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09年度中医药十大新闻回放
中国中医药报 2010-12-10
编者按:在“十一五”即将结束之际,为配合各地总结“十一五”中医药工作经验,科学合理谋划“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新格局,本报将2005~2009年度中医药十大新闻回放,以便读者了解过去几年里中医药界都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取得了哪些辉煌成绩,以便中医药行业管理者梳理工作思路,制订新的政策参考借鉴。
2005年
一、国家“973计划”首次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首次设立中医理论基础研究专项,为中医药基础研究建立了良好的支持渠道,显示了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该专项于2005年7月正式启动。
二、中国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2005年11月19日,中国中医研究院在成立50周年时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进一步确立了中医药的科学地位。
三、中医药行业全面实施“三名”战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实施了“中医药品牌战略宣传推广活动”。2005年11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开通“中国中医名院名科名医信息服务网”。2005年4月,邓铁涛、颜德馨、焦树德、路志正、任继学、朱良春等6位全国著名老中医将凝结自己毕生心血的宝贵处方无偿捐献给了国家,充分体现了我国名老中医的高尚情操。
四、郭春园被授予“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2005年3月2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骨伤科专家、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郭春园同志“人民健康好卫士”称号。郭春园同志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顽强拼搏精神,成为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和医德医风建设的典范。
五、中医药法制建设进程加快。2005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药立法工作办公室成立,《传统医药法》着手起草。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24个省(区、市)出台了地方《中医药条例》。
六、开展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发挥中医药作用的专项督查,表彰基层优秀中医。2005年9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10个督导组对全国30个省(区、市)开展以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为主要内容的专项督查活动,进一步推动了各地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开展。11月10日,组织召开了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暨农村中医药工作会议,郭宗辉等310名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受到表彰。
七、中医药国际合作取得重要进展。2005年,我国与奥地利等6个国家和地区新签了中医药合作协议,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签订中医药国际合作协议最多的一年。以“中医药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9月25~27日在四川省召开,大会通过了《关于建立传统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协调机制的倡议》。
八、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取得新成绩。我国开展的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由5个省扩大到11个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在改善部分症状、体征方面取得初步成效。2005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紧急启动中医药防控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专项研究,中医药参与重大疾病研究翻开新的一页。
九、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评出。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等单位主办的“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评选”2005年11月揭晓,王喜军、吴久鸿、张允岭、张涛、李澎涛、杨志敏、肖小河、高秀梅、黄璐琦、詹红生10人被评为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成为广大青年中医药工作者学习的榜样。
十、“医院管理年”活动推动全国各地中医院医疗服务质量迈上新台阶。在2005年4月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中医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并在督查活动中对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医医院管理进行了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地中医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2006年
一、中医药事业“十一五”期间得到国家重点支持。《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保护和发展中医药,并把许多中医药重大项目纳入国家规划,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实施。
二、九个传统医药项目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医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胡庆余堂中药文化、藏医药等九个传统医药项目列入其中。
三、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优先主题。2006年2月9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11个重点领域里面68个优先主题中,将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列为人口与发展的优先主题。
四、社会各界纷纷谴责“取消中医”网络签名行为。2006年10月7日网上发起的取消中医签名行为引起社会关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予以驳斥,各界人士纷纷进行谴责。时任副总理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明确表示坚定不移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五、经穴部位国际标准制订。2006年11月1日就针灸中的361处人体穴位的准确定位进行了国际统一标准,其中360个穴位的定位标准采纳了中国专家的方案。
六、百余名老中医获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2006年12月20日,中华中医药学会向邓铁涛、陈可冀、陆志正、石学敏等136位著名老中医颁发了“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以褒奖名老中医药学家的成就,激励广大中青年中医药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
七、中医药高等教育50年成绩斐然。1956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四所中医院校的成立开创了我国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新纪元,50年来共培养了35万名本专科毕业生,为发展中医药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广东率先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2006年1月5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召开建设中医药强省大会,做出了《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印发了《广东建设中医药强省实施纲要(2006-2020年)》等重要文件,并采取措施组织实施。广东成为国内首个提出建设中医药强省的省份。
九、中医药文化建设异彩纷呈。中医药文化建设形势创新,渠道拓宽,卓有成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徽征集产生;中医药行业首次全国文艺会演举办;第一批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单位确定;《中国中医药报》与美国《国际日报》合作推出的《中国中医药(专版)》全球发行。
十、我国首家藏医药文化博物馆落成。2006年9月9日中国藏医药文化馆在青海省西宁市落成开馆,这是我国第一个集中展示藏医药历史和藏医药文化发展的博物馆,在藏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007年
一、中医药方针首次写入全国党代会报告。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首次把党的中医药方针政策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发展我国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的高度重视,为新时期我国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成立。时任副总理吴仪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发表了“推进继承创新,发挥特色优势,坚定不移地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讲话。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宣告成立。以王国强为党组书记、局长的新一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班子组成。全国16个省(区)相继建立了中医药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广东、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决定。吉林、湖南、广西、重庆等省(区、市)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
三、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深入开展。由17部门和单位联合主办的为期3年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拉开帷幕。在北京等8省市和香港特区开展的活动中,参加地级以上城市现场活动群众达60万人,赠送科普图书15万余册,义诊咨询服务40万余人次,培训基层人员3万余人次,赠送医疗设备近2500万元;大篷车先后奔赴22个活动点,总行程1.3万公里。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医药书画摄影大赛暨中医医院文化建设研讨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次出台《关于加强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掀起中医药文化建设热潮。
四、“治未病”对我国医学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医“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各地积极开展中医“治未病”研究,上海、广东、浙江等地中医院先后设立中医“治未病”中心,“治未病”试点工作陆续在各地展开,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中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将对我国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产生深远影响。
五、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上升到新层面。中法两国政府签署“中医药领域合作协议”,合作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世界卫生组织亚太区颁布实施《传统医学术语国际标准》;由我国制定完成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会员国推广使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北京宣言》发表;首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颁发。
六、全军系统首次开展中医药技术大比武。首次评出9名全军中医药“国医名师”。时任副总理吴仪出席全军中医药技术大比武总决赛,为“国医名师”颁发奖章、奖牌,并发表了“坚定不移地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讲话。更加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中医药事业和军队中医药工作的开展。
七、政府部门共推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务院16部门联合发布《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全面推进中医药创新发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民委、卫生部等11部委局联合发布《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支持力度,共同推进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八、百姓欢迎的中医药服务方式回归民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发出《关于开展药品零售企业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试点工作的通知》,出台《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国家零售中药店设置中医坐堂医诊所开始试点;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有了用武之地。为帮助百姓正确选择就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开通“中医寻医指南”查询系统。
九、六项中医药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方剂组分活性跟踪与配伍方法的建立与实践”、“中药材三维定量鉴定及生产适宜性的系统研究”、“中医瘟疫研究及其方法体系构建”、“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临床、基础和新药研发与应用”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中药有效成分产业化应用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李大鹏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科技部对国家科技经费投入重点作出调整,中医药现代化被列入战略重点范围。
十、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受到高度重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联合召开“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会议”,时隔25年,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将被统一纳入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北京协和医院等105所医院被命名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2008年
一、国家投入中医药行业逾35亿元,创历史新高;各地政府出台政策,增加投入,12省(区、市)和澳门特区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委共安排支持中医医疗、教育、科研、文化等领域专项资金逾35亿元,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财政投入历史新高。陕西、安徽、浙江、江苏等省(市)政府召开了发展中医药的大会,湖北、浙江、北京等地以省(市)政府名义出台了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措施。2008年继续在山东、安徽、甘肃等地成功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
二、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在突发和重大事件中发挥独特重要作用。中医“小夹板”等救治汶川地震骨折伤员数以万计,“大锅汤”为数百万群众有效防疫。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全国16个省(区、市)中医药系统先后共向四川灾区派出172支医疗队,派员2000多人。采用“小夹板”等简便廉验的方法手段救治伤病员,中药为保障救援部队官兵战斗力发挥了积极作用。向灾区发放数百万人份中药防疫“大锅汤”,印制救灾防病防疫特刊、宣传手册、治疗手册及宣传画50.2万份。全国中医药机构及“中华中医药
心连心”活动等共为灾区捐款捐物逾4亿元。此外,中医药在雨雪冰冻、手足口病疫情、婴幼儿奶粉事件等突发和重大事件中,主动应对,积极救治,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中医药服务北京奥运,开传统医学走进奥运先河。中医药服务走进所有奥运比赛场馆和奥运村诊所,260多名中医志愿者为运动员提供针灸、推拿等中医药服务达4409人次,接待咨询6377人次。成为北京奥运医疗保障工作的一大特色。
四、世卫组织首届传统医学大会在北京举办,通过《北京宣言》,中医药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的地位凸显。大会期间,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等6部门还主办了大型“中国中医药展”,全方位展示了中医药悠久的历史和在当代中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五、中医药合作纳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英国中医药周”彰显中医药文化魅力、首届世界中医药教育大会在津召开,中医药国际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与美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莱维特部长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与美利坚合众国卫生和公众服务部在整合医学和中医药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医药合作纳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成立中美中医药合作委员会,开启中美中医药合作新篇章。
六、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中医预防保健理论与方法受到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1月25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办了首届“治未病”高峰论坛暨“治未病”健康工程启动仪式。“治未病”体现了中医药学先进和超前的医学思想,“治未病”工程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大举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确定了46个服务试点单位和广东、上海两个试点省。
七、我国首次设立中医师承专业学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可申请硕士、博士学位。
八、我国举办首届中医诊疗设备论坛暨展览会,“中医诊疗设备促进工程”启动。
九、北京隆重纪念毛泽东“西学中批示”发表50周年。朝医、壮医纳入国家医师资格考试序列。
十、5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中医药研究成果在权威刊物《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发表。
2009年
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成为指导我国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中央财政投入47亿元支持中医药发展。中医药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和加强。
《若干意见》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历史贡献、科学文化价值和性质地位作用,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府责任,提出了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发展的思路,是指导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中医药全面参与医改,围绕五项重点工作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政策措施。
新农合制度提出重点提高使用中医药有关费用的补偿比例,引导农民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987个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102种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层部分)》;县中医院纳入县级医院建设项目,城乡基本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科室、中医诊疗设备和能力建设加强;首次将中医体质辨识纳入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在公立医院改革中对中医院(民族医医院)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对中药饮片加价率标准适度放宽,逐步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手术、护理等项价格。
三、在防治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独特作用,成效显著。单纯中医药治疗轻症患者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患者方法有效,全国近2/3患者受益。
2009年春,甲流疫情全球蔓延并波及我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甲流中的作用,温家宝、李克强先后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国家中医药局成立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第一时间参与。27个省份成立中医药防治专家组,23个省份组建中医医疗队。临床实践表明,单纯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甲流成效显著,全国近2/3患者受益。
四、我国政府有关部门首次评选表彰30位“国医大师”。
2009年6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评选并授予王玉川等30位中医名家“国医大师”荣誉称号。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部门首次在全国范围内评选表彰国家级中医(民族医)大师。在行业内外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对于营造名医辈出的良好氛围,激励中医药人才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军营,成为我军卫生史上首次以中医药服务基层官兵为主题的专项活动。中医药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2009年9月,中医中药中国行军营行专题活动启动。总后卫生部组建了60余支中医药服务队上高原、下海岛、赴边防,深入军营广泛开展中医药科普宣传、诊疗服务和技术帮带等活动,12万余名官兵和20余万边海防群众受益。累计培训卫生士官和卫生员8000余名,为全军基层连队配发1.6万个中医诊疗保健箱,全面提高了军队基层中医药服务保障水平。
六、中医药行业启动中医刮痧师、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检验员等5个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007年,经中编办批准,设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2008年,《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办法(试行)》下发,并公布了10个特有职业工种:中药购销员、中药调剂员、中药材种植员、中药材养殖员、中药材生产管理员、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中药液体制剂工、中药固体制剂工、中药检验员和中医刮痧师。2009年7月,颁布了其中5个国家技能职业标准,启动职业技能鉴定,对规范中医药行业秩序、促进中医药产业升级有重大意义。
七、2009年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更加体现中医药特点,中医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不再测试西医内容。
2009年版中医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类别中医、中西医结合实践技能考试部分)2月颁布。新大纲取消了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测试的所有西医内容,取消了中医医师资格第一站辨证论治考试中的双重诊断要求,相关西医内容调整到第三站考试中作为必答题测试。新大纲强化了临床实际操作的测试力度,将中医治疗具有疗效和优势的常见病、多发病纳入了测试范围。
八、双黄连注射液等中药注射剂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全面启动。
九、建立完善中医药创新科技体系,16个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确定。10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为十年来最多。
十、由我国发起促成的《传统医学决议》获世界卫生大会通过,我国与东盟10国就传统医药合作发表《南宁宣言》,以我国标准为基础的首部中医学教育国际组织标准发布,彰显我国在世界传统医学领域中的引领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