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原性心脏病

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肺部的原发性病变(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引起肺循环受阻所导致的心脏病。老年人往往因肺部疾患经久不愈而诱发本病。临床上有呼吸困难、发绀、咳喘等症状;左心衰竭时则有浮肿、肝肿大、腹水、杵状指等。属祖国医学中的“咳嗽”、“喘证”、“哮喘”、“痰饮”,“心悸”、“水肿”等范围。

主症

咳嗽气促,心累心跳,胸中胀满,痰多,颜面及四肢浮肿,唇舌及指甲发绀,杵状指等。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是由外邪侵袭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六淫邪气侵袭,可使肺失宣降,痰气阻塞,导致咳嗽咯痰喘促。咳喘日久,肺气受损,则成肺胀。此外,脏腑功能失调亦为酿成本病主要原因之一。如脾主运化,水湿不化则湿聚为饮,积久成痰,遂成痰饮上犯于肺,肺气壅遏而生喘咳;肾为水之根源,肺脾虚损,久必及肾;脾肾俱病则水湿泛溢,或水气凌心,出现水肿、心悸、气短等症。心主血脉,肝藏血而主疏泄,气病则血行不畅,瘀痰相结,阻于气道,则唇舌及指甲发绀,甚而杵指。

本病常因感受风寒或风热外邪而加剧病情。若痰饮壅肺,可致喘咳咯痰加重;痰迷心窍,可引起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等;痰热交炽可以生风,引起惊厥、抽搐等,此则属于肺性脑病。至本病后期,肺气、心阳衰竭,形成阴阳欲绝之势,乃频危之症,相似于呼吸、循环衰竭。

辨证施治

本病病位虽主要在肺,但因病久而影响到多个脏腑,且多见虚中夹实,虚实兼见之症。病情加重时,并发症也多。故临症时必须细加分析,才能取得较好疗效。下面把常见的证型施治简要叙述。

1.阳虚积饮

主证:面目浮肿,形寒背冷,喘促,咳嗽,痰多稀薄。舌质淡胖,薄白滑苔,脉弦细。如外感风寒诱发则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脉浮紧等。

治法:温阳化饮。

选方:小青龙汤(《伤寒论》)。

药物:麻黄8g、白芍10g、细辛3g、干姜8g、炙甘草5g、桂枝8g、五味子10g、半夏10g。

加减:如表寒不甚,汗出心悸者,去麻黄、细辛、加红参、炙黄芪、白术;咳甚加杏仁、苏子、枇杷叶;烦躁口渴,舌苔黄,加石膏、黄芩、鱼腥草;阳虚寒盛,加附子;尿少便溏加白术、茯苓、车前子。

2.痰热壅肺

主证:发热,咳嗽,喘促,烦躁面赤,痰黄稠,不易咯出。舌质红绛,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肺排痰。

选方:千金苇茎汤(《千金要方》)。

药物;苇茎30g、薏仁30g、冬瓜仁30g、桃仁10g。

加减:痰热炽盛者加板蓝根、黄芩、蒲公英、银花藤、鱼腥草;痰多难咯出者加杏仁、前胡、竹茹;喘甚加麻黄、白果;腑气不通,腹满不大便者加枳实、厚朴、生大黄;津枯便秘者加火麻仁、柏子仁、桃仁;高热不退、神昏者加吞服安宫牛黄丸。

3.痰瘀阻肺

主证:咳嗽,痰多,喉中痰鸣,胸闷气急,不能平卧,恶心呕吐,唇舌发绀,舌质淡,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行气化痰,活血。

选方:导痰汤(《济生方》)加减。

药物:陈皮10g、半夏10g、茯苓10g、制南星10g、枳实10g、甘草5g。

加减:唇舌发绀、舌质瘀斑者加桃仁、川芎、赤芍、丹参、当归活血化瘀,痰瘀同治;痰热盛者去法夏、陈皮、加银花、黄芩、鱼腥草、芦根;痰瘀腑实者加瓜蒌、生大黄、厚朴;病重者,冲服安宫牛黄丸。

4.阳虚水泛

主证:咳嗽气促,不能平卧,颜面下肢浮肿,尿少,手足凉,舌质淡,苔白而润,脉沉细。

治法:温阳化饮。

选方:真武汤(《伤寒论》)。

药物:制附子10g、茯苓10g、白芍10g、白术10g、生姜3片。

加减:喘咳剧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虚者加人参、黄芪;紫绀、舌上有瘀斑、面色黧黑者,加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汗出如珠如油,喘促欲脱者,配吞黑锡丹(成药)。

5.肺肾两虚

主证:气促胸闷,动即喘甚,面目虚浮,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治法:补肺益肾。

选方:人参蛤蚧散(《卫生宝鉴》)。

药物:人参60g、蛤蚧1对、杏仁150g、炙甘草150g、知母60g、桑白皮60g、茯苓60g、川贝母60g。共研为散末,每次服10g,每天3次。

加减:除冲服上散外,应根据病情加服汤剂。例如元气大虚,喘促息微,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宜加服参附汤(制附子、人参、干姜、炙草)益气救逆,回阳救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宜加服七味都气丸(即六味地黄丸加五味子)。

6.痰蒙心窃(即肺性脑病)

主证:意识朦胧,喘促痰饮,甚者昏迷不醒,或烦乱狂躁,或兼抽搐,痰稠而粘,喉中痰鸣,缠喉不利,面唇青紫,目赤水肿。舌质紫暗,舌苔厚腻,伸吐不利,脉滑数。

治法:豁痰开窍。

选方:葛蒲郁金汤(《温病条辨》)与涤痰汤(《济生方》)加减。

药物:石菖蒲9g、葶苈子9g、胆南星6g、竹茹15g、茯苓12g、郁金10g、天竺黄10g、法夏10g、甘草3g。

加减:风痰交扰者加羚羊角1g、石决明30g、栀子10g;痰瘀腑实者加瓜蒌15g、生大黄6g、厚朴6g、枳实9g;痰热阻肺者去法夏,加银花15g、黄芩12g、鱼腥草30g、芦根30g。

7.肝风内动(电解质紊乱所致代谢性碱中毒)

主证:意识恍惚,躁动不安,肌肤干燥,四肢震颤,甚者寻衣摸床,抽搐强直,面唇发红,溲多口干,舌红苔少或光而无苔,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平肝熄风。

选方:生脉散(《备急千金方》)与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

药物:西洋参5g(另煎冲服)、生地20g、麦冬20g、五味子6g、石斛10g、白芍20g、竹茹8g、生牡蛎30g、女贞15g、牛膝10g、钩藤12g。

加减:纳呆腹满者,去生地、麦冬、加山楂、神曲各12g、生麦芽30g;痰热阻肺者加地骨皮、连翘、银花、鱼腥草。

8.血瘀伤络(上消化道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主证:声低息微,或意识不清,或昏迷不醒,腹满纳呆,呕血便血,或皮下衄血。舌红或淡、或暗,脉沉细无力。

治法:化瘀止血兼行气通络。

选方: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

药物:桃仁6g、赤芍10g、丹皮9g、郁金10g、延胡10g、竹茹10g、藕节15g、芦根30g、甘草3g。

加减:呕血便血者,加白芨、生茅根;重者,加服云南白药;全身出血及气虚欲脱者,加生脉散(人参、麦冬、五味子)或独参汤。

9.缓解期

主证:肺肾气虚或兼有不同程度痰饮和瘀血,咳嗽咯痰,色白清稀,气短乏力,动则加重,或有心悸,喘息,自汗畏风,易感外邪或兼面唇青紫,舌质淡嫩或淡暗,脉无力。

治法:扶正固本、补益肺肾、兼健脾化痰、活血化瘀。

选方: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与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酌情加减。

药物:黄芪20g、防风10g、白术12g、茯苓10g、淮山20g、法夏10g、桑白皮12g、川芎9g、丹参10g、芦根15g、甘草3g。

加减:肾不纳气,去防风、黄芪、加党参、蛤蚧、菟丝子;脾虚夹湿加胆南星、太子参、陈皮;偏阴虚者,去法夏、川芎、防风、黄芪,加北沙参、麦冬、生地、女贞、地骨皮;瘀血明显者,加赤芍、茜草、红花。

康复调理

肺心病是老年人较严重的病症,常容易反复发作,处理不当,肺功能容易迅速损伤,故在缓解期中也应注意休息及治疗。首先要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使之消除顾虑。增强信心,以便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或进行自我康复锻炼。要指导患者做耐寒锻炼,每日早晚两次做双侧迎香穴按摩,由头、面、颈部开始逐渐扩及到全身的冷水擦浴。重视时令气候之变化,随时调摄。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戒除烟酒嗜好,创造优美卫生的环境,并以书法绘画或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动以调节情志,使身心经常处于舒畅状态,力争本病复发次数减少及延长时间才发作。

每当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呼吸困难紫绀者,须吸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肺性脑病或有其他危重并发症时,应住院进行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及抢救。

饮食调治

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属于慢性心肺功能不全所致心力衰竭,是一种累及全身脏腑的疾病,故其脾胃功能也很虚弱,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宜以清淡为主,给予容易消化而富有营养食物。日常应以粗粮,新鲜蔬菜、蛋类及瘦肉为主。多吃些水果以补充维生素。阳虚浮肿期间,应给低盐饮食,以防钠水潴留,心脏负担加重。内脏瘀血期间,消化不良,肠胃胀满,忌食产气食物,如生萝卜、豆类及其制品,避免肠胃胀气影响心脏功能。心悸、失眠期间,避免浓茶、咖啡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新鲜蔬菜最好选食菜芯、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菠菜、油麦菜、胡萝卜、豆苗、西红柿等,这类蔬菜不仅含有大量维生素,且有清热祛痰利便的功效。豆类及豆制品,可提供优质蛋白,补益久病之消耗,但在内脏瘀血期间忌用。另日常应选食能健脾补肾益肺理气祛痰之食品,如百合、枇杷、橘子、莲子、杏仁、薏米、核桃、芡实、大枣、蜂蜜等。

下列各种饮膳,可根据患者的病证选用。

1.紫苏粥

白米50g,如常煮粥,临熟加苏叶10g。

适用于肺心病急性发作时,有形寒背冷,寒痰犯肺者。

2.人参汤

红参30g、橘皮10g、苏叶15g、砂糖150g,加水3000ml,煎水代茶饮。

适用于肺心病患者之肺虚咳喘,面白少华,精神疲怠者。

3.五味子汤

北五味子50g、紫苏叶18g、人参12g、砂糖100g。上药料加水3000ml,煎至1500ml,滤去渣,澄清任意服之。

适用于肺心病患者之肺肾两虚型的急性发作期,或缓解期服用均可。有益气、止咳、平喘的作用。

4.罗汉果炖猪肺

罗汉果1枚、猪肺50g。猪肺切碎,挤去泡沫,与罗汉果同煮至熟透。调味食用。

适用于肺心脏病患者之肺热或燥热型,有清肺化痰,润燥止咳作用。

5.杏梨饮

杏仁10g(去皮尖打碎)、鸭梨大者1个、冰糖适量。先将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少许,不拘时饮用。

适用于肺心病患者之属痰热壅肺,咳嗽,黄痰,咯痰不利时;或缓解期中表现为阴虚内热,咳嗽痰少者。

6.百合杏仁粥

百合(新鲜者)50g、杏仁10g、上等米50g、白糖适量。

先煮米数沸后,放入百合,杏仁(去皮尖),再煮至粥成加糖。

适用于肺心病咳嗽,痰稠,咯痰不利,口舌干燥的患者。

7.川贝冰糖米饮汤

川贝母10g、米汤500ml、冰糖30g。川贝母研末,与冰糖一起放入米汤内,隔水炖15分钟,调匀,于早、晚温服。

适用于肺心病患者痰热壅肺,痰少粘稠,咯痰不利,咽干口燥等症。

8.腐皮白果粥

白果10~15g、豆腐皮30~45g、粳米30~60g。白果去皮及心,豆腐皮切碎,与粳米同煮为稀粥。一日2次,空腹食用。

本品有补气养胃,消痰敛肺,止咳平喘的作用。适用于肺心病患者缓解期中咳喘,痰多胃纳不好者。

9.桑皮猪肺

桑白皮10g、猪肺1000g、胡萝卜20g、木耳5g、葱白10g、鲜姜5g、花椒5g、胡椒面2g、绍酒10g、香菜3g、香油5g、精盐3g、味精3g。将猪肺用水冲洗干净,放入锅内煮透,捞出切片,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桑白皮、葱白、鲜姜片、花椒(用纱布包上)、绍酒、精盐炖熟(约一小时)、拣去桑白皮、葱段、姜片、花椒袋、再加入味精、香菜、胡椒面即可食用。

本品清肺、平喘,利水消肿的作用。适用于肺心病之痰热壅盛:咳嗽、痰喘、下肢浮肿等症。

10.三七猪心

三七粉4g、猪心200g、绍酒2g、生姜2g、水发木耳2g、白糖2g、酱油3g、精盐1g、胡椒粉1g、蛋清50g、香油2g、味精5g、淀粉10g。将猪心用刀切成薄片,放碗内加蛋清、精盐、胡椒粉、淀粉浆好。把三七粉、绍酒、酱油、白糖、味精、姜末加水兑成汁卤备用。炒勺内放油适量,烧至4~5成熟时,把浆好的猪心片,放入油中滑开,倒入漏勺内,在原热炒勺内放姜末少许,待炒出味后,把滑好的猪心片,木耳倒入,翻炒几下,再将碗内卤汁泼流入勺,翻炒均匀,淋入香油即可食用。

适用于肺心病之血瘀伤络,痰瘀阻肺型之血脉不通,或瘀血未散的患者。

11.姜附烧狗肉

熟附片30g、生姜159g、狗肉1000g、大蒜、葱、菜油适量。将狗肉冼净,切成小块;将生姜煨熟备用。将熟附片放入铝锅(或砂锅)内,先熬煎2小时,然后将狗肉、大蒜、生姜放入,加水适量炖煮,直至狗肉炖烂即成。食用时,可分多餐服食,一次不宜过饱。

本品有温肾散寒,壮阳益精作用。适用于肺肾两虚,阳虚积饮的肺心病患者食用,但有外感时禁食用。

12.龙眼丹参汤

桂圆肉30g、远志肉15g、丹参15g。水煎加红糖,每天2次代茶。

本方有养血安神,补益心脾,活血化瘀作用。对肺心病患者兼有内脏瘀血腹胀的症状者可经常服用。

13.真武膏

熟附子40g、桂枝30g、党参50g、白芍30g、白术40g、甘草20g、茯苓粉100g、生姜30g榨汁。将前6种药加水2500ml,煎取适量收膏,加入生姜汁、茯苓粉、蜂蜜适量以甜为度,调匀煮沸,待凉装瓶。每次服30ml,每日3次。

本方为温阳利水传统方剂。适用于肺心病的阳虚水泛型患者。

14.参附膏

人参15g、熟附片10g(先煎),煎取浓汁,加白糖适量收膏,每服10ml,每日3次。

本方为回阳固脱的传统方剂,适用于肺脾肾阳虚所致的脱证、危证患者。此方制用膏剂,成为缓效方剂,可在心衰缓解后,一二日内服用,但由于此方是大补大温,不宜常服。

防治要点

1.本病多由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气肿等逐步加重,演变而成,故须早期对原发病的治疗,免使之发展至本病。一旦已确诊为早期肺心病,即需及时治疗,以保护肺功能。肺心病的缓解期中患者也应进行扶正培本,提高免疫力及肺功能锻炼的治疗。

2.避免反复发作的一个重要措施,是注意外界气候改变,采取有效方法,避免感冒。一旦得了感冒,即应及时寻医治疗;属寒证抑或热证,必需准确诊断,才能用药准当,免致迁延时日,病情加重而难治。

3.缓解期的治疗,大致以补虚为主,尤以补肺肾为多,但也有具体情况的偏寒、偏热的不同;更兼患者常夹痰或夹瘀的不同,故也需辨证施补,不可呆补蛮补,变生他症。如偏寒宜用金匮肾气丸,偏热的用知柏地黄丸;但如阴阳气血均虚者可用龟鹿补肾液(丸),因该方既有补阴的龟板胶、菟丝子,又有温阳的淫羊藿、狗脊等;既有补气的黄芪、炙甘草、又有补血的何首乌、熟地黄等。

4.本症患者必须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吸烟、酗酒的不良嗜好;饮食宜以清淡为主,少食油腻、厚味;多吃蔬菜、水果已如上述。

5.注意劳逸结合,不可过分劳累,同时也要经常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例如散步、打太极拳、练气功等。

6.为了改善心肺功能,增加通气量,可进行呼吸操锻炼。

具体步骤如下述:

(1)长呼吸:站位,身体正直,肌肉放松,用鼻吸气,用口呼气,先练呼气,呼之深长,最后用力把气呼至极尽,然后自然吸气。要求吸气有入小腹感,呼与吸时间之比为2∶1或3∶1,以不头晕为度。为了增加通气量,宜取慢而深的呼吸,一般以每分钟16次左右为宜。

(2)腹式呼吸:立位,一手放胸前,一手放腹部,作腹式呼吸,吸气时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腹肌缓慢主动收缩,以增加腹内压力使膈肌上提,按节律进行呼吸。

(3)动力呼吸:立位,两臂向身旁放下,身体稍向前倾呼气,两臂逐渐上举吸气。

(4)抱胸呼吸:立位,两臂在前胸交叉压缩胸部,身体向前倾,呼气。两臂逐渐上举,扩张胸部,吸气。

(5)压腹呼吸:立位,双手叉腰,大拇指朝后,其余四指压住上腹部,身体向前倾,呼气。两臂逐渐上举,吸气。

(6)抱膝呼吸:立位,一腿向腹部弯曲,以双手围抱曲腿,以膝压腹时呼气。还原时吸气。

(7)下蹲呼吸:立位,两足并拢,身体前侧下蹲,双手抱膝呼气,还原时吸气。

(8)屈腰呼吸:立位,两臂腹前交叉,向前弯腰时呼气,上身还原两臂向双侧分开时吸气。

上述各节每种练10~20次,每节中间可穿插自然呼吸30秒,全部结束后原地踏步数分钟,前后摆动双手,踢腿,放松四肢关节。

7.也可用医疗行走方法来改善心肺功能,增加通气量。

方法是:在空气新鲜处,以每分钟60~80步之慢速,以80~100步之中速,或100~120步之快速行走,配合有节奏有比例的呼与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