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阻击手足口病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9-03
本报记者 高新军
随着天气转凉,手足口病高发期即将过去。北京市卫生局8月19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9日至15日一周内,北京共报告手足口病776例,发病人数连续减少,没有新增死亡病例。这是自5月份以来发病人数第一次降至1000人以下。安徽省卫生厅的数据显示,7月份该省手足口病发病人数10126人,较6月份的15155人,出现下降。
疫情的下降中医药功不可没。包括北京和安徽在内的全国多数地方面对手足口病疫情,从分析病证、研究方案,到出台指南,并开展科研,充分发挥了中医药优势。
实践证明,中医药参与防治优势明显
尽管手足口病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就曾在部分省区市暴发流行,但真正进入公众视线并被广泛重视,始于2008年安徽、山东、河南等省的大范围流行,同年5月卫生部将该病正式列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并发布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然而遗憾的是,这一版指南中并未将中医药内容纳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北京中医专家组于2008年5月7日赶到疫情较重的安徽阜阳地区调研手足口病。专家在认真检查患者手、足、口处疱疹,了解病情发生发展情况后认为,此病以湿热为主,阻塞经脉,导致孩子嗜睡、乏力、烦躁、口渴少津,配合服用芳香化浊中药进行治疗有优势;发热与病情轻重相关,皮疹与病情发展不成平行关系。
他们实地考察后感到,中医药参与治疗手足口病,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积极作用。特别是阜阳市中医院的专家根据孩子的不同病情,分别采用中药汤剂、中成药和外用中药配合治疗,减轻了症状,缩短了病程。
为了进一步做好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传染性疾病中的作用,北京、江苏、浙江、山东等地中医药管理部门也组织专家研究制定中医药防治方案,并积极推动实施。
总结中医药防治经验和规律,出台治疗方案
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专家王融冰、王玉光、王宪波等对该院收治的普通病例进行分析诊治,并对重症病例进行了中西医临床特征的观察研究。专家们总结了中医辨治手足口病的经验,探索了手足口病普通型及伴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重症病人的辨证治疗规律。
2009年4月1日,卫生部办公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联合印发了《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技术指南(2009年版)》。
该指南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在总结各地手足口病中医药治疗经验的基础上而制定,针对普通型和重型分别列出临床表现、治法和参考处方,并提供了中医外治法;在预防和生活调护部分,提供了预防处方以及日常生活饮食注意事项。
在这一版的指南中,专家除根据不同证型推荐中药处方外,还推荐了方便服用的中成药,临床上一些症状相类、疗效确切的中成药如蓝芩口服液等被纳入视野。专家在临床使用中发现,中成药经济方便,疗效较西药显著,还能缩短病程。
河北省涉县人民医院儿科医师聂怀莲在临床上应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照单纯用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观察结果显示,中西药合用疗效确切,疗程更短,热退时间和疹退时间均具有明显优势。
河南省焦作市山阳区幼儿园连续几年在春夏季节给孩子吃中药预防疾病,2009年在河南大范围疫情的情况下,没有出现一例手足口病例。
对此,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这是中医药发挥的作用,要好好调查研究,对预防做法、方剂以及服用情况等进行深入分析。他强调,要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技术防控大面积的手足口病疫情,做到未病先防,有病治疗。
科研为临床提供支撑,找出中医药诊疗规律
中医药临床科研积极跟进,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在全国很多医院同时进行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时将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纳入了2009年行业科研专项。
2009年11月,在北京佑安医院和安徽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牵头下,全国29家医院开始收集病例,共同启动此项课题研究。各收治医院广泛使用中医药方法治疗手足口病,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
科研要以临床为基础,临床又以科研作指导。“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方案与诊疗规律研究”课题也取得阶段性进展,为科学制定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指南、解决临床问题、优化实施方案,发挥了科技支撑作用。
课题组专家针对卫生部2010年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推荐的中成药,提出儿童用法用量指导建议,并深入各地指导临床治疗。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重型临床方案研究已通过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型临床研究也正在临床试验注册申请。
专家们总结了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并指出早期诊治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建立并执行手足口病诊疗规范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中医药对于普通型手足口病的治疗有效,中药退热、退疹效果更“稳”;重症病例宜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医药介入可减少激素用量,降低副作用。
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深入广东、广西、湖南、江苏等手足口病高发地区,了解情况,现场指导。
在调研的基础上,专家在卫生部印发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对中医药治疗内容作了变动和修改,新版指南中医治疗部分共分5个证型,并加入了中医外治法,并对部分推荐的中成药做出调整。
不同于2009年版中医药防治手足口病临床指南,新版指南将中医药最有优势且最常见的普通型手足口病分成了肺脾湿热和湿热郁蒸二个证型,并推荐了常用中药。此外,新指南还列出了重型病例、危重型病例以及恢复期的临床证治。
中医药以其确切的疗效,赢得众多儿童家长的信赖。目前,在全国各地的积极防治下,手足口病发病数正逐渐减少,这其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在防治手足口病方面的经验也将为应对重大传染病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