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第七篇
金坚
清初医家。原名应坚,字贻周。上海(今属上海市)人。府痒生。举业之暇,兼攻医术,尤精眼科,得秘传金针法,能拨内障。着《启麟堂医方》。未见传世。年七十五岁卒。侄金德传其业。
金津、玉液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治舌卒肿,满口溢出如吹猪胞,气息不得通,须臾不治杀人:刺舌下两边大脉出血……。”《针灸大全》列作经外穴,名金津、玉液。在口腔内,当舌下系带旁的静脉上。左为金津,右为玉液。主治重舌肿痛,口疮,喉痹,失语,呕吐,腹泻,消渴,及舌尖,扁桃体炎等。点刺出血。
金津
经外穴名。参见金津玉液条。
金井
解剖部位名,瞳神之别名。见《银海精微》。《目经大成》卷一:“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因见清莹幽深,内有房水而似井,而五行学说正有金生水之论,故名之为金井。详瞳神条。
金井锯齿
证名。系指瞳神散大,边缘似锯齿状的病证。《眼科易简补编》:“金井锯齿,金井本圆而聚,此症虽圆而颇大,现出金井周围之弦如锯齿之状”。参见瞳神散大条。
《金镜内台方议》
医方专着。十二卷。明·许宏撰集。原书约成于1422年,1794年复经程永培校订,是一部研究《伤寒论》方的专着。许氏称《伤寒论》方为“内台方”,将原书113方归纳为汤、散、丸三类。每方皆分析方剂配伍之法以明仲景制于义,兼述辨证论治的准则及临床灵活加减法。全书议论平实,条理明晰,其问答部分颇有启发性。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钧(1657-1746年)
清代医家。字上陶,号沙南。祖籍云间(今上海松江),后迁居浙江嘉善。精医术。族有贫乏者,时予周济。每天启户,病者鳞集,依入门先后为切脉诊治之序,多应手而愈。撰有《素灵广注》、《汤头歌括》、《医按日抄》,分授弟子。弟子俞震继其术,医名过其师。
金孔贤
明代医家。字希范。义乌(今属浙江)人。着《经络发明》、《丹山心术》,均佚。
《金匮发微》
金匮著作。曹家达注。刊于1936年。作者注解《金匮要略》,结合个人临床心得,注文力求提要钩玄,分析精义,并部分地校订了原文,纠正了前人一些错误或不当的注解。本书与《伤寒发微》于1956年由上海千顷堂书局出版合刊本,题名《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金匮方歌括》
医方著作。六卷。清·陈元犀撰于1811年。本书将《金匮要略》一书之方剂、主治、药用剂量和煮服法等、用诗歌的形式加以概括,言简意赅,便于记诵。并附方解。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方论衍义》
金匮著作。三卷。元·赵以德撰。撰年不详。清·周扬俊评介赵氏注本“理明学博,意周虑审”(见《金匮玉函经二注序》)。后世注释《金匮要略》的医家,颇多引录赵氏的见解。原编删去林忆整理本25篇中最后三篇,是现存《金匮要略》较早的全注本。但刊本甚少流传。现存清抄本。
《金匮钩玄》
综合性医书,三卷。元·朱震亨撰。明·戴元礼校补。卷一-二以内科杂病为主,兼述喉症及外科一些病证;卷三为妇人、小儿病证。分证论治,条理赅括,词旨简明。朱氏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治法以补阴为宗,复长于治郁,书中较充分地反映了朱氏这方面的学术经验。戴氏所补订的内容,亦颇精当可取。因避康熙讳,将“钩玄”改为“钩元”。又《薛氏医案》收入本书,改名《平治荟萃》。现存明清多种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教学参考资料》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着。全书分22篇,每篇按因、症、脉、治等,将《金匮要略》原文重新编排使其条理化。为了便于讲解原文,故用提示、讨论以及附列参考资料等形式进行分析、综合和对比。选用历代医家注释亦较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编写体裁除每篇篇首有概说,末附结语外,论述各病均有小结。本书主要用于教学参考,1961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金匮悬解》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作者学验俱半,能发《内经》《难经》之理,兼采诸家学说逐篇诠释《金匮要略》原文,并详述四诊九候之法。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遂推阐“阳自阴升,阴由阳降”之理,颇有见地;但在论治方面多从温燥立法,有其片面性。现有多种清刻本《黄氏医书八种》本等。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系讨论内伤杂病的专着。全书3卷,25篇。系统论述了急性热病之外的各科、各类疾病、病症的理、法、方、药等。第一篇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是全书立论基础,主要是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阐明各类证候的发生变化及其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第二至第二十二篇分别论述痉湿暍病、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疟病、中风历节病、以及妊娠病、产后病、妇人杂病等20余种、类病症。所述病症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病症各有专篇。在病因方面,《金匮要略》明确地划分为三娄,认为:“千般疢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对后世病因学说有直接启示。
《金匮要略》现存最早版本为元刻,注本颇多,以元代赵以德的《金匮方论衍义》较早,而以清·尤怡的《金匮要略心典》最为著名。据统计,历代注释、发挥、方论及歌括也有百余家之多。
《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在国内历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数百家之多,为历代研究、治疗急性热病的医学家所遵循,成为他们发展、发挥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依据和教育后学的课本。在国外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许多《伤寒论》之珍本,并由日本再传中国而发挥了巨在的影响,而且日本学者研究、注释《伤寒论》的著作,仅就先后传到中国而现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匮要略》较好版本也有收藏于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医学家之研究《金匮要略》而有专著流传至中国者,有10余种之多。关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作重编、方论者,日本名家之专著流传中国者有近20种,由此可见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日本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在日本现代医学昌盛的今天,日本学者仍给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视,许多医学家在临床医疗中,仍然十分重视该书原方之应用,并取得很好效果,运用该书中成方制造的成药,也为日本医界所依赖。
《金匮要略编注》
金匮著作。二十四卷。清·沈明宗编注。刊于1692年。初名《张仲景金匮要略》,1693年重刊时改题本名。沈氏以世传的《金匮要略》刊本“编次失序”,已非原貌,并认为“从来着书立言,必先纲领,次及条目”,因将《金匮要略》重予编排,以序例冠于首,将以下的方论部分略串整理,使之趋于条理。其所加释文却无太多新意。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曹炳章将其改名为《沈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方论》
金匮著作简称《金匮要略》。三卷。东汉·张机撰。约成书于三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魏晋时经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1065年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整理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略去伤寒部分,仍厘定为三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所述病证包括内伤杂病方面有:痉湿暍、百合、狐惑、阴阳毒、疟病、中风历节、血痹、虚劳等40多种病证;外科方面有痈肿、肠痈、刀斧伤、浸淫疮等病证;女科方面有经、带、杂病、妊娠及产后等病证。此外还记述了急救卒死、脏腑经络病脉及饮食禁忌等。书中总结了汉代以前的丰富临床经验,提供了辨证论治及方药配伍的一些基本原则。本书提供很多实用有效的方剂,直到现在仍较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但书中也有个别封建迷信或不切合实际的内容。自北宋刊行本书以后,历代注释及研究《金匮要略》的著作颇多,故有多种刊本和注本。现存元、明、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魏荔彤释义。成书于1720年。魏氏注解《金匮要略》,在广泛汲取前人精义的同时,能结合临床实际并学习心得进行推敲,颇多个人发挥。尤其对所论病证的病机和治法,分析较详。但在释义中,间或杂有附会之论。现存清刻本。
《金匮要略方论集注》
金匮著作。黄竹斋撰于1925年。编者选辑前人有关《金匮要略》的注文,整理归纳为集注本,并逐条加以论述。故本书具有资料汇编性质。编者对前人一些论点不当的注文亦不加批判地予以录引,缺乏个人见解。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简释》
金匮著作。秦伯末编着。作者认为:“钻研仲景著作。主要是学习他的辨证和治法”(见本书虚劳病),遂打乱旧制,按病分为痉病、湿病、暍病、疟疾、虚劳病、消渴病、黄疸病、妇科病等37类、分列《金匮要略》原文,列举证治予以简释。原系《中医杂志》连载稿,1957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单行本。
《金匮要略今释》
金匮著作。八卷。陆渊雷撰于1934年。陆氏综合《金匮要略》的历代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金匮要略》原文予以分析归纳和诠注,并试图融会中西医学说。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论注》
金匮著作。二十五卷。清·徐彬撰于1671年。作者根据徐镕本《金匮要略》的条文次序予以诠释,注文浅显易晓,简捷明快。注后或补以论述,旨在进一步阐发原书蕴奥,书中发表个人见解较多,颇为后世医家所重。现存多种清刻本、《四库全书》本等。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著作。十卷。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中增补妇人阴挺论等内容。现存二十余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浅注补正》
金匮著作。九卷。《中医汇通医书五种》之一。清·唐宗海撰。唐氏推崇陈念祖《金匮要略浅注》,但对陈氏注解尚有缺误深以为憾,遂对陈书予以补缺正误,并加以发挥。作者试图用中西汇通的观点诠释补正,其中不免有附会的见解。现有多种清刻本。
《金匮要略释义》
金匮著作。
①湖北中医学院主编。此书以词解、释义的形式诠释《金匮要略》原文,每篇以概说敷陈该篇大意,用结语总结该篇之要点。为切于临床实用,删去原本最后三篇。本书1963年初版,1973年复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刊印,并将其列为《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
②黄树曾撰。作者认为《金匮要略》文字深奥,初学者不易理解,历代诸家之注释又未能尽善,遂着重以中医传统理论结合个人学术经验予以诠解,并能联系所论的因、证、治疗等加以阐论和分析。在编次方面删去原本中最后三篇,并将《金匮要略》诸篇方剂附列于后。1956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金匮要略述义》
金匮著作。三卷。又名《金匮玉函要略述义》简称《金匮述义》,《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42年。作者鉴于其父丹波元简所撰《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在采辑各家学说及阐述精义方面犹有缺漏,或有一定的局限性,遂将《金匮要略》原文,逐段进行注释。补充了赵以德、周杨俊、朱光被等诸家学说,结合个人的心得体会予以发挥。现有《皇汉医学丛书》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要略五十家注》
金匮著作。二十四卷。吴考盘编。刊于1931年。吴氏集古今《金匮要略》注本53种,择其精要对《金匮要略》一书逐篇逐条加以诠释。间附编者个人见解。末附《素灵药义》一卷。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著作。三卷。简称《金匮心典》,清·尤怡纂注。书成于1729年。尤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颇有心得,纂注时力求得《金匮》之妙谛,发仲景之心声,故名“心典”。作者删去原书的最后三篇,阐述仲景原文的精义。文笔简炼,条理清晰、注释能与临床相契合,对原文中难以解释的深奥文义,宁可缺略,不强予衍释。并改正原文传写之误,删略后人增添的内容,可称《金匮要略》注本中较好的一种。本书有多种刊本,上海中医学院基础理论教研组曾对此书进行校注,现存十余种清刻本,1975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本。
《金匮要略学习参考资料》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编。本书参考历代《金匮要略》注本等多种资料,结合临床对《金匮要略》原文各篇作了比较深入的阐析。卷首列概论,简要介绍各篇内容要点。各篇则载原文、原文分析、参考资料、按语等项,着重讲解各种病证的病机、证候和方治;并附按语,提出编者对有关问题的一些见解。196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金匮要略译释》
金匮著作。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选。本书综合历代注本之精要,对《金匮要略》原文阐论与分析均较为详备。每篇前有概说,后有结语。对篇内条文,一般有校勘、提要、词解、语译、浅释、选注、按语等部分。方药部分多能结合古今医家的实际经验予以介绍。1959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金匮要略直解》
金匮著作。三卷。清·程林编注。刊于1673年。本书主要征引《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脉经》、《甲乙经》等古典医籍,并参考六朝、唐、宋有关著作,对《金匮要略》加以诠解。所谓直解,即“以经证经,要在直截简明,义理详明,期于取用”(见凡例)。这种以经解经的注释方法虽避免了以往某些注家囿于主观臆测,但却反映出程氏学术思想趋于保守而很少发挥出个人创见。现存清刻本。
《金匮翼》
内科专着。八卷。清·尤在泾撰。刊于1768年。作者曾注释《金匮要略》,书名《金匮心典》。为了补充该书之不足,又撰集本书以为辅翼。书中参考历代方书并内科著作,参以个人心得和经验,阐述内科杂病48门。每门首列统论,概括该门病证的大致规律和治则。其次分述各种疾病的病证、治疗和方药。后附作者按语。尤氏对内科杂病的分类较细,论述简要清楚,选方也切于实用。现存几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玉函经》
金匮著作。八卷。系东汉·张仲景所撰《伤寒杂病论》的古传本之一。1066年经北宋校正医书局校定,与宋本《伤寒论》同时刊行。共内容与宋本基本相同,但体例编次不同。其中卷一为证治总例;卷二-四为痓、湿、暍、辨脉、六经病、厥利、呕哕、霍乱、阴阳易、差后劳复等病证;卷五-六为汗、吐、下、灸刺、水等治法的“可”与“不可”及热病阴阳交并生死证;卷七-八共收载方剂115首。作为一种较早的古传本,在校勘和研究《伤寒杂病论》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周扬俊撰于1687年。周氏于《金匮要略》历代注家中推崇赵以德《金匮方论衍义》,遂以此书为蓝本而为之补注,故曰“二注”。补注部分多采喻嘉言学说加以融会,并有所发挥。但周氏认为“事不师古,其法不立;师古而不师圣人,其理不精”。反映了一定的尊古崇圣思想。现存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金匮著作。六卷。《聿修堂医学丛书》之一。日本·丹波元简撰于1806年。作者采辑徐彬、程林、沈明宗、魏荔彤及《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等《金匮要略》注本,结合个人心得,发扬其考据学的功力,逐条阐析仲景原文,考核校订比较精详。方解部分,除选注诠释外,并参考古今方书增补了一些有效方剂,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1949年后有排印本。
金癞
病名。癞症之一种。《诸病源候论》卷二:“金癞者,是天所为也,负功德崇,初得眉落,三年食鼻柱崩倒叵治,良医能愈。”其证初起周身白斑如癣,眉睫脱落,日久鼻柱崩倒,目反唇裂。似麻风病,证治参见疠风条。
《金兰循经》
针灸著作。一卷。一名《金兰循经取穴图解》。元·忽公泰着,其子光济诠次。刊于1303年。据《针灸聚英》称:此书“首绘脏腑前后二图,中述手足三阴三阳走属,继取十四经络流注,各为注释,列图于后”。原书已佚。
金劳黄
病名。见《儒门事亲》卷六。即脾疸。详该条。
金理
清代医家。字天和,号水一。上海(今属上海)人。能诗。精医,尤长幼科。着《医原图说》二卷(1758)。弟子乔世杰,得其传。
金瑬珂
明代医家。字润寰。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有“神童”之誉,及长,遵母命业医。殚心于《内经》诸医典,读书万卷。善能去芜存精,尝云古之名医,其名即曰“和缓(医和、医缓)”,临证何用忙乱?故其虽临险证,亦多从容救治。诊治鳏寡孤独,咸不取值,且资助之。着有《明医医鉴》、《外科精微》、《体仁编》、《儿科慈幼录》等,均佚。子金灿,继其业。
金门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关梁。属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之郄穴。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足底外侧神经及足底外侧动、静脉。主治头痛,眩晕,癫痫,腰膝痛,外踝痛,下肢痹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穴别名。指会阴穴。《千金要方》:“金门在谷道前,囊之后,当中央是也,从阴囊下度到大孔前,中分之”。
金明旭(1902-1968年)
近现代医家。朝鲜族。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龙吉井县人。十六岁起攻读岐黄学。从事医疗、教学五十年。历任东三省汉医会评议员、延边医学院中医教研室主任等职。吉林省人大代表。学识渊博。精通古汉语和医典,亦研究朝鲜族医学和现代医学。撰有《西诊中治经验实录》、《克山病中医辨治》、《四象论》等文。
金铭
清初医家。字子弁。金山(今属上海市)人。从名医秦昌遇习医,尽得其传。治验颇多。撰《药能》,未刊。孙学谦,继其业。
金彭
清代医家。字又篯。仪征(今属江苏)人。太学生。世业医。家中积药如肆,贫者就诊,立方后即撮药与之。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秋,邑大疫,召药工十余人于家制丸散救济。撰《伤寒变通论》,未梓。卒年八十三。侄颖川,亦以医名世。
金破不鸣
①病证名。系指肺气不足、发音不出的病证。见《续名医类案》卷十八。《景岳全书·杂证谟》卷二十八:“声由气而发,肺病则气夺,此气为声音之户也。肾藏精,精化气,阴虚则无气,此肾为声音之根也。”治宜补益肺肾,方用生脉散、左归饮等加减。详见瘖条。
②即久瘖,详见该条。
金气
运气术语。指阳明燥金之气。《素问·六微旨大论》:“复行一步,金气治之。”
金气肃降
生理学名词。指肺气肃降。肺主气,属金,金性肃降,肺亦有清肃下降的生理功能,故称。肺气肃降,则气道能畅,呼吸正常,皮毛滋润,三焦水道通调;肺失肃降,则呼吸短促,咳嗽痰多。
金铅
药名。见《本草原始》。女子初潮的月经名金铅。亦名红铅。古时用以入药,现已不用。
金清桂(1870-1941年)
近代医家。字兰升,号石如,晚号冬青老人。江苏常熟人。少入邑痒,善文工书画。从柳宝诒习医,尽得其术。行医乡里,善治温病,屡起痼疾。尝自制消痞丸、运脾丸、疗疽钱霜丸等成药。着有《补缺山房医案》数十卷,并续编柳宝诒《惜余医案》。尚有《医学初步》两卷、《历代名医志》一卷、《温病论歌括》、《瘟疫明辨歌括》等。
金仁荣
清代医家。字德元。上海(今属上海市)人。从邑名医潘采瑞习医,专精儿科,治痘证虽险能活。着有《医方》一卷。子云苞,孙嘉、顺、均承其传,时称“金氏儿科。”
金容甫(1903-1978年)
近现代医家。安开裕,号赋修。安徽合肥人。七世业医。幼随父少卿习医。悬壶后有医名。曾任合肥红十字会医务主任、国医公会常务理事等。1949年后,历任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中医科主任,合肥中医学会副董事长,市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等。治学勤奋,学宗《内经》、张仲景,旁及诸家,以儿科着称,兼长内、妇科,对肝病、肾病治疗经验丰富。主张四诊合参,以问诊为主,反对单以切脉故弄玄虚。处方精练,宗成方而贵权变。有《金容甫医案医话选》遗稿。
金腮疮
病名。
①系指较小的腮痈。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三十二。详见腮痈条。
②系指颊疡。出《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详见颊疡条。
金伤
病名。金属兵刃所伤者,古军阵所多见。出《五十二病方》,为所论“诸伤”之一种。《周礼·天官》名金疡。《神农本草经》名为金创。又名刃伤,金疮,金刃伤。轻者仅伤其皮肉,证见疼痛、流血,或可不治而自愈。若重者则伤口深而筋断、骨折,疼痛剧烈,出血不止,或因出血过多而面目苍白、头晕眼黑,脉芤微细,引致虚脱者。严重者可致内脏创伤。治疗要迅速确诊,辨证施术。伤轻者:止血包扎即可;伤重者:应立即急救止血,或施清创缝合,若失血过多而休克者,宜速抢救,或输血补液,内服益气养血之剂。若骨关节损伤者,各以不同部位进行不同之整复固定治疗。若内脏损伤者,亦各按其所属急救处理。
金胜
运气术语。指金运所胜。《素问遗篇·本病论》:“木运太虚,反受金胜。”
金石中毒
病名。服食金石类药过量过久产生中毒症状者。《本草纲目》卷四载解金石毒药物,有甘草、大青、麦门冬、人参、荠苨汁、莼心、冬葵子、瞿麦、金星草、葳蕤汁、萱根、蕉根汁、绿豆、胡豆、白扁豆、黑大豆、余甘子、冬瓜练、水芹汁、寒水石、魁蛤肉、牡蛎肉、蚌肉、蚬子肉、蛏肠、石蟹汁、鳗鲡鱼、田螺、雁肪肉、鸭肉、白鸭通、乌肉、犀角汁、猪膏、猪肉、猪骨、猪血、羊血、兔血、牛膍、兔肉等。可供参考。
金实不鸣
①病状名。指肺气实所致声音嘶哑的病变。肺属金,上通喉咙,主一身之气,外邪犯肺,肺气壅滞,声道不利,则声音嘶哑。有风热和风寒之分。
②即暴瘖。
金寿山(1912-1983年)
现代医学家。浙江绍兴人。早年从父学医,后博览医籍,于《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尤多心得。1936年迁沪,在善堂施诊,1941年至桂林、贵阳行医,1946年后定居上海,1956年以后,任教于上海中医学院,讲授温病、伤寒、金匮、基础等课程。先后任上海中医学院教授、副院长兼文献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勤于著述,曾主编有《温病学讲义》、《中医学基础》等教材。另撰有《温热论新编》(1960年)。
金澍
清代医家。字具瞻。浙江海宁人。精儿科。遇危证常通宵不眠,翻阅医书,故治疗多效。撰有《本草分剂》,今佚。
金水相生
①五行相生关系。金生水。
②指肺肾相生。详该条。
③指肺肾同治。详该条。
《金笥玄玄》
寄生虫专着。一卷。约公元九世纪以后著作。撰人佚名。内容记载人体各种寄生虫名称、形态、图形及治疗方药,但杂有道家迷信色彩,有些图像富有想象成份。后收入《夷门广牍》中。现存明刻本、民国影印本。
金天衢
明代医家。字希瀛。浙江桐乡人。世医金少邱之孙。自幼颖悟,喜读书,十四岁患弱症,得吴门戈兰亭、武林王紫芝治愈。后随之习医,久而通医,尤以治疫症闻名。万历十三、十四年(1585-1586年)大疫,四方求治者众,应手即愈。曾荐太医院判,辞不赴。着《医学圣阶》、《医辨》等,均佚。卒年八十九。
金位
运气术语。燥金主治之位。《素问·至真要大论》:“金位之主,其泻以辛,其补以酸。”王冰注:“金之位,秋分后六十一日,五之气也。”
金星内锁
病名。系指瞳神缩小状似金色之秤星的病证。见《眼科易简补编》。本病多因心脾积热,上灼于目,津血耗损所致。参见金花内障条。
金星内障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即金花内障。详见该条。
金形
人的五种类型之一。《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金形之人,比于上商。”参阴阳二十五人条。
金疡
病名。同名异病。《周礼·天官》分疡医为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者。即金伤,详该条。此外,黄庭镜《目经大成》称:“此症生于气轮,状如金粟,粒数无定,眵泪涩痛”为金疡。即金疳。详该条。
金义孙
明代医生。曾任内医院医官司直。与护军全循义合辑《针灸择日编集》一卷(1447年),以述针灸施术择日之要、择日法及针灸杂忌等。
金翳
病证名。属于内障眼病的范畴。《眼科纂要》卷七:“目生金翳,内如金薄色,永不能治。”
金郁
病证名。五郁之一。指肺气郁闭之证。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见癃闭、气喘、胀满、不眠等。治宜宣泄之法,即渗泄而利小便,疏通其气,用泄郁汤、和金汤、善泄汤等方(见《证治汇补·郁症》)。参见五郁、郁证条。
金郁泄之
治则之一。金郁,指肺气壅滞;泄,宣泄,渗泄。用宣肺、利小便的方法治疗肺气不利所致咳嗽痰多,喘促鼻塞,水肿等症。《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郁泄之……然调其气。”王冰注:“泄,谓渗泄之,解表利小便也。”
金元四大家
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等四位著名医学家。金元四大家,代表了四个不同的学派。刘完素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在治疗上多运用寒凉药物,固此称之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而正安。”在治疗方面丰富和发展了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李杲认为“人的胃气为本”,在治疗上长于温补脾胃,因而称之为“补土派”。朱震亨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善用“滋阴降火”的治则,世称“养阴派”。
金运
运气术语。五运之一。指金气当令之运。金主乙庚,凡乙年、庚年,均属金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乙庚之岁,金运统之。”
金运临酉
运气术语。指乙酉岁会。乙为金运,酉为金的正位,中运金与岁支酉同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金运临酉……所谓岁会,气之平也。”新校正云:“金运临酉,乙酉岁也。”
金针
眼科手术器械名称。其主要的作用是拨治圆翳内障。金针的制作形式不一。
①见《目科正宗》。赤金制作,长约三寸,针身寸余长,若鞋底针粗。尖端细如锈花针,以慈竹为柄。
②见《审视瑶函》。以紫檀花梨木或犀角为柄,长约二寸八九分。粗若弓弦,柄两端钻眼约三四分,赤金抽粗丝长约寸许,用生面调生漆嵌入柄眼内,外端余六七分,略尖不可太锋利。
《金针赋》
针灸歌赋名。始载于徐凤《针灸大全》,全名《梓岐风谷飞经走气撮要金针赋》。序言谓此赋出自“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之法”,经撮要写成此篇。“首论头病取足,左病取右,男女早晚之气,手足经络顺逆之理;次论补泻下针,调气、出针之法;末论治病驱运气血,通接至微之妙。”其中提出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进气、留气、抽添、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针法,对后世影响较大。
金针开内障
眼科手术方法名称。见《张氏医通》卷八。又名针内障眼法、开金针法、开内障眼。现名金针拨障术、针拨白内障术。系用特制的拨障针,将混浊之黄精拨离原位。置于眼珠内之前下方。本法源于《外台秘要》的金篦治疗内障法。
金子久(1870-1921年)
清末民初医家。名有恒,以字行。祖籍杭州,后迁居浙江桐乡县大麻村。自南宋以来,世代业医。父芝石,精儿科,亦治内科。承家学,随父应诊。1915年在沪南慈善会施诊,医名大噪,晚年居村里,四方求诊者众,遍及齐燕闽粤、大江南北。慕名从学者达百余人。治温病推崇《临证指南》及《寓意草》,立方注意以甘凉之剂顾护津液。诊治湿温亦颇有经验。治虚损杂证,主张以《金匮要略》为准则,吸取东垣、丹溪、景岳、喻昌、叶桂等诸家长处。强调四诊合参,尤重切脉,对诊尺肤、察咽喉有独到经验,重视脾胃,推崇“轻可去实”,方药清灵甘淡,讲究炮制,善用药引。医案语多俪体,被《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收录。著有《金子久医案》(1927年)、《和缓遗风》、《问松堂医案》等。门人整理其学术经验,编成《金子久专辑》(1982年)。弟有壬,亦以医名。
《金子久医案》
医案著作。清末民初金久子久撰。刊于1927年。本书将所收作者治案分门别类予以编辑,其中以温病医案居多,记述分析较详。对重症、险症多连续记载其病情变化及治法,交待比较清楚。俾读者易于理会,可以有所遵循。现存光绪刻本、石印本、铅印本和《三三医书》本。
金镞科
明代医学科目名。参见金痉肿科条、十三科条。
津
①生理学名词。系人身体液的组成部分,体液之清而稀薄者。来源于饮食,随三焦之气出入肌肤腠理之间,以温养肌肉,充润皮肤。津出腠理则为汗,下达膀胱即为尿。若腠理闭,津不能出,则下降于膀胱而小便增多;反之,汗多则津不化水下行,小便就会减少,由此而进行生理性的体液调节。病理上,津伤者汗尿减少,面汗尿排泄过多则伤津。《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
②指唾液。
③水汁、水分。《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材木流津。”
④过盛,淫溢。《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津气
①是津液。详该条。
②津液和阳气的合称。如热伤津气,即津液与阳气均被热邪所伤。
津窍
经穴名。舌下廉泉穴和玉英穴(或作金津穴和玉液穴)为津液外泌的孔道,故称津窍。《灵枢·胀论》:“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
津脱
病证名。人体津液虚脱外泄,即大汗亡阳。《灵枢·决气》:“津脱者,腠理开,汗大泄。”张景岳注:“汗,阳津也。汗大泄者津必脱,故曰亡阳。”
津泄
病证名。水液外泄。《素问·宝命全角论》:“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
津血同源
生理学名词。津和血均源于饮食水谷精微,同属人体的阴液。二者在生理上互相转化,互相作用,参与周身体液调节;病理上则互相影响。《灵枢·决气》:“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灵枢·痈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营卫生会》:“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亡血家不可发汗。”大汗则津泄,故对失血、血虚者不宜发汗。临床所见大汗、大吐、或大泻等津液耗伤者,往往相继表现出心悸气短,脉细无力,面白舌淡等心血亏虚证候。
津液
生理学名词。
①津与液的合称。饮食精微通过胃、脾、肺、三焦等脏腑的作用而化生的营养物质。在脉内的,为组成血液的成分;在脉外的,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津和液通常并提,但二者在性质、分布和功用方面,均有不同之处。各详该条。
②泛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灵枢·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灵枢·决气》:“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灵枢·决气》:“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说明血、尿、汗均由津液化生,并可调节体液平衡。
津液廓
眼的八廓之一。系据相应脏腑功能予以命名。又名水廓。如《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津液廊即水廊。”详参水廓条。
津液之腑
人体器官名。指膀胱。膀胱是贮藏津液的器官,故称。《灵枢·本输》:“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素问·灵兰秘典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张景岳注:“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筋
解剖结构名。
①肌腱和韧带。《灵枢·九针十二原》:“皮、肉、筋、脉,各有所处,病名所宜,各不同形。”
②指经筋。经筋隶属十二经脉,循行于体表筋肉间,起于四肢末端的爪甲,结于关节,终于头面,不与内脏相联。《灵枢·经筋》:“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上,结于踝。”
筋痹
病名。
①指筋膜受风寒湿邪所浸而致之痹证。《素问·四时刺逆从论》:“少阳有余,病筋痹,胁满。”《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曰筋痹。”《圣济总录》卷二十:“《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又曰:以春遇此者为筋痹。其状拘急,屈而不伸是也。”治以疏筋养血结合祛邪法,方用羚羊角散、天麻汤等。
②指肝痹。见秦景明《症因脉治》卷三。参见肝痹条。
③指风痹。《证治汇补》:“筋痹即风痹也。游行不定,上下左右,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或赤或肿,筋脉弛纵。”参见风痹条。
筋躄
病证名。指足不能行。《灵枢·热病》:“筋躄目浸,索筋于肝。”张介宾注:“筋躄者,足不能行也。”
筋部
人体部位名。指筋脉的所在和所属部位。《灵枢·卫气失常》:“筋部无阴无阳,无左无右,候病所在。”
筋弛纵缓
病证名。证见筋弛缓,收缩无力。“弛”同“驰”。《灵枢·经筋》:“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
筋瘛
证名。筋挛之又名。《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五:“故筋挛亦曰筋瘛。”参见筋挛条。
筋度
即“度筋”。“五度”之一。通过衡度测量“经筋”以诊断疾病。《素问·方盛衰论》:“诊有十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俞度。”
筋断
证名。即因外伤致使筋发生断裂。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伤筋。详见该条。
筋翻
病证名。指因暴力致使伤筋发生翻转之症。见《医宗金鉴》卷八十七。即伤筋。详见该条。
筋疳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肝疳。详该条。
筋骨解堕
筋骨软弱无力。“解堕”同“懈惰”。《素问·上古天真论》:“今五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
筋缓
证名。筋脉弛缓,不能随意运动。出《难经·十二难》。多由肾肝内绝(亏虚)或肝经受风、血热等因素所致。《杂病源流犀烛》:“筋缓之原血热,……宜五加皮散。”此证每见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