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第五篇
攻坚
治疗学术语。系消法之一。用软坚散结或消瘀的药物,消散或破削坚硬积块的治法。适用于血瘀、气结,或湿痰凝聚所致的症块、肿核等。如肝脾肿大,用鳖甲煎丸之类。
攻溃
外科治法之一。又称透脓。即重用透脓溃疮药如穿山甲、皂刺之类,使已成脓之疮疡外溃,达到脓出毒泄,肿退痛止的目的。方如透脓散。
攻里
治疗学术语。系下法之一。即攻逐里实。用泻下药物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的治法。参下法条。
攻里不远寒
治疗学术语。系一种用药法则。指里实热证需用寒凉攻下药时,虽值寒冬季节,亦可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王冰注:“汗泄故用热不远热,下利故用寒不远寒,皆以其不往于中也。如是则夏可用热,冬可用寒。”
攻下派
金、元时期医学派别。其代表人物是张从正。由于张氏在临床治疗中善用汗、吐、下三法,认为治病必先攻后补,以攻下为主,所以后人称他为攻下派。
肱(gōng工)
①指上臂。从肘到肩的部分。
②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论语·述而》:“曲肱而枕之。”
③指胳膊。即从肩到腕的部分。《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自肩下至腕,一名肱,俗名肐膊。”
宫
五音之一。脾音宫,其音沉宏雄壮,大而和缓。
宫颈糜烂
现代医学病名。指由于炎症分泌物的刺激,颈管外口粘膜的鳞状上皮细胞脱落,被增生的柱状上皮所覆盖,其表面颜色鲜红,光滑或高低不平,称宫颈糜烂,亦名子宫糜烂。症见白带量多,呈脓性或夹血液,或伴腰酸背痛,疲乏无力,小腹下坠等,可按带下辨证治疗,并采用宫颈局部上药,如地榆丸(生地榆100克,生槐花100克,明矾50克,龙骨25克,研成细末,放入胶囊)每天一次每次2丸,局部外用,四次为一个疗程,或五重软膏(五倍子、重楼)、胆矾散(方见子宫颈炎)等,以及宫颈局部针刺等法。
宫冷不孕
病名。见《济阴纲目》。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宫泰
晋代医家。雅好方术,凡一艺长于己者,必请教之。善疗诸疾,擅治喘疾,自拟三物散方治喘咳上气,有奇效。
龚倍
明代医家。字瑞芝。金溪(今属江西)人。精岐黄术,曾任太医院医官。着《古今医鉴》十六卷(原作八卷),由其子廷贤续编而成,刊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
龚璧
宋代医官。政和(1111-1117年)年间为医学内舍生。政和六年(1116年)会同曹孝忠、丁阜、许瑾、杜润夫等为《政和新修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校勘。
龚定国
明代医家。生平里籍欠详。撰《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已佚。
龚居中
明代医家。字应园,号如虚子。江西金溪人。精医术,擅长内、外、妇、儿诸科。着《痰火点雪》又名《红炉点雪》四卷(1630年),详论肺痨病之证治。另着《外科活人定本》四卷(1630年)、《外科百效全书》四卷(1630年)、《幼科百效全书》、《女科百效全书》、《小儿痘疹医镜》、《万寿丹书》等。
龚庆宣
南北朝时齐梁间外科医家。晋末,刘涓子姊适龚庆宣从叔祖,涓子寄姊书,并予丹阳薄纸本写《刘涓子鬼遗方》一卷。龚氏家世能为治方,而不传,其孙道庆与庆宣邻居,情颖异常,临终见家有神方,儿子幼稚,遂将方书传予庆宣,庆宣既好方书,受而不辞,自得此方,所治皆愈,谓天下神验。因方书为草体书写,多无次节,乃予以整理,蔟类相从,重新编纂,并为之作序。
龚廷贤
明代医家。字子才,号云林、悟真子。金溪(今属江西)人。父龚倍,曾任太医院医官。自幼承庭训,随父习医。尝谓:良医济世,功同良相。故勤研《内经》、《难经》及金元诸家学说,久之贯通医理,遂以医鸣。临证遵古而不拘泥,治多奇中,因愈鲁藩元妃之疾,入御医院任太医。著述甚富,着有《济世全书》八卷、《寿世保元》十卷(1615年)、《万病回春》八卷(1587年)、《小儿推拿秘旨》三卷(1604年)、《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歌》、《种杏仙方》四卷(1581年)、《鲁府禁方》四卷(1594年)、《医学入门万病衡要》六卷(1655年)、《复明眼方外科神验全书》六卷(1591年)、《云林神彀》四卷(1591年)等。并为其父续编成《古今医鉴》。另著《痘疹辨疑全幼录》、《秘授眼科百效全书》、《云林医圣普渡慈航》、《医学准绳》等,皆佚。子守国、守宁、侄懋官、门人吴济民,得其传,亦以医名。
贡一帆
清代医家。江阴(今属江苏)人。为乡邑名医,尝以“栝楼薤白半夏汤”治愈一患者胸痹症。着《方案》,全名《贡一帆先生方案》,姜成之所辑《龙砂八家医案》予以收藏。
勾点法
推拿手法名。点法的一种。手指微屈,以指端用力按压穴位。常用在肌肉较薄的骨缝处。具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
钩
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寸余,银或钢铁制成,用治胬肉、血筋条。
钩肠痔
病名。肛门部裂伤或兼痔疾者。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七。该病为肛门折缝处破烂,大便如羊粪,便后鲜血出,剧痛难忍。治宜内服养生丹,外用药物熏洗,顽固难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相当于肛裂。
钩割法
眼科手术方法。钩起然后割去,用于钩割攀睛胬肉、眼部赘生物等。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一。
钩镰
眼科手术器械。长约二寸余,钢铁制成,用于钩割攀睛胬肉、膜、翳等。见《外科正宗》。
钩脉
脉学名词。指夏季正常的脉象。稍坚洪大,来盛去衰,如钩之状。《素问·阴阳别论》:“鼓一阳曰钩。”《素问·玉机真脏论》:“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去衰,故曰钩。”
钩吻中毒
病名。因误食钩吻出现中毒症状者。见《诸病源候论·解毒诸候》。钩吻又名断肠草、胡蔓藤、烂肠草、黄藤、毒根等,有剧毒。误食后初见口咽脘腹烧灼疼痛,呕恶流涎,吞咽困难,或腹胀腹泻。继则眩晕语蹇,肢麻无力,甚至抽搐惊厥,直至死亡。治宜中西医结合救治。民间常用大量猪油或生油灌服,大剂蕹菜汁、金银花、细叶黄栀子、茅根、动物鲜血灌服抢救。亦可用通肠解毒汤、白矾汤等。《本草纲目》卷四载解钩吻毒药,有荠苨汁、蕹菜汁、葛根汁、葱汁、桂汁、白鸭血、白鹅血、羊血、鸡子清、犀角汁、猪膏等,可资参考。
狗眵眼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为风火眼之俗称。详见该条。
狗癫
病名。因痫发声如犬吠声。即犬痫。《外台秘要》卷十五:“狗癫则狗吠。”参见痫、癫、六蓄痫条。
狗肉积
病证名。食狗肉过多,积滞不化之证。《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症瘕痃癖痞源流》:“狗肉积,……满腹中觉热胀闷也。宜杏仁、山楂,方用三棱煎丸。”《医学纲目·脾胃门》:“食狗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发热,妄语,煮芦根汁饮之。”参见食积、肉积条。
狗咽
病名。系指因咽喉疾患导致气道阻塞,呼吸声如狗喘的病证。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本病之病因多由风热所致。治宜宣肺清热利咽,可用清咽利膈汤加减。
垢胎
指孕后仍按月行经而产子者。《本草纲目·论月水》:“有受胎之后,月月行经而产子者,是谓盛胎,俗名垢胎。”即激经。详该条。
姑洗
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参六律条。
孤腑
人体器官名。指三焦。《灵枢·本输》:“三焦者……属膀胱,是孤之腑也。”张景岳注:“于十二脏之中,惟三焦独大,诸脏无与匹者,故名曰是孤之腑也。”
孤拐
骨名。即足外踝骨。详核骨条。
孤浆
病状名。亦名胞浆、胎浆。《脉经》:“妇人怀躯六七月暴下余水,其胎必依而堕。此非时,孤浆预下,气血皆虚故也。”即羊水。参该条。
孤星伴月
病名。系指混睛障大部尽去,只剩一翳,洁白映人,似孤星伴月的病证。见《目经大成》卷二。参见宿翳条。
孤穴
位于正中线的单穴。《千金翼方》针邪鬼病图诀:“右以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若是孤穴,即单刺之。”
孤脏
人体器官名。
①指脾脏。心、肝、肺、肾四脏之脉各主四时中之一时,惟脾脉不得独主,故称之。《素问·玉机真脏论》:“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傍者也。”张志聪注:“四时之脉,止合四脏,而脾脏之脉各王四季月十八日,不得独主于时,故为孤脏。”
②指肾脏。肾主水,为阴脏,心、肝二脏为阳脏,一阴二阳,故称之。《素问·逆调论》:“肝一阳也,心二阳也,肾孤脏也,一水不能胜二水,故不能冻栗。”
辜大安
清代医家。字崇山。四川简州(今简阳)人。年少时聪颖,熟识经史,后改业医,遍读《内经》、《难经》,尤于《伤寒论》有深究,治病灵活机变,有异于当时医流,并擅针灸。其治病甚重视人体质之异,尝曰:“温病用凉药,愈者十之八九,用凉药佐热药,愈者十之二三,是因人之脏腑阴阳不同,气禀虚实各异。”着有《寿世金丹》、《身验良方》、《医方歌括》各一卷。
箍围药
围药之今称。古称敷贴,因其敷药时,药粉将疮肿部位围成一圈如桶箍状,故名。该法具有箍集围聚,收束疮毒之作用。详见围药条。
箍药
方剂学名词。与围药义同。是在肿疡周围,敷布一圈湿润药泥。有使疮形缩小高突,容易化脓溃破或制毒扩散的作用。一般用于肿疡初起,溃脓后余肿未消,亦能帮助消肿。通常阳证用金黄散,选用葱汁、麻油、菊叶、丝瓜叶捣汁调敷;阴证用回阳玉龙膏,以热酒调敷。
《古本康平伤寒论》
伤寒著作。简称《康平伤寒论》。汉张机所撰《伤寒论》的古传本之一。系1346年(日本贞和2年)日人和气朝臣覆录丹波忠手抄的我国古卷子本。由于丹波氏抄录于日本康平3年(1060年),故以“康平”为书名。本书较北宋本《伤寒论》为早,但篇次少于宋本。全书共12篇。在个别条文与文字方面也与宋本互有出入,特别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本书中则多析为注文,而注文又有旁注、脚注、大字附注等形式,作为一种古传本,在校勘、研究《伤寒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1946年日人大冢敬节将校正本寄赠苏州叶桔泉,叶氏重校后出版排印本,1954年上海千顷堂书局重予刊行。
《古本难经阐注》
医经著作。四卷(后又有二卷本、一卷本,内容均同)。清·丁锦注。初刊于1738年。丁氏自称曾获见《难经》古本,其排列次序及文字均与通行本有一定出入。故据此本并参考其他刊本予以校订、注释,注文主要参阅《内经》等书以发《难经》之蕴义,书中颇多个人独到见解,并对某些病证提出方治意见。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古代儿科疾病新编》
儿科著作。高镜朗编。本书以现代儿科学知识,将古代八十余种儿科疾病的名称、病原、症状、诊断及历史等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整理,以其引进西说,故论述颇多独到的见解。1969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古代疾病名候疏义》
医史文献著作。余岩编。是一部有关我国古代疾病史料的参考书。书中将我国古代五种较早的词书和字书(包括《尔雅》、《方言》、《说文》、《释名》及《广雅》)中的病名加以考证和解释,并与现代医学的病名作了一些对照。但这种简单地对号入座的方法难免有些牵强。在具体论述方面反映了不少民族虚无主义的观点。1953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古方八阵》
方剂著作。九卷(即《景岳全书》卷五十二-六十)。明·张介宾撰。作者选录前人有关著作中的方剂,按其效用分为8类,称为补阵、和阵、攻阵、散阵、寒阵、热阵、固阵、因阵,共1456方。在各方之后,间附方义或按语。
《古方汇精》
方书。五卷。清·爱虚老人辑。刊于1804年。本书汇录古医书中的有效成方及单验方。分为内症、外科、妇科、儿科及奇疾各门约400余万,列述其处方及主治。现有多种清刻本、抄本及《珍本医学集成》本。
《古方新解》
方剂著作。八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原刊本已佚,今存本经1920年陆士谔增补注释,名《增注徐洄溪古方新解》。书中集录古代重要方剂分为通治方、风门、痹历节门、痿门等40类,共900余方。徐氏在各类方剂之首统论病源,并于各方之下另写简注以阐明己见。陆氏更增补明、清医家的方论之后。现存1920年、1925年、1935年三种上海世界书局石印本。
《古今录验方》
方书。五十卷。唐·甄立言撰(《旧唐书·经籍志》题甄权撰)。原书已佚,其中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古今名医方论》
方书。四卷。清·罗美辑。刊于1675年。本书为作者所撰《古今名医汇粹》的姊妹篇。共选集清以前的常用方剂及自订方130余首。方末附以明、清名医对该方方义的评述,从数万医方中选出百余首方剂,其选方不为不精;所选皆名医经验之方,则不难断定,选方切于实用。现存多种精刻本,多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铅印本。
《古今名医汇粹》
综合性医书。八卷。清·罗美辑。成书于1675年。此书系作者收辑元至清代医家医论、治法、治验,分门别类整理而成。卷一医论集,以阐述医理为主;卷二脉要集;卷三-八病能集,以内科杂症为主,兼及妇科及五官科、外科。纲目清晰,学术上宗法薛立斋、张景岳。现存多种清刻本、古印本。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类书名。是《古今图书集成》的一部分。五百二十卷。清·蒋廷锡等编纂,刊于1723年。本书分类编纂,自《内经》到清初的医学文献100余种,既有基础理论,又有分科治疗;有论有方,内容丰富,叙述较系统、全面。包括对古典医籍的注释,各种疾病的辨证论治,以及有关医学的艺文、记事和医家传记等。现存光绪年间铅印本及影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古今医案按》
医案著作。十卷。清·俞震纂辑。刊于1778年。卷一-八为内科杂病;卷九为女科;卷十为外科和幼科。俞氏按语详辨疑似病案,分析同中之异,使后学有所借鉴。汇集诸家学说予以发挥,指明诊治关键所在,颇多精辟见解。现存多种清刻本和1912年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古今医案按选》
医案著作。四卷。清·王士雄选辑。刊于1853年。王氏在俞震编纂的《古今医案按》中选取较好而又有代表性的医案,予以分类,再加按语,进一步阐明治案中辨证、处方之医理,或评论其不足或错误之处,有助于读者深入体会治案的要领。现存光绪间会稽董氏刻本及《潜斋医学丛书》本、《珍本医书集成》本。
《古今医方集成》
方书名。分上、下二册。吴克潜编。刊于1936年。书中按照方剂笔划排列收集古今医方约一万余首,每方介绍方名、出处、主治、功效、药物及用量、炮制、服法等项。为方剂学的工具参考书。但有些方剂的出处尚欠确切。现存1936年大众书局铅印本。
《古今医鉴》
综合性医书。十六卷(原作8卷)。明·龚信纂辑,龚廷贤续编,王肯堂订补。撰年不详。本书首论脉诀、病机、药性、运气四篇,作为临证的理论基础;以下分门论述内、妇、小儿及耳、鼻、口、牙、眼等疾病,所搜集文献上自《内经》、《难经》,下迄金元时期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诸家学说。并能结合己见论述病证。所收方剂颇为广泛,其中还记载了不少民间经验方和外治、针灸疗法。现存多种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古今医统大全》
综合性医书。又名《古今医统》。一百卷。明·徐春甫辑于1556年。本书辑录明以前的历代医书及经史百家有关医药资料,分类编写而成。其内容包括历代医家传略、《内经》要旨、各家医论,脉候、运气、经穴、针灸、临床各科证治、医案、验方、本草、救荒本草、制药、通用诸方及养生等。书中除引录古说外,在医学理论方面确实有所阐发。因此,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现存三种明刻本,一种清刻本,两种日本刻本。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丛书。简称《医统正脉》。明·王肯堂辑。刊于1601年。辑录自《内经》起至明历代医家的重要医着,如《素问》、《灵枢》、《甲乙经》、《中藏经》、《脉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伤寒明理论》、《脉诀》、《类证活人书》、《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儒门事亲》、《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垒元戎》、《汤液本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外科精义》、《医经溯洄集》、《证治要诀》、《伤寒琐言》等书44种。为医学丛书中较有影响者。现存明万历刻本及多种清刻本。
古拿
(1892-1972年)现代医生。蒙古族,又名马俊生,辽宁阜新人。年少时在阜新喇嘛庙中习蒙文、藏文,后学蒙医,先后九年,始独立行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喇嘛寺内兴建蒙医学校。后调内蒙古自治区工作,授“道布车额木齐”,意为最高明之医者,等于是一种技术职称,尝蒙译《四部医典》,并着有蒙医著作多种,其中关于藏医古典著作之《兰他布》,是对《四部医典》的一种补充。他对蒙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曾任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副厅长职。
古诜
宋代医家。生平履贯欠详。所著有《医明要略》一卷,另撰有《三教保光纂要》三卷,均未见行世。
《古书医言》
医论著作。四卷。日本吉益为则撰于1773年。本书集录汉以前38种中国古书中有关论医的内容,并加以评述。现存多种日抄本及《皇汉医学丛书》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古愚山房方书三种》
医学丛书名。清·海阳竹林人辑。刊于1801年。内容为《解毒编》、《汇集经验方》、《怪疾奇方》。现存两种清刻本。
谷
①饮食。《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
②谷物。《素问·金匮真言论》:“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
③两山之间的夹道。喻指人体较大肌肉的会合处。《素问·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
谷疸
病名。五疸之一。因饥饱失宜,湿热熏蒸所致黄疸症。《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伴见食难用饱,小便不利,脉沉等。《圣济总录》卷六十:“失饥饱甚,则胃中满塞,谷气未化,虚热熏蒸,遂为谷疸。其证心下懊闷,头眩心忪,拂郁发烦,小便不利,身黄如橘是也。”治宜清热化湿,用茵陈蒿汤、谷疸丸、加味枳术汤等方。又名黄疸。参见胃疸、胃黄条。
谷道
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即肛门。
谷道痒
证名。肛门内痒之证。《诸病源候论》卷十七:“谷道痒者,由胃弱肠虚,则蛲虫下侵谷道,重者食于肛门,轻者但痒也。蛲虫状极细微,形如今之蜗虫状也。”汉墓医书《五十二病方》记有“朐养(痒)”一病,所论“痔者其直((月直))旁有小空(孔),空兑兑然出,时从其空出有白虫。”朐养即谷道痒,为蛲虫引起之肛门内、外作痒之证。证见肛门内外作痒,尤以夜间为甚,若兼见痔漏或继发感染者,可现诸种证候。多发于儿童。治宜杀虫止痒,或兼清化湿热之剂。内服可选芦荟丸,并用百部或其他杀虫之剂煎汤保留灌肠等。
谷瘕
病名。能食便少,久而腹内结块,推之可动者。《诸病源候论·症瘕病诸候》:“人有能食而不大便,初亦不觉为患,久乃腹内成块结,推之可动,故名为谷瘕也。”参见瘕条。
谷劳病
病名。食后手足重着,默默欲卧之证。因脾胃虚寒所致。证见四肢烦重。嘿嘿欲卧,食毕辄甚。方用大麦蘖一升,椒一两,并熬。干姜三两,捣末服方寸匕,日三四服(《肘后备急方》卷四)。
谷门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天枢。参见该条。
谷气
①饮食水谷之气。泛指饮食营养。《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②指人体正气。《灵枢·终始》:“邪气来也紧而急,谷气来也徐而缓。”
③山谷之气。与脾相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谷气通于脾。”王冰注:“谷气虚,脾受纳故。”
谷雨
二十四节气之一。《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谷贼
病名。又名稻谷哽。《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谷贼者,禾里有短穗而强涩者是也,误作米而人食之,则令喉里肿结不通。今风热气在于喉间,与血气相搏,则生肿结,如食谷贼者也,故谓之喉中生谷贼。”宜急取出之。参见哽喉条。
谷胀
证名。因谷食不化所致胸腹胀满。即食胀。《世医得效方·胀满》:“失饥伤饱,痞闷停酸,早食暮不能食,名谷胀。”《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谷胀,即食胀。”详食胀条。
谷症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症见腹大颈细,全身黄瘦。多因小儿哺食过度,脾气受伤不能运化水谷所致。参见丁奚疳条。
股
即大腿。自胯至膝的部分。《素问·金匮真言论》:“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
股不收
证名。两腿弛缓无力,屈伸不利。出《素问·脉解篇》。
股肱
解剖部位名。大腿和上臂。《灵枢·淫邪发梦》:“厥气……客于股肱,则梦礼节拜起。”
股骨
解剖学名词。又指大腿骨,髀骨,楗。解剖学同名骨。上端以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下端与髌骨、胫骨上端构成膝关节。《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股胫
解剖部位名。大腿和小腿。《灵枢·厥病》:“足如履冰,时如入汤中,股胫淫泺,烦心头痛。”
股胫疽
病名。疽之发于股部外侧者。《灵枢·痈疽》:“发于股胫,名曰股胫疽,其状不甚变,而痈脓搏骨,不急治,三十日死矣。”根据下文“发于股阴,名曰赤施,”股胫当系股阳,股胫疽即股阳疽。证治参见附骨疽。
股阳
人体部位名。指大腿的外侧面。《素问·骨空论》:“股骨上空在股阳,出上膝四寸。”
股阴
人体部位名。股指大腿,阴指内侧。大腿内侧称股阴。《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循股阴,入毛中。”
骨
解剖结构名。指全身骨骼。奇恒之腑之一。《灵枢·经脉》:“骨为干。”骨性坚刚,能支持形体,为身之支架。这种作用有赖于髓的滋养,而髓又由肾所主。《素问·四时刺逆从论》:“肾主身之骨髓。”若精髓亏损,骨失所养,则有不能久立、行则振掉之症。
骨痹
病名。
①风寒湿邪内搏于骨所致骨节疼痛,肢体沉重之证。多因骨髓空虚,致邪气乘隙侵袭。《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证见骨节疼痛,四肢沉重难举,有麻冷感。治宜补肾祛邪,用安肾丸、附子独活汤等方。
②指肾痹。《症因脉治》卷三:“肾痹之症,即骨痹也。”详肾痹条。
③指寒痹、痛痹。《医宗必读·痹》:“骨痹即寒痹、痛痹也。”其证痛苦切心,四肢挛急,关节浮肿。参见寒痹、痛痹条。
骨槽风
病名。又名穿腮发、穿腮毒、牙槽风、牙叉、牙叉发等。指起于耳前腮项间,肿硬如小核隐于皮肉、渐大如胡桃,最后牙车腐坏的疾病。即今之下颌骨骨髓炎。多因手少阳三焦、足阳明胃二经风火邪毒上灼而成。临床分风火证和阴寒证两型,风火型多为初起阶段,治宜散风清热,方选清阳散火汤、荆防败毒散加减。阴寒型多属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而成气血虚亏,邪毒凝结。治宜祛寒凝,补气血,托内毒。方选阳和汤加减。溃破后有死骨者宜取出死骨,方能愈合。
骨槽疽
病名。膝、踝关节部位之疽病。《疮疡经验全书》卷三:“骨槽疽生于膝盖上,并脚踝上腕,其痛时如刀割,其痒如虫钻。”相当于该关节部位之结核病。证治可参见附骨疽条。
骨槽痈
病名。指由于风热上壅阳明,致耳下漫肿,牙关胀痛的病。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选方消风散合泻心汤。可参骨槽风、牙疔等。
骨出
病名。骨关节部位之脱出原位者。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即脱臼。如“凡肩甲骨出”,即指肩关节脱臼。另则系指骨折之断端刺破肌肤而外出者,如“凡皮破骨出差爻。”各参见有关条。
骨骶
经穴别名。见《神灸经纶》。即长强。详该条。
骨癫疾
病证名。癫病深入于骨者。为癫疾之重证。《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参见癫条。
骨毒滞疮
病名。痈疽之生于股内侧箕门穴部位者。见《外科启玄》卷六。证治参见箕门痈条。
骨度
①五度之一。是古人测定正常人体全身骨骼的长短、宽窄、大小的一般数值,作为确定经脉长短的尺度及循经定穴的依据。详见骨度法条。
②《灵枢》篇名。因主要介绍以全身各部位骨度分寸折量的方法,故名。
骨度法
定穴方法之一。出《灵枢·骨度》。古代以骨节标志定出度数,测量人体各部长短、大小,称骨度。用骨度方法量取穴位则称骨度法。即不分人体高矮肥瘦,在一定部位内都折成相同分寸;厘定穴位所在。后世为了取穴方便,经过临床考察,在《灵枢·骨度》的基础上,对部分尺寸作了某些修改。
骨断
病名。即骨折。《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有数处如指骨断,止用苎麻夹缚;腿上用苎麻绳夹缚,绳如钱绳许大。”又有数处论及“筋骨寸断”,“骨断筋碎”,“骨碎筋断”,“筋骨碎断”,“两胫俱断”,“一胫断”等等。皆骨折之谓。参见骨折条。
骨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肾疳。详该条。
骨鲠
病名。指因饮食不慎等使诸骨鲠入咽喉,或误入食道、气道。古人治疗方法有:
①象牙磨水频咽。
②白茯苓、贯众、甘草各等分,共研细末,米汤调服。
③威灵仙、草果、砂仁、白糖、水、醋各半煎汤,频频咽下。今多采用手术治疗。
骨会
八会穴之一。《难经·四十五难》:“骨会大杼。”因大杼穴在脊椎之旁,脊椎骨又称杼骨,故称大杼穴为骨会。临床可用于脊椎不利,虚劳发热等骨病。参见八会穴条。
骨火丹
病名。小儿丹毒之一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证见丹之初起,渐从臂发,其色由正赤转变为黑色,甚则见骨者。治可用蒜捣烂厚敷患处。其余可参见丹毒及附骨疽条。
骨极
病证名。骨弱髓枯的危重疾患。《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骨极,令人酸削,齿苦痛,手足烦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动。”辨证治疗应区别虚寒、寒热。虚寒者,证见腰背痛,不能久立,屈伸不利,面肿而垢黑,发堕齿槁,或四肢常冷等,用地黄煎、麋角丸等方。实热者,证见牙痛脑痛,耳鸣面黑,手足疼痛,大小便不通等,用三黄汤。参见骨绝、六极条。
骨节
解剖结构名。即骨关节。《灵枢·五变》:“人之有常病也,亦因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也。”
骨节烦疼
证名。骨节疼烦的别称。《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风湿相薄,骨节烦疼,四肢拘急,不可屈伸。”详见骨节疼烦条。
骨节间
解剖部位名。即两骨相连接处。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参见关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