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药材产业走向高端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9-10
中药材一直是四川成都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目前全市获得的1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中,中药材就占了4个。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将以龙门山和邛崃山区域为核心,以川芎、郁金、明参、厚朴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以及黄连、杜仲、黄柏等为重点,建设有规模、有特色、上档次的成都中药材产业带。
发展深加工
中药材产业提档升级
代表品牌:崇州郁金
今年的崇州郁金还没采收,可崇州市崇双郁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宋思贵已经在准备西博会期间的销售了。“去年获得地理标志以后,来咨询、订货的太多了,我们已向广州、香港、台湾等地药商销售郁金产品20余吨。”
更让宋思贵兴奋的是,他已经和广州一投资商达成意向性投资协议,拟在崇州登记一家公司,注册1000万元,进行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保健产品、生物制品和食品添加剂的系列开发,建立起以郁金的规范化种植、产品研发到提取、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建成崇州郁金基础原料加工基地。“今后我们可以把社员的郁金全部收购起来统一销售,价格还要提高。”他说。
据悉,崇州郁金是四川道地中药材。长期以来,崇州郁金因其内胆小、肉厚、质硬、总姜黄素等含量高,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尤其是黄丝郁金品种更是全国独有。2009年,包括崇州三江镇、江源镇,双流金桥镇和新津兴义镇的主产区都被纳入崇州郁金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品牌打响了,崇州郁金的价格从原来的2.8~20元/千克涨至6.4~30元/千克,每亩增收近千元。
据悉,成都市将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加快推进,在龙门山脉、邛崃山脉及延伸区域建设中药材种植及加工基地以及优质中药材标准化GAP基地建设和认证工程,带动发展川芎、黄连、“三木”、郁金等川产道地药材种植、加工及天然物提取,尤其是拓展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业态,搞好产品精深加工,促进中药材产业提档升级。
统一标准
让药材价值链在高端行走
代表品牌:都江堰川芎、厚朴
哪里适合种植?栽种时的密度是多少?可以套种哪些作物?……如今,一说起中药材的栽培密度、肥料施用、农药施用、除草方法、间套种作物、采收时间、加工方法、包装与贮藏方法,都江堰的药农如数家珍。2006~2008年,都江堰市川芎、厚朴两个中药材先后获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占据成都4个中药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都江堰市先后制定、颁布实施了《都江堰市中药材地方标准》、《无公害农产品川芎生产技术规程》以及《川芎规范化生产技术标准操作规程》等标准,以石羊、中兴、向峨、青城山等乡镇为腹心进行标准化种植。目前,该市的川芎常年栽种2.5万~3万亩,年产商品川芎500万~600万千克,占全国的40%左右,外销出口量占全国的60%,价格也稳定在每千克15元左右,亩产值达3000元左右;而根据四川省食品药品检验所2010年的检测,都江堰厚朴中厚朴酚的含量达到13.3%,远远超出《中国药典》2%的规定,居全国首位,依靠出色的品质,目前都江堰厚朴已在成都、天津、重庆以及韩国、日本等国内外市场上供不应求。
据悉,与都江堰市一样,中药材“标准化”问题一直都是困扰成都市中药材从低端原材料供给走向高附加值产品进出口的一个瓶颈,但如今全市已经制定了川芎、郁金等3个中药材地方标准,完成了23个农产品专项标准体系的构建。依托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的平台,成都市还将加快推进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以标准战略推进全市农产品向产业高端迈进。
统一品牌
全国同类品种“标杆”
代表品牌:金堂明参
“我们终于可以大展身手了!”日前,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的“金堂明参”药农们还沉浸在喜悦中,又听闻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成为全国价格指数的消息,让药农更加备受鼓舞——“这么好的政策优势,我们可得好好利用起来”,该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统一的品牌,种植明参的药农们没少吃“哑巴亏”。
据介绍,上世纪60年代以来,金堂明参就作为上好的中药材在该县农村得到大力推广发展,产出的优质明参畅销国内外,可由于缺乏统一的引导和规划,并没有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地域性品牌,不仅让许多假冒的“金堂明参”有机可乘,本地农户还不得不为外地品牌供货,始终没有形成自身的品牌优势。
而此次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范围,涉及该县行政辖区内的15个明参主产乡镇,今后,统一品牌的金堂明参将拥有国家保护、通行世界、国际认可的统一的身份和名片,并名正言顺地借助地域品牌的力量行销各地,让金堂明参价格成为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的参照,最终成为全国同类参类品种价格参照标准和品牌标杆。
据悉,在成都中药材价格指数和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双重契机下,成都市和金堂县已对该区域的明参产业进行了更高起点的规划,下一步,15个主产乡镇将分别按照3000亩的规模打造,实现全县种植金堂明参45000亩,总产量可达1.8万吨的规模。统一了品牌后,今后的金堂明参还将按照统一的质量规范进行生产,年总产值将达4.3亿元,带动药农人均增收3000~5000元。(粟新林 陈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