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提高青少年中医药认知度

中国中医药报 2011-10-28

□ 邓玉霞 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

中医药文化需要传承与发杨光大,除了不断研发创新,把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以外,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要提高青少年对中医药基础知识的认知度。

最近,北京中医药大学在北京市一所中学进行了关于青少年对中医药认知度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7%的中学生说不出10种中药名,有40%的学生对中医药典籍如《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一无所知,非常愿意学习和了解中医药知识的中学生仅占30%。

这样的结果可以说不太让人满意。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几千年来,中医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起着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即使到了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药在人民大众的祛疾治病、养生保健方面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青少年对中医药的认知、认可程度,是今后中医药文化能不能更好传承发展的重要保证。

由此,普遍提高全民族青少年对中医药基础知识的认知度,应该是我们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长远之计。对于怎么来提高全体青少年对中医药基础知识的认知度,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把中医药基础知识放到中小学9年义务教育中去学习,像思想政治道德课一样,作为一门必修课进行考查。在中医药典籍中,有许多精典而富有哲理的精美绝句,不仅适用于中医药医疗保健基础专业理论的学习,也适用于人们工作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比如:出自养生名著《吕氏春秋·尽数》中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的“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的“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出自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的“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等等名句,这不仅有助于青少年们了解中医药理论,提高对中医药的认知度,更有利于青少年道德修养的养成。

二是《三字经》自问世以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这是一本非常成功的中国传统教育儿童启蒙读物,字数不多,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它强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续至今,现今的孩子们随口都能说出几句。普及提高青少年中医药认知度,也应借鉴《三字经》的成功模式。请具有中医药知识又具有高深文字功底的专家共同编写科普读本,作为中小学生课外读物选读。

三是借助时下流行的“国学热”潮流,把中医药基础知识融入到国学讲座、国学书籍里面去。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也应属于“国学”的内容之一。相关媒体可以制做一些适合青少年观看的涵盖中医药基础知识的国学讲座电视片,用于学校课间宣传播放。

四是中小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要刻意穿插有关中医药的内容。如:进中医院参观中医生把脉,参观中医特色理疗推拿按摩针灸,认识辨别采挖中草药、参观中草药养植园等等。让中医药的认知一点一点地刻入孩子们心中。

五是可以把精美的有关中医药理论的文章节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作为中学文言文学习的必学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