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中期总结 形成7项成果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7-21

本报讯 (记者 陈容焕) 日前,由上海龙华医院院副院长、脊柱病研究所所长王拥军教授任首席科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基于“肾藏精”的脏象理论基础研究项目的中期总结工作会议在天津召开。

该项目由全国8家单位共同承担6个课题。会上,国家“973”计划各课题组组长就过去两年课题进展情况,课题获得的成果、创新点及课题需要调整的方案向各位专家进行了汇报。王拥军教授总结了本项目的研究背景、总体思想、科学假说、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以及项目取得的主要进展。

项目目前已经形成如下成果:一是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进一步阐明了“生长壮老取于肾”的生物学基础;并初步分析了不孕不育、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和地中海贫血的中医证型的频率分布。二是提出“肾藏精”对应于激活内源性干细胞的概念及国内外首次发现系列能有效干预的成分,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干细胞克隆和移植,证明淫羊藿苷、齐墩果酸、补骨脂素调动神经干细胞,齐墩果酸调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三是初步获得补肾法在治疗不孕不育、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和地中海贫血中的有效性临床证据,为补肾法在干细胞的机制研究提供临床依据。四是采用多种动物模型(包括自然衰老动物、去卵巢骨质疏松动物、皮质酮诱导骨质疏松动物、辐射损伤动物等)和以药测证的方法,系统揭示肾精的干细胞内涵,为补肾精用于临床提供实验依据。五是建立了系列方法学评价体系,为临床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六是建立了系列技术方法学平台,并获得补肾中药干预的初步结果,开拓了中医药在干细胞方面的研究领域。七是建立了“肾藏精”脏象理论知识管理平台,设计了符合科学假说的“肾藏精”相关证候信息采集表,在该量表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病证结合流行病学调查量表和病证结合临床试验量表,为项目组数据最终的统一分析,统一管理,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