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各方力量发展民族医药——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走过风雨16年

中国中医药报 2010-11-15

本报记者 张东风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经1994年由国家民政部批准成立至今,已走过16个年头。作为一个学术团体,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不仅在促进民族医药学术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在缺乏经费支持的困难情况下,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开展民族医药调查,摸清了全国民族医药的学术框架及继承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用多种方式推动了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继承工作,培养发现了一批学术骨干。对民族医药事业的建设(包括基础建设、专科建设、法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的协助下,各民族自治区和多民族省已经成立或健全了各地民族医药学会,还相继建立了包括多种民族医药的专家库。据统计,目前已有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壮医药、苗医药、土家医药、侗医药、瑶医药、彝医药、朝医药、民族药、世界传统医药研究、蛇伤医药等14个专家委员会。

注重学术发展

1997年11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学会工作正式启动。

学会成立伊始,就把学术活动看作学会生命力的体现。自1997年至2010年,学会投入极大的热情广泛开展学术活动,一方面抓全面和广度,尽可能使各种民族医药都有活动;一方面抓质量和深度,使民族医药的学术水平逐步提高。

2000年由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西藏自治区卫生厅、西藏藏医学院联合主办的2000国际藏医药学术会议在拉萨举行。这次会议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10个国家的23名国外专家和包括台湾、香港的专家在内的640余人参加。会议对藏医药成就进行了集中展示,不同地域特色、不同学术流派的代表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15家中央新闻媒体及地方媒体共计70余名记者对会议进行了报道,营造了藏医药史上罕见的宣传规模,形成了西藏文化宣传的第二个高潮。

13年来,他们还组织了以“让民族医药下山进城”、“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医药走向世界”、“民族医药与西部开发”、“民族医药面对入世”、“民族医药与社会保健”、“民族药与产业政策”等为主题的中国民族医药论坛8次,对民族医药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对发展中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同时主办全国性专题学术会议28次,包括了藏医药、蒙医药、土家医药、苗医药、瑶医药、彝医药、侗医药、朝医药、畲医药、回医药和专科专病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医药开发生产等内容,促进了当地民族医药的发掘整理和发展建设。

开展民族医药调查

学会成立之时正值我国社团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政府部门对新成立的学术团体不提供人员编制,不提供办公用房,不提供活动经费,学会工作在“三无”条件下艰难启动。

要弘扬民族医药,就必须要了解民族医药发展的现状,必须到民族地区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研究。为此,他们拜专家为师,虚心求教。在经费缺乏的困难情况下,靠搞学术活动之机,开展民族医药的调查,完成了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回医院、湖南湘西土家族医和苗医、宁夏回族医药、甘肃定西中药、民族药、广西金秀瑶医药、全国民族药生产企业经营状况、重庆市黔江、酉阳土家族苗族医药、海南省五指山黎医药、广东增城市正果镇畲族医药、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药市、福建宁德地区畲族医药等调查工作,发表了调查报告9份,并在调查基础上收集并编辑了《民族医药图书百种名录》。为民族医工作提供了第一手调查资料,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

学会以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为基础,全面启动了发掘民族医药的巨大工程,各地出版了一大批民族医药系列著述,包括民族医学概论,医学史、药物学、临床经验和适宜技术等,尤其使一些过去没有通行文字、没有文献的民族医药实现了从“无形”到有形,使学术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积极向政府建言

13年来,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以弘扬民族医药为己任,多次提出“抢救民族医药,保护民族医药,把根留住”的学术呼吁。同时,分别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典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湖南省教育厅、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部门和领导单位建言,积极为民族医药的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这些建议包括《加强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开展对壮、苗、瑶、彝、侗、土家、畲、黎等民族医药的调查研究》、《关于推荐民族医药专家进入国家药典委员会的建议》、《关于让更多的民族药进入国家药典的建议》、《关于适当放宽民族医院院内制剂审批标准的建议》、《成立云南省民族医药学会的建议》、《关于南方民族医药进修学院延续办学的建议》、《请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世界传统医药研究所”和“中国民族医药研究所”的建议》、《支持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设置民族医药专业》、《关于民族医药立法的建议》、《发展民族医药应该恢复地方标准的建议》、《让民族药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的建议》、《国家基本药物制剂品种目录应继续设民族药分册的建议》、《关于召开第三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的建议》、《关于审慎对待民族药注射剂毒副反应的建议》、《关于对民族医药实行优质优价的建议》等。据了解,在这16条建议中,已有10项得到了落实和部分落实。

设立民族医药专柜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医药的繁荣发展,促进民族医药下山进城,向社会宣传介绍民族医药,扩大民族医药在医疗单位和民间的应用,学会在1998~2002年间,先后4次组织专家评选并推荐民族药63种。同时组织开展了“设立民族医药专柜”的活动,以推动民族医药优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提高人们群众对民族医药的认识,解决民族药进店难、买药难的问题,在北京燕莎友谊商城和上海第一药店都设立了民族医药专柜。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民族药的推广起了开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