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医文化为医院品牌增色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9-01

□ 李姝淳 胡延滨 广东省中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作为一家现代中医医院,在其近80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努力构建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医院文化,使其在发挥中医特色的过程中日益突显出竞争优势,从而使医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融汇中医药文化,加强医德教育

中医药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为现代中医院构筑自身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广东省中医院通过系统整理中医药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并使之与医院文化建设成果相结合,形成了《医院文化手册》,成为医院员工思想文化教育的重要读物。

医院从语言、举止、礼仪以及服务方式、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立并不断完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了富含中医药文化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建立起了独特的中医医护人员特定礼仪,如在请名老中医到医院带徒时,使用富有中国特色的拜师、出师仪式,将孙思邈《大医精诚》中有关大医的要求内容作为每一个新员工入职时宣誓的内容,强调“大医精诚”的医者之心,强调医务人员德与才的统一。组织医院骨干专家赴河南张仲景墓拜祭,并立下“明志碑”,加强医院员工的医德教育,使医护人员更深刻地意识到“医者父母心”的重要性,决心为继承发扬中医学术思想,为人类健康服务。

加强科普宣传,扩大中医文化影响

开展中医健康大讲堂活动

为了能够更好普及中医药知识,提高人民群众自我保健水平,提高中医在民众中的认可程度,广东省中医院以治未病中心为核心,筹划选题,组织各个学科著名专家,开设了“中医健康大讲堂”系列讲座,包括各种疾病的养生保健,常见病、多发病、四季流行病的防治等,深受好评。

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

广东省中医院重视中医文化氛围的营造,在装修设计上,引入了中医药文化元素,使患者一走入医院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医味,推动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形成。

在大德路总院树立《中医颂》碑,在各楼层候诊区悬挂各种中药的彩色照片,并配以功效说明,使患者在枯燥的候诊期间,可以了解更多中医药的知识。东西区的连廊,也是医院有名的名医廊,悬挂医院带徒名医及弟子的介绍,使患者更深入地感受名院名医的内涵。在院前广场树立中医基础知识长廊,以浅显的文字及图案介绍中医的基本理论,使患者更好地理解中医。

芳村分院的园林装修,是以阴阳生克制化为原理建成的园林区,使患者在悠闲散步中,也能体会到中医“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无穷变幻。

大学城分院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设计主线和灵魂,以广东省中医院文化为辅线,并与中国地域特色浓郁的岭南园林景观紧密结合,采用雅俗共赏、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通过雕塑、群雕、头像、小品、景墙、铺地、植物等,多层次、多视角地将文化与景观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其中包括大型雕塑“岐黄问答”、“悬壶济世”、群雕“望、闻、问、切”,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展示出中医药文化的主题,堪称雕塑精品。中医药文化知识区,通过雕刻于地面及凳椅上的小品,介绍了中医药知识及养生诗文。中医典故区,以层层屏风的形式,展示中医典故,并介绍中医十二经络与时辰配伍。岭南中医药文化知识及民俗区,通过苗圃介绍了岭南地道药物以及等木棉、制陈皮、饮凉茶等民俗。

加强主流媒体合作宣传中医药知识

为了普及健康生活理念,推广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知识和方法手段,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医院与媒体紧密合作,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多种手段,通过开辟专栏、录制专题节目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与CCTV-4“中华医药”栏目合作制作并面向海内外播出了8集治未病系列科普专题片“教你如何不生病”。这成为该栏目成立10年来收视率最高的节目,引起很大社会反响,许多海内外人士纷纷来电或专程来穗咨询。

与亚洲电视合作拍摄中医药科普系列专题片《方草寻源》,已播出5个系列65集,获得广泛好评;之后又推出了《御肤术》、《草本茗家》等系列节目,同样受到了好评。目前正在积极与多家媒体合作,即将推出更多的传播中医药文化精品节目。

加强中医科普书籍的出版

医院两年来先后出版了40余套中医药科普读物,涌现了一批受读者欢迎的科普专家和畅销读物。如邹旭等专家出版的《寿而康——邓铁涛谈养生》系统总结和介绍了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养生经验;佘自强药师出版的《佘老靓汤》受到广东群众的追捧,拥有数十万粉丝;池晓玲的《顺着节气养自己》同样成为了畅销书;林毅教授的《女性保健功法》音像制品也已经出版。

总之,广东省中医院以独具特色,深蕴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药文化树立医院的品牌形象,继承和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优秀精神内核,构建了现代中医院文化理念的核心营养。传统中医药文化中,“以人为本”、“整体观”、“辨证论治”的医疗观念,注重“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以及追求“大医精诚”的医德操守,都为构筑现代中医医院文化理念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和理论、文化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