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质量是学院发展根本——甘肃中医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纪实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1-05
□ 吴俏燕 纪凤仙 甘肃中医学院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甘肃中医学院从建院到现在已走过了32个春秋。经过历届领导班子和几代甘肃中医学院人的辛勤耕耘,不懈奋斗,现已发展成为以中医药学科为主体,现代医学相关学科为延伸,拥有医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门类,集教学、医疗、科研于一体的省属高等中医药院校。先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7万余名合格的医药和相关专业人才,为甘肃乃至全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该院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机遇,加强专业与学科建设,扩大办学规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加快基本建设步伐,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为学院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师资队伍是教育质量的基础
“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目前学院拥有于己百、周信有、李少波、张士卿、王道坤、宋贵杰等全国知名专家。校本部有教职工545人,专职教师368人,其中具有硕、博士学历或学位者206人,占总数的55.98%。并先后有22人分别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名师奖”、“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等荣誉称号;4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12人荣膺“甘肃省名中医”,20人分别入选甘肃省“333”、“555”人才工程、甘肃省领军人才及甘肃省高校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专家型、学者型的师资队伍,该院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专业建设是教育质量的助推器
近年来,甘肃中医学院始终把专业和学科建设作为促进学院改革与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将内涵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采取了制订专业建设规划、构建专业评估体系、调整专业培养方案、划拨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等多种有效措施。经过专业改革使得中医学、中药学等传统专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得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等新增专业更具特色,形成了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体系。其中中草药栽培与鉴定和中西医临床医学为甘肃中医学院在全国率先创办的目录外专业,并于2008年和2009年分别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特色专业建设点。
目前,学院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5个学科门类,13个本科专业(或方向),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硕士点已覆盖中医学、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三个一级学科下设的各个二级学科。
2001年增列为“具有(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的在职人员开展硕士学位授予教育工作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单位”,2002年起与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中医儿科学博士研究生。2003年获得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2008年增列为“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单位,2009年被国务院学位办确定为2008~2015年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现有10个教学系部,2个二级学院,5个教学辅助部门。
在科研方面,学院坚持以甘肃地道药材,地方中医药文献,西部地区常见病、疑难病的中医药防治,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等研究为重点,现有伤寒学、中药鉴定学、针灸学、中西医结合临床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5个省厅级重点学科,11门省级精品课程。拥有省内领先,总面积约2200平方米的科研实验中心,内设11个实验室和1个无菌实验室(SPF)级动物实验中心。建有中药生药学等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和甘肃省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兰州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为了践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教学理念,学院专门组织人力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开展联合攻关,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加大了对教研立项实施过程的监控力度,通过不断深化教学研究,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教学水平。
制度建设是教育质量的保证
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结合专业认证标准,甘肃中医学院把是否有启发式教学、是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等能力培养作为评价指标之一。将教学“示范操作准确、规范”、“培养学生独立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教学方法有助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及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均作为教学考核的重点指标。以授课记录、学生学习记录、教研立项实施记录、实施结果分析等为依据评价教研室工作;通过规范教研课题的立项和实施促进教研成果的及时转化与推广。
为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规范运行,该院已制定了基本教学管理、教务管理、专业及课程建设与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等多项教学规章制度,覆盖了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健全的教学规章制度体系。通过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该校形成了激励与约束良性互动的教学管理机制,增强了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了教师严谨治学风尚的形成。
学院还结合专业认证,对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全过程监控,重点突出对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的评价,制定了针对两段式教学、实践教学等薄弱环节的质量监控与教学评价体系。
实践基地是教育质量的试金石
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院始终把临床教学放在教学工作的突出位置,在优化教学计划、削减课时、精减内容的同时,按照“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原则,采用基础与临床交替结合,理论与实践滚动联系的形式,形成了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学院有直属附属医院2所,非直属附属医院5所,教学实习医院54所,各类专业实习基地25个,有力地保证了学院各专业临床教学、实践教学的需要。并坚持每年召开临床教学工作会议,与各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一起研究解决临床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不断改革和创新临床教学模式,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2005年以来,学院根据临床教学需要建立了实验中心,并通过对其他独立实验室的调整与合并,初步实现了实验资源的合理利用。投入资金250万元建成了17间实训室,购置了心肺复苏综合训练实验系统等仪器装置,目前整个实训中心可以进行实训项目212项。
教学督导是提高教育质量催化剂
基于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教育教学的重点。在对教学过程严格监控的基础上,该院逐步强化和完善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督导。充分发挥督导专家学术造诣高、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态度认真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等内涵建设的监督指导。通过听课、试卷评价、检查教研室工作、抽查毕业生论文等方式对教育教学质量提出评估意见和改进措施建议。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该院教育教学工作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相信在新的征程中,甘肃中医学院人将会更加努力,为全面推进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