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医文化遗产亟待抢救挖掘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1-21
本报记者 樊丹
作为近代中国医学史上独有的文化现象——上海海派中医,其学术流派、中西汇通等医学文化思想,在海内外中医药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今能真实反映这一文化的遗址已逐一流失,所存无几。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上海市人大代表谢建群在“两会”期间呼吁,抢救挖掘保护海派中医药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亟须政府部门足够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
海派中医文化遗迹多未保留
自19世纪中叶上海有租界以来,西方的科学技术、风俗习惯等逐渐在上海风行。近代上海中医界从理论上比较中西医异同后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中国医学应该中西兼顾,集中医、西医于一炉,于是近代史上具有“开放、兼容、吸纳、创新”特点的“海派中医”在上海形成。
然而,近一二十年来,随着现代城市大规模市政改造、旧建筑拆迁,一大批代表海派中医药文化特征的遗址建筑在毫无保护措施的规划下逐一拆除流失。近期,谢建群代表对照《上海市行号路图录》按图索骥实地调研发现,目前上海尚未有一处海派中医药文化遗址被列为保护单位,有些已被前期城市改造而彻底流失,海派中医药文化遗产有待挖掘拓展。
令人欣慰的是,上海青浦朱家角镇的童天和堂国药号至今仍保留着旧时的格局,药号的整体建筑、门额、天井、百药斗、柜台、药罐、各类制药工具等,都保持着原汁原味,遗址现已开放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散落的海派中医文化遗存有待挖掘
海派中医药文化遗产不仅包括与海派中医活动相关的文化遗址、文物、文献等物质文化遗产,且更多容纳海派中医大量的实践方法、知识体系、中药炮制工艺、组方理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谢建群介绍,上海曾是全国名医荟聚之地。据《黄埔区志》记载,19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浦西地区是中医集中,名医辈出之地。先后有陆懋修、王士雄、陈莲舫、余伯陶、唐宗海、丁福保、恽铁樵、谢利恒等盛誉卓著的医生,更有孟河丁氏内科、上海张氏内科、南通朱氏妇科等著名流派。其中,中医处方手迹、伤科膏药、外科用具、针灸器具、中医毕业证书、开业执照、诊所匾额存世不少。
自1695年上海首家中药店“姜衍泽堂”创建起,先后有童涵春、雷允上、蔡同德、胡庆余四大全国闻名的药号诞生,各药号都拥有各具传统特色的名产品,在海内外享有盛誉。此外。近代上海其他各中药店制作的成药、制药盛药工具及与药店经营等有关的实物也极有传统文化特色。
海派中医药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始于2007年6月,中医正骨疗法(石氏伤科疗法)被确认为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6月,又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时期被确认为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有雷允上六神丸制作技艺、蔡同德膏药制作工艺、楚氏伤科、群力草药文化、致和堂药号、人寿堂药号、陆氏伤科等11项,从而开启了对于上海地区中医药领域非物质文化的研究保护工作。
谢建群经过调研认为,目前在上海各专业单位收藏的有关海派中医药实物、文献的规模和数量,对于系统研究和展示海派中医发展史来讲缺乏史料的完整性,而散落在上海各地的海派中医文化遗存有待挖掘。
分类制定保护规划
为加强海派中医药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谢建群建议遵照国务院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制定的“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工作:
对上海市范围内与海派中医活动有关的遗址遗迹进行全面调查,依法登记、建档,在此基础上,分类制定保护规划。如对遗址进行挂牌,或者修整复原作为纪念性场馆对外开放。如朱南山诊室、张聋故居、上海首家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医院、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等几处遗址,皆是海派中医从事中医活动的见证,可以策划恢复海派中医诊室、医院场景、举办海派中医发展史陈列展览等。
对于散落在民间的与海派中医药相关的遗物,可以鼓励市民提供线索,汇集这些零散的收藏举办专题展览或出版相关图录书籍,也可以鼓励市民将这些收藏捐赠给专门研究机构珍藏,或拨出专项经费让专门研究机构开展征集活动。
对于海派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流派的独门绝技,尽可能纳入非遗保护对象;同时也要重视流派之外的民间验方、制药工艺、针推手法等的收集研究和保护,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与传承发扬的矛盾。在中药人才的培养方面,充分发挥老药工的作用,以“带徒班”形式进行培养。
成立专项基金,支持研究机构或个人开展对海派中医药文化遗产的研究工作,为其举办海派中医专题展览、出版画册、拍摄电视专题片、开展中外海派中医学术交流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