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会议聚焦中医药基础研究 提出13个研究方向、6类研究方法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8-06

本报讯(记者曹永兴 通讯员孟静岩 阚湘苓)近日,由中国工程院推荐、香山科学会议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和天津中医药大学联合承办,以“中医药基础研究发展战略”为主题的第379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针对中医药面临的8个问题,专家们对今后中医药基础研究提出13个研究方向、6类研究方法。

来自全国30个单位的50多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会议,深入研讨了国内外中医药基础研究现状及前沿问题,明确了中医药基础研究方向,凝练了学科目标,促进了从事中医药基础研究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专家一致认为,目前中医药主要存在8个方面的问题:思维方法的僵化和创新性思路的匮乏;中医药复合型人才不足;缺乏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临床评价标准;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对目前已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其转化情况缺少系统分析;中医药国际化的危机意识淡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不清,作用机理不明;经络概念和穴位特异性尚存争议。

针对以上问题,专家们对今后的研究提出13个研究方向:基于临床疗效和临床问题,坚持中医药的原创性,开展病证方、方病证、证病方等相关系统研究;建立国际上认可的适合中医药自身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从术语证候规范化、疾病证候分类、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推进中医药的标准化、国际化;选择确有临床疗效的慢性疾病中的优势病种,或组建多学科交叉的国际化大团队对中医基础理论及针灸、中药、方剂的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研究;选用先进方法推进本草基因组、中药和方剂体内代谢的研究;中药药效分类理论、中药配伍禁忌系统的研究;中药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的系统研究;濒危和珍稀中药品种的保护和替代研究;回归经典,把“经络”和“脉络”的研究分开,明确穴位的概念和内涵;选择远端取穴治疗脏腑疾病,进行穴位与非穴位的比较研究,并对国际上的负面观点做出回应;穴位效应与穴位配伍规律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建立中医药研究信息库,对成果转化情况进行常态、动态统计分析,以促进成果对中医药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指导临床,提高疗效;凝练新的科学问题;建立中药化学成分库、组分库、活性库、方剂库,同时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样本资源库;推进中医药基础学科的三级学科进一步分化。

会议还提出了中医药基础研究的研究方法:一是中医药思维模式的研究;二是基于临床提炼科学问题,围绕临床疗效展开基础研究;三是整合基础与临床研究优势,建立基础医学、药物研发与临床应用联合的研究模式,进行应用创新研究;四是重点开展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基础研究,建立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诊疗应用技术的平台,促进成果转化;五是中医基础理论四种研究模式与方法:临床—总结—再临床—再总结;以临床疗效为基础,以特色疗法为载体,总结创新理论;以临床疗效为基础,以若干中药成方为载体,研究中药组方配伍理论;文献整理挖掘,提炼升华理论;六是通过回归经典,正本清源,实现对中医药临床科学问题的再认识。

据了解,香山科学会议是由科技部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于1993年创办,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本次香山会议针对目前中医药基础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和存在问题,分析中医药现代研究可能的突破点,理清思路,凝练方向,为国家及各部委规划部署中医药基础研究提出建议,并引导全国多学科研究力量取得共识、形成合力,为推动中医药基础研究深入,揭示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奠定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