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建设重在特色与人才

中国中医药报 2010-09-15

□ 安军明 西安市中医医院

中医医院针灸科多被看作附属科室,甚至可有可无,大部分医院针灸科无病房,无法形成学科的规模效应。如何改变现状,充分发挥针灸医学的优势及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从针灸科室的建设与管理着手。

针灸科建设要突出特色

针灸科的建设应突出中医特色、发挥针灸优势,大力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建立集急救、医疗、康复和保健于一体的针灸学科。

一是组建一支既有中医针灸专业人才、又有西医技术骨干的、具有协作精神的中医针灸特色专业团队,把有技术水平,又有工作热情、肯干事、能干事的年轻人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来,委以重任。

二是针灸科建设应分门诊、病房两部分,两者应共同发展,不能厚此薄彼,有所偏废。针灸门诊可采用针刺、艾灸、拔罐、刮痧、中药离子导入、红外线治疗等多种手段治疗诸如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痛、面神经麻痹、偏头痛、三叉神经痛、失眠、眼科疾患、痛经、消化道疾病等优势特色病种。

重视针灸科病房建设。中医医院针灸科病床设置应在30~50张左右。病房主要收治诸如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颈腰椎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充分发挥针灸特色,力争取得显著的疗效。

三是发挥针灸疗法适应症广的特色。除提高现有针灸适应症的临床疗效外,应主动地去开辟新的治疗领域。比如开展针灸减肥、针灸美容、针灸保健的专科专病诊室,重视对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高粘血症等多发病的针灸临床研究与治疗,树立针灸可以预防、治疗这些病变的信心。

四是加大对针灸科的政策扶持力度与资本投入。本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撤并现有的既无特色、又无优势的诊室,建立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中风康复室、痛证治疗室、艾灸治疗室、穴位贴敷室、中药熏蒸室、针灸减肥室、针灸美容室、推拿按摩室等。

针灸科管理首重人才

针灸科要实行学科带头人负责制,完成本学科建设中的日常工作和管理,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加强人才培养。

学科梯队的组织与建设:保持针灸科队伍的相对稳定以及梯队结构(包括年龄、知识结构、职称、学历)的不断优化是学科优势积累的基础。学科梯队一旦建立起来,必须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学科带头人要加强对学科梯队的监控和评估,一旦出现某方面的断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如培养、引进等)予以弥补。

引进竞争机制,奖勤罚懒,优胜略汰,使科室成员有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自觉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工作认真负责,学习刻苦钻研,服务热情周到,让每个患者都能真正享受到贴心、耐心、细心的针灸医疗服务。

重视后备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明确培养对象,制定培养目标,加大培养力度。学科带头人不但要熟悉针灸专业基础理论、临床理论,并且要掌握与针灸相关学科的知识技能,能够灵活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主持并参与针灸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工作。参与带教下级、进修、实习、见习医师,并随时给他们讲解临床知识、病历书写规范,答疑解惑。

加强对外交流,通过高水平、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来加强针灸学科在国内的学术交流频度和广度。加强国际交流,拓展海外市场,重视开展留学生培养工作,通过培养外国留学生,开拓对外合作渠道,不但扩大了针灸科的对外影响,而且可以提升临床医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