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民间民族医服务广受欢迎

中国中医药报 2010-12-31

黔东南民间民族医服务广受欢迎

本报记者 张东风

民间侗医张有碧为患者做治疗。

在有“百草皆药、人人会医”之称的贵州黔东南州,民间民族医生看病不论贵贱,收钱甚少;他们掌握丰富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治疗方法,运用苗侗草药治病,为当地百姓解除病痛,解决看病难,深受群众欢迎。

卫生局认可,187名民间民族医生上岗行医

黔东南州医学会民族医药学分会会长龙运光告诉记者,黔东南州除了9个县有中医院,6个县、市尚无中医院,各县市医院设有中医科,各乡镇卫生院基本没设立中草医和民族医诊室。2000年以前,由于受政策限制,黔东南各地的民族医行医准入十分困难,许多中青年继承人和无证人员纷纷弃医从商,外出打工挣钱,导致各县民族医药人员得不到发展扩大。许多当地群众想找中医、民族医看病都很难。

2005年,黔东南州卫生局出台了扶持政策,举办全州民族医生培训班,经考试考核合格者,发“民族医执业医师证”和“培训上岗证”,作为“地方粮票”,允许在户籍所在地开设民族医疗机构。2005年以来先后两批通过培训、考试、考核工作,为187名民间民族医生发放了行医资格证。

2006年,州政府召开首届黔东南州民族名医大会,为全州100名民间名医颁发了黔东南州民间名医证书。这些民间民族医生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经验丰富,特别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疗效显著、治愈率高、在当地均有一定知名度。

龙运光说,此举不仅在黔东南民族医药界引起强烈反响,在周边的湖南省怀化地区、广西自治区的柳州地区和本省黔南州、铜仁地区更是引起轰动。从2006年开始,黔东南各县市民间民族医生热情高涨,在家的老民族医生纷纷动员外出打工或经商的继承人和学医者返回家乡重操行医旧业。

苗侗秘方疗效好,深受群众喜爱

黔东南州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界各种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民间医药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医药财富,享有“苗药三千,单方八百”之美誉。

苗、侗族由于没有通用和普及文字,其医药文化都是靠口传脑记流传下来。苗侗民间医生的民族医药知识普遍以师传父授为主,或以苗谚歌诀为传播方式。这些苗侗民间医生虽然文化程度低,但都掌握一定的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苗侗药秘方和民族医药疗法。

据统计,这些民族医掌握的病种约有200多种,涉及内、外、妇、儿、神经、精神、骨伤、皮肤、寄生虫及各种传染病、流行病。他们一般采取内治法和外治法治疗疾病,其外治法尤为丰富,并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治疗特点,如刮治法、滚蛋疗法、佩戴疗法、火针疗法、外敷疗法、热熨疗法、针挑疗法、外洗疗法等。

55岁的民间苗医医生龙道元是祖传第五代苗医,善用秘方治疗肿瘤,也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他使用的全都是苗药,自采、晒干,然后经过水煮加工成粉剂,已经用了几代人。

在凯里市张有碧侗医诊所,记者目睹了侗医张有碧为一位苗族女患者治疗的全过程。他分别使用了九星火针、瓦针、拔竹罐、散罐疗法、拉罐疗法、刺猬毛放血、刮痧、贴膏等11种方法综合治疗,他告诉记者,这位患者患慢性咽喉炎多年,已是第4次来治疗。他边为患者放血并指给记者看:“拔出的是红血,说明病已好了。她第一次来时拔出的是黑血。”这样的治疗,一次收费仅30元。

张厚良说,民间民族医生医德良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们给人看病不分贵贱,收钱甚少,有的不见疗效不收钱。

据了解,目前在黔东南州,开有诊所或在城镇中草药市场定点摆摊卖药,给人看病治病,且以行医为主(含一技之长),亦医亦农的民族民间医药人员有4000多人。其中大多分布在乡村,少部分集中在城镇行医。他们已成为黔东南不可多得的不吃国家皇粮为群众医疗保健服务的生力军。苗侗医药不仅在广大农村和城镇得到广泛应用,也使苗侗医药在应用中得到了继承、发展和提高。

民间民族医生临床经验资料丰富

在黔东南各地,民族民间医生都保存有部分家传医药方书手稿、古籍书稿,如已故百多侗族主任医帅吴定元,集九十余年临床经验写成的《草木春秋》、《妇科验方集》;锦屏县苗族医师杨忠华写的《临床医疗验方集成》;三穗县侗医欧胜前医师写的《中草药单验方》;剑河县已故侗医杨福寿写的《侗医药单验方集》;天柱县侗医欧阳开培、伍宏泉医师收藏家传的《小儿病症验方》、《妇科病验方集》等。

在张有碧侗医诊所,记者看到了张有碧保存的祖传8代的临床医疗笔记及药方等资料,有一尺多高,纸页泛黄,有的字迹已难辨认。

龙运光也是一位侗医传人,他希望能将这些名老民族医生的临床经验作抢救性收集整理,编辑成书留传后人,使之发扬光大造福于人类健康事业。

张厚良说,目前该州正计划开展第三批民间民族医生的培训、考试、考核工作。他们还计划在凯里市建设苗侗传统医药一条街,将民间民族医生特色医疗做集中展示,满足人民群众对民族医药服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