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是学问,不是生意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9-26
本报记者 徐雪莉
“现在是一个全民追求健康的时代,人们越来越认同中医‘治未病’理论,而膏方因其自身特点成为亚健康人群调节身体状况的一个好选择。这种形势下,我们中医人更要齐心协力、互相交流,更好地研究、推广、应用膏方。”94岁高龄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在9月22日开幕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膏方制作与临床应用培训班上语重心长地呼吁。
如果说几年前服用膏方还是流传于江浙地区的一种传统冬季进补方式,那么最近3年,膏方可以说是走出江浙、走向全国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师承继续教育处处长吴厚新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膏方从南到北扩展开来,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不讲辨证论治、不顾理法方药、追求经济利益、一哄而上的局面,如果不对膏方的制作及临床应用加以规范,势必有害于膏方的发展。
膏方推广应解决五个问题
针对“膏方热”的现状,安徽中医学院教授顾植山说:“膏方不是救急的,它的服用时间很长,对开方人的要求很高。从历史上看,开膏方一直是很慎重的,需要多次详细地诊断。”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黄煌也说,膏方是学问,关乎健康,不是生意,我们要有选择地开膏方,不能把中医这件好东西毁掉。
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江阴“致和堂膏滋药制作技艺”传承人刘柏生认为目前膏方市场存在五大问题,只有切实将这五大问题解决好,膏方市场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一是医生方面。部分医生对膏方认识有误区,千人一方,没有体现因人而异的处方特点,有个别医生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开大处方,将膏方变成了滋补品的简单堆砌,将膏方变成了“贵族药”。
二是消费者方面。有些消费者将膏方当成“奢侈品”,出于虚荣心理,盲目追求名贵药材。有些患者不把膏方当成药,不遵医嘱,甚至“一人开方,全家共享”,不利于膏方发挥正常疗效。
三是饮片质量方面。膏方对药材的要求较高,没有好的饮片就熬不出好的膏方。
四是制作技术方面。膏方对制作工艺和质控标准是有严格要求的,但是有些医院熬制膏方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学习,老嫩膏、焦糊膏、泥沙膏、霉变膏混杂其中。
五是包装与保存。目前为了取膏方便,大多数医院都选择大口、直壁的陶瓷瓶、玻璃瓶等包装器皿,一料膏滋放在一个容器里,患者在使用时反复取膏,就为落菌、霉变提供了可能。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科李宝芬认为,目前膏方市场良莠不齐,相关部门对开具膏方的资格、熬制膏方的机构、收费标准等尚未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需要相关部门更具战略眼光的指导。
黄煌认为,应用膏方要避免四个误区。第一要始终记得我们是医生,膏方是药。“是药三分毒”,膏方也是有偏性,必须辨证论治;第二膏方不一定非要用名贵药,没有人参、虫草也能是好膏方;第三膏方不一定是“大方子”,炙甘草汤、温经汤,20多味药一样能制成膏方;第四膏方不一定都是补益的,很多治疗慢性病的膏方效果也很好。
膏方流行源于理论演进
安徽中医学院教授顾植山认为,膏方不是中药丸、散、膏、丹制剂形式的一种,而是经过长期发展、流行于江浙一带的约定俗成的特有概念,具有医学上的特殊含义。它有四方面的特点,一是以滋补为主,二是多在冬季服用,三是盛行于明末以后,四是最初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
膏方之所以盛行于江浙地区,顾植山认为,这除了人文地理因素外,与朱丹溪等江浙医家的研究推广密不可分,江南肾命学派的理论将《黄帝内经》的“秋冬养阴”、“肾藏精”、“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等观念融合到命门学说中,冬令进补的思想在命门学说的基础上得到深层次的发挥。医家又在剂型方面,将适宜滋养的膏状内服剂型应用于冬令进补,膏滋方由此兴起。也正是由于这种理论的指导,膏方多用于冬季。有人讲“补冬不如补霜降”,将膏方服用时间提前到秋季,其实是不了解膏方理论的一种错误想法。
顾植山说,中医学早期文献中的“膏”大多是外用膏,早期内服的膏又多称为“煎”,如《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猪膏发煎等,但是,这些早期称作“膏”或“煎”的内服剂,主要用作治病而不是滋补的。大约在临床上逐渐认识到滋补类方药制作成膏剂服用有一定优越性,以后用于滋补的膏剂方就逐渐多了起来。
选用膏方应辨证论治
近年来,养生成为时尚,服用补品也成了现代人犒劳自己的一种方式。临近冬日的时候,大家都会想到去医院开点膏方补养身体。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张永华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事。一位王先生专程从外地赶到杭州,走进诊室就说要开膏方:“村里面人都说吃膏方很好的,我患肝病很多年了,想吃点膏方调理调理”。诊断之后张永华发现,这个病人舌苔腻黄、脉象以实症为主,根本不适合服用膏方。可是病人并不理解:“好不容易挂上了专家号,人家能开,你为什么就不能开,我找别的医院开去”。
多位专家呼吁,膏方是药,首先具有治疗疾病的药物特性,然后兼之补虚扶正、保健养身的作用。一般来讲,膏方主要应用于以下几类:一,慢性疾病已趋稳定,或久病而全身虚弱者,或为增强体质而巩固疗效者;二,适宜在冬季边补边治的慢性病患者;三,身体无明显慢性疾病,但表现为体力下降,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长期劳累,情绪低落、忧郁焦虑、失眠健忘的亚健康人群;四,各项生理功能都趋向衰退,体力不支,精力不够的中老年人群;五,疾病康复期患者。在此基础上,还要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根据各人情况辨证论治才能正式开具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