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情况报告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8-23
九成以上中医院注重特色优势发挥
96.2%的中医院制定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展规划,93.1%的中医院在年度工作计划中落实
96%的省级中医院、87%的地市级中医院和55.4%的区县级中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配备达要求
97.7%的中医院按要求设置中医临床科室
97%以上的中医院开展重点专科建设规划、计划和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
92%以上的中医院建立中药药事管理制度,重视煎药和调剂质量
90%以上中医院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本报讯 (记者高新军)在日前召开的全国中医药工作厅局长座谈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09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检查评估情况报告显示,我国中医医院的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但部分医院仍存在中医师配备不足及中医药管理人员偏少等问题。
本次检查评估主要侧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人员配备、临床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中药药事管理、中医药文化建设6方面内容。检查评估方式以实地考察、听取医院汇报、查看相关文件和资料、人员访谈和考核为主,采取各省循环检查的方式。检查评估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中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更加完善。96.2%的中医院制定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的中长期发展规划,93.1%的中医院都在年度工作计划中进行落实;95%以上的中医院制定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鼓励措施和考核制度并加以实施。但是不同级别医院之间差异明显,省级医院优于市级医院,市级医院优于县级医院。
人员配备结构得到调整。96%的省级中医院、87%的地市级中医院和55.4%的区县级中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配备达到要求。87.5%的省级中医院、66.7%的地市级中医院和67.9%的区县级中医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占领导班子总数的比例达到要求。中医类别执业医师配备不足、管理人员中中医药人员偏少仍是部分中医院人员配备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是一些外科系统的科室,更为突出。
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科室建设与管理。97.7%的中医院都按照要求设置中医临床科室;83.1%的中医院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室命名要求进行命名。98%的中医院制定了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在80%的病历中得到应用。省级和地市级中医院中药饮片及非药物疗法应用,基本都达到要求。但中医师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还需加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研发和应用还需进一步加强。
重点专科建设取得较大进展。97%以上的中医院开展了重点专科建设规划、计划和中医诊疗方案的制定工作。91.6%的科室能够对中医治疗难点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思路与措施。85.3%的重点专科开展了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不同级别医院重点专科建设情况差别较大。省级中医院远高于市级和县级中医院。省、市、县级中医院能定期分析中医治疗难点并提出解决思路与措施的比例分别是50%、31.3%与20.4%,仍需进一步加强。
中药药事管理取得明显成效。92%以上的中医院建立了中药药事管理相关制度,设置了相关部门,并且重视煎药和调剂质量,90.4%的中医院煎药流程合理,96.6%的中药饮片调剂给付符合相关规定。72%的小包装中药饮片推广单位使用了小包装中药饮片。县级中医院中药饮片调剂室面积达标比例仅为52%,中成药调剂室面积达标仅为49%。
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90%以上中医院能开展文化建设工作,环境形象建设和中医药方法知识宣传得到加强。在所访谈的598名员工中,有93.8%的员工在行为和服务中能够体现中医药文化。省、市、县级中医院庭院能够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比例分别是83.0%、62.5%与60.8%。西部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环境形象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全国县级以上中医院组织开展了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为主题,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措施、人员配备、临床科室建设、重点专科建设、中药药事管理和中医药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中医院管理年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和检查评估细则,多次召开会议部署,并选择部分省份进行中期督导,于今年6~7月开展了检查评估工作。
据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反馈各省级中医院的整改意见,加强指导和督导,并适时抽查。要求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各级医院的整改落实,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与不足,督促医院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该局将研究制定中医院评审评价标准和办法,将中医药特色优势内容作为重点,建立有利于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中医院管理制度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