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第十九篇

痧痘口疳

病证名。指麻疹、痘疮之后,口腔溃烂。见《咽喉经验秘传》。《喉科秘旨》卷上:“痘余痧后口生疳。烂在牙龈痘毒传,若是见痧生满口,须从心胃二经参。”治宜清泻心胃二经之火。可选用清胃散、银翘散、导赤散等加减。

《痧痘集解》

痧疹专着。六卷。清·俞天池撰。刊于1727年。原名《痘科金镜赋集解》,后经于人龙重予整理补注改成本名。卷一-二《痘科金镜赋集解》、系《痘科金镜录》一书中11个歌赋的注释;卷三《痘疹杂说》、《疹痘秘旨》;卷四-五《痘疹心法条辨》、《痘科集录心法》、《痘症治验》;卷六《痘科方药集解》。内容主要是辑录前人的有关论着予以归纳整理,同时也综合了作者治疗痘疹的临床经验。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刊本。

病名。

①腹痛、吐泻之因于感受秽浊不正之气,或由暑热之气或饮食壅滞于中而触发。名之曰痧,或名痧气、痧胀。以夏秋季令较为多见。《痧胀玉衡》卷上:“痧症先吐泻而心腹绞痛者,从秽气痧发者多;先心腹绞痛而吐泻者,从暑气痧发者多;心胸昏闷,痰涎胶结,从伤暑伏热痧发者多;遍身肿胀、疼痛难忍,四肢不举,舌强不言,从寒气冰伏过时,郁为火毒而发痧者多。”《急救痧症全书》卷:“痧者,厉气也,入气分则作肿作胀,入血分则为蓄为瘀,遇食积痰火则气阻血滞。《痧症全书·论痧》:“古无痧字,……惟霍乱条下有不吐泻而腹绞痛者,曰干霍乱,亦名绞肠痧,缘南方体气不实之人,偶触粪土沙秽之气,多腹痛闷乱,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讹字也。”由此可见,前人或有将霍乱赅括于痧病之内者。治宜内服平安散、散痧汤、武候行军散等方;外治可用括痧法或刺法、推拿等。在饮食宜忌方面,前人有“最忌热汤热酒”之说。痧证分多种,如热痧、暑痧、温痧、寒痧、阳痧、阴痧、绞肠痧等。参见有关各条及痧胀条。

②疹之通称。《临证指南医案》邵新甫按:“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而如粟象;瘾者,即疹之属,肿而易痒。”

莎衣道人

南宋淮阳军朐山(今江苏连云港一带)人。姓何氏,避乱渡江,举进士不中。后出家为道士。初着白衣,衣破以莎草联缉之,有患瘵者乞医,以草付之,服之旬日愈,世人谓之神。庆元六年(1200年)卒。

砂淋

病名。小便涩痛,尿中有砂石者。又名砂石淋,即石淋。《中藏经·论淋沥小便不利》:“砂淋者,腹脐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有大者如皂子,或赤或白(一作黄),色泽不定。”详石淋条。

三商

经外穴名。《针灸集成》名排刺三针。即老商、中商、少商之合称。老商位于拇指尺侧,距指甲根0.1寸;中商位于拇指背侧正中距指甲0.1寸;少商位于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主治高热、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等。点刺出血。

《三三医书》

医学丛书名。裘庆元辑。刊于1924年。共三集,每集33种,共99种。裘氏取《礼记》“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及《左传》“三折肱知为良医”之典,遂题名为“三三医书。”所辑内容包括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针灸、本草、方书、医案、医话、医论等各类医着。以明、清两代较有影响、较有代表性的医学著作为主,并收入少数日人所撰的“汉方医学”著作。所辑诸书大多篇幅短小,切于实用。现存初刊本。

三日疟

病名。疟疾三日一发者,亦称三阴疟。《素问·疟论》篇论疟疾“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谓“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府,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三日疟,即《内经》所云“休数日作者”。三日疟初起发于夏秋者,宜用二陈汤去橘皮,加生术、槟榔、常山,逐去痰癖为先,稍加穿山甲以透经络。暑结营分,又当以香薷、鳖甲、茯苓、半夏、甘草、当归、生姜、大枣祛暑为要,而前药无益。若元气大虚,只用补正,宜六君子汤加草果、乌梅,名四兽饮,兼本经引使药。若元气下陷,日发渐晚者,宜补中益气汤,大剂参术姜枣为治,而不宜用常山、槟榔、山甲、草果等药耗伤正气。参见三阴疟、疟疾条。

三气

运气术语。指一年运气有平气、不及和太过三种情况。《素问·五常政大论》:“三气之纪,愿闻其候。”

三品

《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分类法。没有毒性,可以多服久服不会损害人体的列为上品;没有毒或毒性不大而可治病补虚的,列为中品;有毒或性较峻烈而不能长期服用,足以祛除寒热邪气、破积聚的列为下品。这在当时有一定可取之处。但划分不够严格,如上品药中也有一些剧毒的药物在内,所以这样分类是比较粗略而原始的。

三盘落地

养生学术语。系一种导引功法。出《易筋经》。方法为:“目注牙龇,舌抵上腭,睛瞪口裂,两腿分跪,两手用力抓地,反掌托起,如托千斤,两腿收直。”

三门

推拿穴位名。见天庭条。

三毛

人体部位名。亦称丛毛、聚毛。足大趾爪甲后方皮肤上有毛处。《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还贯爪甲,出三毛。”

三里发

病名。见《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因痈疽之生于足三里穴部位而命名。其因多由劳损伤筋,加胃热壅结而发。其初发肿形若牛眼,拘急冷疼,色青黑,肿痛渐增,约五、七日多自破溃,出紫血,次则脓出而稀。治宜内服加味三星汤,外敷太极黑铅膏。参见外痈及溃疡等条。

三里

经穴名。在下肢者称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在上肢者称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见各该条。

砂疥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六。该病乃由于血热凝滞于表皮肌肤所致。患处皮损状如细砂,焮赤痒痛难忍,搔抓后有少量滋水。治宜内服当归饮子。类似痒疹。

沙证

病名。由沙虱虫毒侵入所致的疾患。《肘后备急方·治卒中沙虱毒方》:“山水间多有沙虱,甚细,略不可见。人入水浴及以水澡浴,此虫在水中着人身,及阴天雨行草中亦着人,便钻入皮里。其诊法:初得之皮上正赤,如小豆黍米粟粒,以手摩赤上痛如刺;三日之后,令百节疼痛,寒热,赤上发疮;此虫渐入至骨,则杀人。”本病一般认为相当于恙虫病。

沙蜮

病名。俗名麻脚瘟。感受沙虱溪毒所致的病症。《医略十三·沙蜮第十二》:“其病与伤寒、温疫、霍乱、瘴气相类,但手足逆冷者是。甚至手足麻木不仁,冷过肘膝。”“沙毒流行,两足先麻木,当时流俗名麻脚瘟。继之腹痛吐泻,肢冷脉伏,剧则大汗身冷,脉脱目陷,四肢瘛疭,须臾不救。”治用含沙散。参见霍乱、温疫条。

沙图穆苏

元代医家。一作萨里弥实,字谦斋,号竹堂。蒙族。平时留心医药,积累单验效方,并取名《瑞竹堂经验方》,其中之女科八珍散,应用甚广。其方共三百四十四首,系由《医方类聚》中补辑所得。

沙石淋

病名。淋证小便排出沙石者。见《世医得效方》卷第八。又称沙淋、石淋。《杂病源流犀烛·五淋二浊源流》:“轻则为沙,重则为石。”详石淋条。

杀血心痛

病证名。出《妇人大全良方》卷一“妇人杀血心痛方论”。亦名血崩心痛、失血心痛。指妇女因血崩或小产下血过多而出现心痛的病证。多因出血过多,心脾失养,血虚而运行无力,血液凝滞,瘀阻作痛。若症见血崩伴心痛较剧,血色浅淡如水,小腹喜按,治宜先予收敛止血,用乌贼骨炒为细末,醋汤调服,再以补中益气汤升举之。若血崩色紫夹块,心痛拒按者,为血瘀凝滞不散,先宜行瘀止痛,先用失笑散,后用十全大补汤补之。

杀气

秋凉肃杀之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寒水胜火,则为冰雹,阳光不治,杀气乃行。”

㈠(shā,音纱)

①斗杀。《素问·脉要精微论》:“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

②死亡,毁灭。《素问·阴阳类论》:“冬三月之病,在理已尽,草与柳叶皆杀。”

③杀害,致死。《灵枢·玉版》:“其如刀剑之可以杀人,如饮酒使人醉也。”

④肃杀。《素问·水热穴论》:“秋者,金始治,肺将收杀。”

㈡(shài,音歃)衰退,消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涩翳内障

病名。又名涩翳,属圆翳内障。《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朦胧如轻烟薄雾,渐渐失明……,不覩人物,犹辨三光,翳如凝脂色,瞳人端正,状宜金针。”《疡医大全》卷十二有“黄色而大,凝滞无吸收,故曰涩翳。”参见圆翳内障。

涩脉

脉象名。脉往来艰涩,如轻刀刮竹,与滑脉相反。《脉经》:“涩脉细而迟,往来难且散,或一止复来。”主血少伤精,津液亏损,或气滞血瘀。

涩可去脱

治疗学术语。指用收敛的药物,以治疗滑脱不固的疾病。如病人多汗或病后自汗,为卫气不固,用牡蛎散以敛汗固表。又如肾虚而遗精,用金锁固精丸以涩精止遗。

涩剂

方剂学名词。即固涩剂,十剂之一。以酸敛固涩药物组成,用以治疗气血精液耗散、滑脱等证的方剂。由于临床表现有自汗盗汗、遗精滑泄、小便失禁、泻痢日久、或崩漏带下的区别,治疗上大体分为固表止汗、涩精止遗、涩肠固脱、固崩止带几类。

涩肠止泻

治疗学术语。系收涩法之一。治疗大便滑泄的方法。适用于脾肾虚寒之泻痢日久,滑脱不禁等病证。常用药物有诃子、罂粟壳、赤石脂、乌梅、禹余粮等,代表方剂如真人养脏汤、桃花汤、四神丸等。

涩肠固脱

同涩肠止泻。详该条。

①药、食性味的阻滞或收敛作用。《灵枢·五味论》:“酸入于胃,其气涩以收。”

②尺肤诊象之一。指尺部皮肤粗糙,抚之不滑润。属于阳盛阴液不足之象。《素问·脉要精微论》:“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

③脉象名。指脉动往来很难,不滑利。多见于气滞血瘀等证。《灵枢·胀论》:“其脉大坚以涩者,胀也。”

④阻滞不畅、流通困难。《素问·痹论》:“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

色痔

病名。指因性生活过度而诱发之痔疾。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该书称:“同房后即肿痛发者为色痔。”临床时,大凡因房室过度而诱发之痔疮、肛漏、肛门脓肿者,均称之为色痔。

色诊

诊断学名词。系望诊内容之一。通过观察面部颜色及光泽的变化诊断病情。诊察时,以五色主病为重点,结合颜色的浮露沉隐,润泽枯槁及上下扩散的方向等。如色浅浮露,主表病;色晦暗沉隐,主里病;色淡而疏落多为新病邪浅,色深而壅滞多为久病或邪盛。润泽为有胃气,枯槁为胃气衰败。病色上下扩展的方向,常与病变方向有关。参见五色主病条。

色泽

颜色鲜明润泽。正常时表明胃气充足。病态时多为水液滞留体表之浮肿。《素问·脉要精微论》:“色泽者,当病溢饮。”参色鲜明条。

色以润泽为本

诊断学术语。出《望诊遵经》。健康人的面部色泽本应明润光泽。故称。人体内在气血盛衰,可外现于面部色泽。当出现病色时,病色之中兼见润泽,预后较好;如枯晦不泽,预后较差。

色夭

病状名。皮肤色泽枯槁无华。见于久病、津液气血严重耗损的患者。《灵枢·决气》:“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色夭。”参夭然不泽条。

色鲜明

①色泽鲜明荣润。与晦暗相对而言。属正色,表明胃气充足。

②色泽明亮不润,面色浮肿,水饮滞留体表所致。《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色鲜明者有留饮。”

色随气华

面部色泽随五脏精气的盛衰而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夫精明五色者,气之华也。”色泽是五脏精气的外荣,上见于颜面。五脏精气充足,则面色光泽明润,含蓄不露。若重病或久病,脏气衰败,则面色枯槁晦暗,甚至真脏色败露(见《四诊抉微》)。

色似胭脂症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白睛溢血、白睛凝脂。多因热客肺经,肺气不清,致血热妄行,溢于络外。也有由剧咳、呕吐和外伤等引起者。本病白睛不论上下左右,但是一片或一点红血,俨似胭脂。治宜清肺散血,可用退赤散加减。因外伤者,内服四物汤加桃仁、红花。因他病者,除病因治疗外,酌加通络散瘀之品。

色脉合参

诊断学术语。即诊色与诊脉相结合,综合判断病情变化。例如患者面红唇赤,舌红苔黄,为邪热盛的病色,若脉见洪数或滑数,则脉色一致,多为新病,易治。若脉洪数而面色苍白,则脉色不符,多为久病,难治。《素问·脉要精微论》:“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

色厥动血

病证名。因欲火上炎引起的吐血、鼻衄等血证。见《景岳全书·杂证谟》。证见吐衄来势急暴,倾吐不止,或兼见厥逆,或汗出,或咳嗽气喘等。治宜清热泻火以抑其势,选用清化饮、四阴煎、加减一阴煎等方。亦有阴竭于下,火不归源,外无烦热脉证而血厥不止者,属危证,宜用镇阴煎。待其病情稳定,再随证调治。参见血厥条。

色厥

病证名。因纵欲过度而致厥证。《类证治裁·厥症》:“色厥乃纵欲竭情,精脱于下,气脱于上。”治用独参汤益气固脱。参见厥证条。

色复

病证名。病愈后因房劳而复发。即房劳复。《重订广温热论·温热复症疗法》:“房劳复者,即女劳复,一名色复。”详房劳复条。

色夺

病状名。指气色耗伤败坏。《素问·脉要精微论》:“征其脉不夺色夺者,此久病也。”

色悴

病状名。面色憔悴枯萎无华。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多见于慢性病。

色部

指脏腑及肢体分布于面部的色诊部位。有不同的分属法。《灵枢·五色》以面部中央自眉心至鼻端分属五脏,六腑分挟于两旁,其余头面、咽喉、四肢等各向上下内外依次排列。《素问·刺热》则以鼻居中央属脾,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额属心,颐属肾。可与四诊其他内容综合分析,作出较正确的判断。《灵枢·五色》:“五色之见也,各出其色部。”

①颜色。《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②气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③脸色,面部表情。《素问·解精微论》:“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

④女色。《笔花医镜·肾部》:“好以之流,先竭肾水。”

瘙疹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凡小儿在未出痘疹之前感受风邪,以致遍身红点,如粟米之状。治宜疏散风邪,用银翘散加蝉蜕。

瘙疳

病证名。指所生下疳痛而兼痒,溃而不深,形如剥皮烂杏者。亦名臊疳。出《医宗金鉴》卷六九。即疳疮。证治可参见下疳条。

《扫叶庄医案》

医案著作。四卷。清·薛雪撰。本书以内科时病、杂病为主,兼有外、妇、儿科治案,案语简明。薛氏擅长于湿热病,其辨证之法,突出三焦特点,对其病因、病理、治法分析尤详,有独到的见解。现有清抄本及《珍本医书集成》本。

扫散法

推拿手法名。用拇指桡侧部或其余四指指端快速地来回推抹头颞部。有疏散风邪等作用。常用于头痛等症。

鱢嗽

病名。鱢音骚,义臭。指外邪袭肺而致的咳嗽,或传染性咳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备急五嗽圆,治五种咳嗽。一曰上气嗽,二曰饮嗽,三曰鱢嗽,四曰冷嗽,五曰邪嗽。皆由肺受风寒,气不宣通所致。”《不居集·咳嗽》:“鱢嗽,乃邪恶鬼注之嗽,乃五嗽中之一嗽也。主以四满丸。”参见咳嗽、五嗽条。

臊疳

病证名。指患下疳且兼痛痒者,见《洞天奥旨》卷十二。即瘙疳。详该条。

搔法

推拿手法名。出《礼记·内则》。用手指轻轻抓抚治疗部位。

抓挠。《灵枢·经脉》:“实则腹皮痛,虚则痒搔。”

颡叫子

医疗器械名称。系指我国最早的人工喉。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三:“世人以竹木牙骨之类为叫子,置人喉中吹之能作人言谓之颡叫子。”有病瘖者,可使用此物,粗能辨其一二。

颡大

额之大角。从额之大角入发际五分为头维穴。《灵枢·根结》:“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颡大者钳耳也。”

①额部。见“颡大”。

②后鼻道。见“颃颡”。

即喉咙。俗称嗓子。详喉条。

桑枝灸法

外治法之一。属灸法之一种。见《疡科选粹》卷一。即桑柴火烘法。详见该条。

桑枝灸

灸法的一种。又称桑枝针。《本草纲目》桑柴火:“痈疽发背不起,瘀肉不腐,及阴疮瘰疬、流注、臁疮、顽疮,燃火吹灭,日灸二次。”其法与神针火类似。参见该条。

桑木灸

灸法的一种。将桑木条点燃后熏灸患处。《外科正宗》:“治诸疮毒,坚而不溃,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用新桑木长七寸,劈指大,一头燃着向患上灸之,火尽再换,每次灸木五、六条,肉腐为度。”又《神灸经纶》:“以桑木烧作红炭,漏杓盛之,悬患上,自四围烘至疮口,或高或低,总以疮知热为度。”

桑柴火烘法

外治法之一。属灸法之一种。见《外科大成》卷一。亦名桑枝灸法。具体用法为:用新桑枝或桑木枝,劈如指粗,约九寸长,一头燃着吹灭,用火向患处烘烤,火尽再换。每次烘三四枝,日烘二三次,以患处知热为度即可。该法适用于痈疽初起局部患处肿痛,坚而不溃,或溃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者。有解毒止痛,消肿散瘀,助阳生肌之效。

散针法

在病痛部位选穴针刺。《医学入门》:“散针者,治杂病而散用其穴,因病之所宜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也。若夫折伤跌扑,损逆走痛,因其病之所在而针之,虽穴亦不顾其得与否也。”

散俞

散在的腧穴,用以出血。《素问·诊要经终论》:“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王冰注:“散俞,谓间穴。”指闲散之穴。《类经》注:“此散俞者,即诸经之散穴也。”

散瘀

用活血化瘀药物以消散瘀肿。参祛瘀消肿、破瘀消症条。

散阴颇阳

指阴阳互有消散,互有偏颇。颇,偏也。《素问·方盛衰论》:“脉动无常,散阴颇阳。”

散翳内障

病名。系指翳从瞳仁内透出,散如鳞点之状的病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散翳、破散(内障)。属圆翳内障,详见该条。

散翳

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六。也即散翳内障,详见该条。

散叶脉

脉象名。指脉来如风吹叶散,无根之脉。《素问·大奇论》:“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

散笑

经外穴名。出《刺疔捷法》。在迎香穴下方,当鼻唇沟之中点处。主治鼻塞,面瘫,疔疮等。沿皮刺0.3-0.5寸。

散下

针灸学术语。指左右上下随意进行的针刺方法。与“直下”相对。《素问·诊要经终论》:“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散抟(tuán,音团)

诊断学名词。系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散漫与抟聚,以辨别疾病的新久和邪气的进退。《望诊遵经》:“散者病近将解,抟者病久渐聚。先抟而后散者,病虽久而将解;先散后抟者,病虽近而渐聚。”

散脉

①脉象名。脉浮散无根,轻按有分散零乱之感,中按渐空,重按则无。主元气离散,胃气衰败,气血消亡,精气将绝,见于病情垂危阶段。

②足太阴之别络。以散行而上,故称。《素问·刺腰痛篇》:“刺散脉在膝前骨肉分间,络外廉束脉。”王冰注:“散脉,足太阴之别也,散行而上,故以名焉。”

散剂

药物剂型之一。药物研成粉末为散。可内服又可外用。内服:粗末加水煮服;细末用白汤、茶、米汤或酒调服。外用:研成极细末,撒于患处,或用酒、醋、蜜等调敷于患处。

散膏

指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

散复

指气血的耗散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散法

推拿手法名。指用揉、推、摩等手法向患处四周进行离心方向操作的方法。《保生秘要》:“气胀加推散四肢。”

散刺

刺法之一。在穴位及其周围进行散在的多点浅刺。《素问·诊要经络论》:“冬刺愈窍于分理,甚则直下,间者散下。”《类经》:“间者散下,或左右上下散布其针而稍宜缓也。”

散(sǎn,音伞)气

指分散不聚的正气。《灵枢·终始》:“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三字经合编六种》

从书名。张骥辑。刊于1933年。包括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张汝珍《春温三字诀》、唐容川《痢症三字诀》,和张骥增辑之《三字经汤方歌括》、《春温三字诀方歌》、《痢症三字诀歌括》。

三着

气功学术语。指气功锻炼中用意过重的三种不良表现:着意、着想、执着。这是应该加以避免的,否则可能引起前额发紧、头部不适或胀痛等副作用,甚而引起走火入魔的偏差。炼功用意的正确方法应为若有意若无意,勿忘勿助,似守非守,用意不用力。

三椎

人体部位名。指第三胸椎。《素问·刺热篇》:“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三柱骨

人体部位名。指背脊天柱骨(第七颈椎)以下的第二胸椎的刺突部分。《简明医彀》:“肩胛际会处为三柱骨。”

《三指禅》

脉学著作。三卷。清·周学霆撰于1827年。周氏信仰佛道,尝谓:“医理无穷,脉学难晓。会心人一旦豁然,全凭禅悟。”并认为:“全身脉症,于瞬息间尽归三指之下”,故名《三指禅》。又自神其说,谓其脉学曾经“异人”指点而不同凡响。全书自总论以下共立八十一个论题,具体说明诊脉部位、方法及切脉诊病等问题。周氏论脉以“缓脉”为常脉,认为“精熟缓脉,即可以知诸病脉。”并以浮、沉、迟、数为四大纲,统领诸脉,共列二十七脉,以虚实、长短、滑涩等对比的方法,分析各种脉象不同之点,便于读者领悟掌握。周氏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论述各种疾病时,能以脉诊紧密结合病因、病理、证候以决定治法和方药,切于临床应用,颇为后世医家所推重。1949年后有排印本。

三之气

主气之第三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少阳相火之气,主夏至前后各30日又43.75刻。亦即由小满至大暑,其中包括芒种、夏至、小暑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三元延寿参赞书》

养生著作名。元·李鹏飞撰,五卷。见载于《道藏·洞神部》深字号544册。书中养生延寿之说以所谓天元、地元、人元之三元说立论,认为纵欲则天元减;情志过度则地元减;饮食不节则人元减。提出养生延年须精气不耗、起居有常、饮食有度。全书之意新颖,说理明畅,有关养生理论与措施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三元参赞延寿书》

养生学著作。五卷。宋末元初人李鹏飞撰集于1291年。作者自谓:宋咸淳四年(1268年)在杭州受官道人之教,始知人的年寿应有天元、地元、人元。三元共180岁。在此启发之下乃撰集此书。卷一论天元之寿,成人精气不耗;卷二为地元之寿,律人起居有常;卷三为人元之寿,教人饮食有节;卷四述神仙救世,却老还童真诀;卷五为神仙警世。现有道藏本。

三元

①养生学术语。其说不一。《悟真篇》董德宁注:“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一说指天、地、水或天、地、人。又为三丹田异名。在内丹术中,炼精化气而成者,叫人元;炼气化神而成者,叫地元;炼神还虚而成者,叫天元。《性命圭旨》:“一元精固,交感之精自不泄漏;二元气住,呼吸之气自不出入;三元神凝,思虑之神自然泰定。”

②人体部位名。指头、腹、足三部。《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

三阴疟

病名。

①即三日疟,详见该条。

②疟发在处暑后,冬至前之三日疟。《类证治裁·阴疟》:“三阴疟多发在处暑后,冬至前,发愈晚者去亦迟,以气令收肃故也。”

③疟夜发者。《医宗金鉴·疟疾》:“疟在夜发,名曰三阴疟疾。”

④疟作有定时者。《丹溪心法·疟》:“作于子午卯酉日者,少阴疟也;寅申巳亥日者,厥阴疟也;辰戌丑未日者,太阴疟也。”《类证治裁》谓治三阴疟宜和营调卫兼疏邪,勿用劫剂。

三阴痉

太阴痉、少阴痉、厥阴痉的总称。《张氏医通·诸风门》:“足三阴痉,俱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治宜用附子散,多汗去川芎、独活,加黄芪、当归。详见太阴痉、少阴痉、厥阴痉条。

三阴交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足太阴、厥阴、少阴之会。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另说:“在内踝上八寸”(《千金要方》):“在内踝上一寸”(《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后方为胫神经;并有大隐静脉,胫后动、静脉。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萎,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以及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直刺1-1.5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孕妇禁针”。

三阴病

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简称。参见六经病条。

三阴

①经络分类名。即手足太阴、少阴、厥阴经脉的总称。

②指太阴经。见《素问·阴阳别论》。

③推拿穴位名。位于右眼胞。见《幼科推拿秘书》。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书名。原题《三因极一病源论粹》,简称《三因方》。十八卷。宋·陈言撰于1174年。作者认为:“医事之要,无出三因”。“倘识三因,病无余蕴”。本书卷一-卷二前半部为医学总论,并将三因(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作为论述的重点;卷二下半部-卷十八列述内、外、妇、儿各科病证,并附治疗方剂,共分180门,载方1500余首。方论结合颇切实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方剂不见于宋以前医学文献。本书的特点是将临床与三因相结合,故对研究中医病因学说和各科临床辨证论治等均有参考价值。现存宋刻配补本、元刻本及多种清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三因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古代三类病因的合称。即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然六淫天之常气,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为内所因。其如饮食饥饱,叫呼伤气,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乃至虎狼毒虫,金疮踒圻,疰忤附着,畏压溺等,有背常理,为不内外因。”

三一

养生学术语。《玄门大论三一诀》引孟法师云:“今三一者,神、气、精;希、微、夷;虚、无、空。”另有以三神(意神、志神、念神)、三光(虚赤光、元黄光、空白光)、三色(始青、元白、玄黄)及三丹田神名等释三一者。诸说皆为修炼方术所依据。故《三一九宫法》云:“夫三一者,乃一身之灵宗,百神之命根。”在气功内丹术中,又谓炼神、炼气、炼精三法统一于“一气”。《太上九要心印妙经·三一机要》:“夫三一者,三成一气也。”

三阳五会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百会。见该条。

三阳头痛

病证名。为太阳头痛、阳明头痛、少阳头痛的合称。见《医垒元戎·三阳头痛》。太阳头痛,自脑后上至巅顶,其痛连项;阳明头痛,上连目珠,痛在额前;少阳头痛,上至两角,痛在头角。治疗当于疏邪治痛方中加引经药,太阳头痛加羌活,阳明头痛加白芷,少阳头痛加川芎。

三阳络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通间、通门。属手少阳三焦经。在前臂背侧,当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一说“肘前三寸外廉陷者中”(《太平圣惠方》);另一说“肘前五寸外廉陷者中”(《针灸资生经》)。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并有前臂骨间背侧动、静脉。主治头痛、耳聋、暴瘖、臂痛等。直刺0.5-1.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三阳经疟

病名。疟疾之发于太阳、阳明、少阳三阳经者。见《症因脉治》卷四:“疟疾者,先寒后热,发作有定期,大约巳午未三时者多。若一日一作,太阳、少阳也;间日而作,阳明,少阳也;伸欠、恶寒头痛,太阳也;发热口渴,阳明也;有寒有热,呕而口苦,少阳也。日中三阳得令,其病即发;日夕三阳时令退而病解。”《类证治裁·疟》认为:“疟邪伏于募原,浅者客三阳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