展按摩、针灸、刮痧、拔罐等活动的举报,称治疗效果不好。

“非医疗机构从事中医治疗项目属于‘非法行医’,对个人身体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深圳市卫监所相关负责人说。

深圳市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医处处长廖利平强调,由于非医疗机构不具备“治疗”能力,中医诊疗水平无法与正规医疗机构相比,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安全隐患。

“进行中医治疗时,医生必须先诊断,然后决定对病人采用中医治疗。没有医师资格证的按摩人员不懂医理,也不懂使用中药。或许只学了些按摩手法,但这只能用于身体保健或亚健康调理,不能算治疗。”廖利平说。

将采取“开大门补后门”措施

记者了解到,由于养生保健行业处于“多头管理”状态,导致深圳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缺乏有效监管和行业标准,出现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机构多、服务内容和服务标准不统一,及非医疗机构内出现中医治疗项目的现象。

对此,深圳市卫生部门将采取“开大门补后门”措施。“开大门”就是给非医疗机构半年过渡期,让其整改,取消中医治疗项目。“补后门”则是支持非医疗机构在中医养生保健方面的准入,对非医疗机构的人员进行培训等,以达到准入标准。

“行业细则将规定养生保健服务项目的内容、服务的标准、服务的机构、人员的准入标准等,并规定哪些中医项目非医疗机构不能开展。”廖利平说,“在统一标准管理下,中医养生保健行业才能健康、规范发展”。(向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