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医药文化促人才培养

中国中医药报 2010-10-22

□ 万金淼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永恒主题。而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博大深厚,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和丰富的人文精神,在促进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强化办学特色、提高教育质量等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积极探讨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

中医药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其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宝贵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要性: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对于中医药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一是彰显医药院校的办学特色,提高学生中医药文化修养。二是提高学生临床工作中真正运用中医思维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引导学生群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必要性:就目前中医药高职高专学校学生情况而言,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展中医药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原因在于:一是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素养,是保证学生学好中医的首要因素。二是中医药人才的个性化成长因素中应该包括中医药文化。三是有很多学生对临床实习存在“心理障碍”,对跟师无所适从。究其原因,与中医药文化素养不高有着直接的关系。

以中医药文化建设促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一项理论性强、实践要求高的工作。笔者认为,要确保该项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做到构建两个工程,抓好两个层面,实现两个结合。

构建中医药文化教育

和实践工程

构建中医药文化教育工程。是因为课程教学是弘扬中医药文化,培养传统文化素质的重要手段。对此,必须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课程改革。一要优化课程设置。即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合理地开设古文、中医文化基础、中医哲学等必修课或选修课。二要加强教材建设。即积极开发以中医药文化教育为切入点,针对性强、内容丰富的相关教材。三要加强中医药文化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即科学制订中医药文化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等教学文件,并努力开发中医药文化精品课程。

其次,要加强渗透教育。即倡导中医药专业课程与中医药文化课程的交叉和渗透,特别是要结合现有文化基础课、专业知识课教学,通过点拨、提示等途径,有机渗透相关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内容,探索建立“由文化理解医学,以医学阐释文化”的教学模式,实现专业教育与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渗透融合。

构建中医药文化建设实践工程。实践活动能使学生对中医药文化获得更深入的体验和感悟。为此,可以通过以下形式实施:

在校内,要用中医药文化打造第二课堂的特色。既要组织成立推拿协会、针灸协会等学生社团,举办“杏林之春医学节”、“药膳美食节”等文化活动;又要开展名老中医学术讲座、“杏林讲坛”等学术活动,举办“中医药经典著作读书班”、“传统中医教学班”等教学活动;还要开展太极拳、养生气功等中医药保健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在校外,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服务群众活动。或者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走进农村、社区,进行中医健康咨询服务,举办中医药知识讲座等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或者利用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开展医疗义诊、养生保健知识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对中医药文化价值理念、伦理规范等的体会、感悟。

抓好普及型和系统型教育

普及型教育(横向)。即面对全体学生,采用普及型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方式。对此,一方面要以开设中医药文化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主导,指导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掌握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思维方式,领会中医药文化的价值取向等;以举办中医药文化学术讲座、开展中医药文化竞赛等活动为辅助,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认识,激发学习中医药文化的热情。从整体层面加强学生对中医药文化素质的养育。

系统型教育(纵向)。即对部分对中医药文化兴趣浓厚、可塑性强的学生,采用系统型教育的方式。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筛选”出有志于研习中医药文化的学生,因材施教,予以学习培养上的政策倾斜。一方面进行“弹性化”教育管理,给予其中医药文化学习上的“时空”支持。另一方面进行个性化培养。比如举办“中医药文化学习班”、成立“中医药文化协会”等,开展中医药文化深层次知识的传授;安排专门的“导师”带教,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医药文化研讨等,从而促进其中医药文化水平更大地提高。通过树立典型,影响和带动其他学生。

宣传与研讨结合

软硬件建设结合

加强宣传与开展研讨相结合。在加强宣传方面,既要加强理论培训,即以提高学生的中医药文化修养为着眼点,通过举办中医药文化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讲座,组织学习文史书籍和中医药典籍等,引导学生掌握中医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及名家风范等,提高其宣传中医药文化的本领。又要通过开展中医针刺手法、推拿手法、刮痧手法等技能的学习和表演活动,积极推进中医药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并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工作人群宣传简单实用的中医药知识,扩大中医药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在开展研讨方面,要组织校内外专家、学者,带领学生,既有组织地开展以中医典籍、中医名家等为对象的理论研究,又开展以中医药四诊方法、辨证论治等独到诊治方法为内容的实践研究。通过研究探讨,学习、挖掘和分析中医药文化渊源、文化内涵、文化元素等,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提供全面详实、客观准确的基础信息。实践证明,学生开展中医药文化宣传、研究的过程,本身就是接受教育、提高水平的过程。

软硬件建设相结合。在硬件建设方面,要在校园环境建设上突出中医药文化特色。既要对校园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又要对校园环境进行精心规划。对校园的道路、广场、园林绿化等进行中医药文化宣传内容的布置,丰富和拓展各空间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功能。

在软件建设方面,要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如随处可见的名医大家的经方典言、名老中医言论等。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将最新的中医药知识、发展动态,以及中医药文化研究成果及时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园内时时、处处接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