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第十篇

中恶霍乱

病名。感受污秽毒气而致霍乱。《圣济总录·霍乱门》:“中恶霍乱者,客邪内干,正气暴乱,使胃中食物不化,气道否结,不得宣通,令人心腹卒痛,吐利烦闷,甚则精神冒昧,靡所知识。”治用十香丸、丹砂丸、桃枝汤等。

中恶

①病名。又称客忤、卒忤。感受秽毒或不正之气,突然厥逆,不省人事。出《肘后备急方》卷一。《证治要诀·中恶》:“中恶之证,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头旋晕倒,昏不知人。即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去。吊死、问丧、入庙、登家,多有此病。苏合香丸灌之,候稍苏,以调气散和平胃散服,名调脉平胃散。”《诸病源候论·中恶病诸候》有中恶候、中恶死候、尸厥候、卒死候、卒忤候、卒忤死候、鬼击候、卒魇死候、魇不寤候、自缢死候、溺死候、中热喝候、冒热困乏候、冻死候等。

②经外穴名。《肘后备急方》:“五尸者……灸乳后三寸十四壮,男左女右。不止,更加壮数,差。”《医宗金鉴》列作经外穴,名中恶。近代《中国针灸学》易名传尸。在胸侧部,乳头外侧3寸处,约当第四肋间隙。主治疰忤,腹痛,胸肋痛,肋间神经痛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中渎之腑

人体器官名。指三焦。三焦是一身气化和水谷出入的道路,功能如沟渠的疏通,故称。《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

中渎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医学纲目》作中犊。属足少阳胆经。在大腿外侧,腘横纹上5寸,当股外侧肌与肱二头肌之间;或于风市穴直下2寸处。布有股外侧皮神经,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静脉肌支。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脚气,以及坐骨神经痛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中毒性痢疾

西医病名。一种具有强烈的传染性疾病。属中医温病范围。临床特点为发病急骤,高热,昏迷,抽搐,开始多无脓血便。多发于夏秋两季,常见于2-7岁小儿。因疫毒之邪从口而入,湿热蕴伏肠胃所致。可出现邪毒鸱盛的闭证,同时又可伴随正气虚衰的脱症。凡突然寒战高热,烦躁谵妄,反复惊厥,神志昏迷,大便腥臭,伴有脓血或无大便者,为实热内闭,治宜清热解毒,用黄连解毒汤。若突然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发凉者,为内闭外脱,治宜扶正固脱,镇痉开窍,先用参附汤调服安宫牛黄丸以固脱镇痉,继用四逆汤。病情好转时,再清热治痢,用白头翁汤之类。

中毒性肺炎

西医病名。小儿肺炎中较为严重的一种。属中医温病范畴。临床表现起病急骤,来势凶猛,高热,嗜睡,昏迷,惊厥,循环及呼吸衰竭等。由热邪侵袭,气分热炽,灼肺伤津,进而热入营血,扰及心神所致。气分热炽者,治宜平喘解毒,宣肺化痰,用麻杏石甘汤加鱼腥草、银花、竺黄、竹沥;热入营血者,宜清营解毒,平喘化痰,用清营汤加减。若正不胜邪,阳气衰竭,合并心力衰,用参附汤,益气固脱;合并中毒性脑病,宜加有羚角钩藤汤或神犀丹。

中毒气吐下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指小儿中药毒而致吐泻不止,烦躁顿乏。《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脾胃怯弱,脏腑嫩软,气血未壮,因服药不胜其味之毒,致烦躁闷乱,或口舌麻木……甚至吐利,有致啘血者。”小儿形气未全,易虚易实,用药时要注意“中病即止”,已达到治疗目的时,即宜及时停药,以免发生中毒。

中毒

中药学名词。指毒物进入体内,因毒性作用而发病。分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毒物有属药物的,如巴豆、生川乌、斑蝥等;有属食物的,如酒精、河豚鱼、病禽病畜、木薯等;还有接触毒物中毒,如漆、水银和吸入毒气等。

中都

①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中郄、太阴。属足厥阴肝经。足厥阴之郄穴。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7寸,胫骨内侧面的中央。布有隐神经的分支及大隐静脉。主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疝气,少腹痛,遗精,泄痢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②经外穴名。八邪穴之一。《奇效良方》:“中都二穴,在手中指、无名指本节岐骨间,又名液门也。治手臂红肿。针入一分,可灸五壮。”

③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神门。见该条。

中丹田

气功内丹术术语。三丹田之一。部位在心中,一说在心脐之间。《抱朴子内篇·地真》:“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东医宝鉴》引:“中丹田,藏气之府也。”

中搭手

病名。系背中部膏肓穴部位之痈疽。出《外科证治准绳》卷四。又名龙疽、青龙疽。由于痈疽发于第四、五胸椎棘突间,脊柱旁开三寸处,正位于患者手由中部向后背搭着之部位,故称之为中搭手。证治参见有头疽条。

中冲

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手厥阴心包经。井(木)穴。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一说在中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处(《针灸甲乙经》)。布有正中神经的指掌固有神经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中风昏迷,热病心烦,身热如火,舌强不语,晕厥,头痛,心痛,中暑,惊风等。直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中层消药

治白喉药分类名称。见《白喉忌表抉微》。治白喉药“正将”中的中层消药为:大木通、神曲、焦楂肉、陈皮、砂仁。在“猛将”中的中层消药为:厚朴、枳实、莱菔子。在“次将”中的中层消药为:小木通、枳壳、炒麦芽、竹叶。根据白喉病的病情发展情况,可选择对应的药物进行治疗。参见药将条、白喉正将条。

《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药学著作。三册。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编。第一分册为提取、分离、鉴定和含量测定;第二分册为药物筛选方法;第三分册为新技术的应用。197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中病傍取

《内经》取穴法则之一。指中部的病症取其周围穴。《灵枢·卫气失常》:“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积于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满者,傍取之。”并例举具体治法如:“积于上,泻人迎、天突、喉中;积于下,泻三里与气街;上下皆满者,上下取之,与季胁之下一寸。”《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意同。参见气反条。

中焙(bèi倍)舌

诊断学名词。指黑燥厚苔边红舌。见《伤寒金镜录》。舌色纯红,中心黑厚而干,形似小舌。为邪热结于里之象,宜攻下泄热。

㈠(zhōng)

①中间,当中。《素问·六微旨大论》:“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

②里,内。《素问·金匮真言论》:“故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它如“胃中”、“胸中”、“腹中”等。

③半。《灵枢·玉版》:“迎之五里,中道而止。”

④中等。《素问·至真要大论》:“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⑤无太过不及,不偏不倚。《灵枢·师传》:“寒温中适,故气将持。”

⑥指内脏。《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杨上善注:“中谓五脏。”

⑦指月半。《素问·六节脏象论》:“立端于始,表正于中。”王冰注:“中,月半也。”⑧指中运。《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上少阴火,中太宫土运,下阳明金。”

⑨指中见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㈡(zhòng,音仲)

①符合,恰好对上。《素问·脉要精微论》:“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

②感受,受到侵害。《素问·疟论》:“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

③刺中。《素问·刺禁论》:“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

④触,碰。《素问·玉机真脏论》:“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

⑤应,感应。《素问·病能论》:“所谓深之细者,其应手如针也。”

⑥到。《灵枢·五色》:“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⑦切中。《素问·徵四时论》:“卒持寸口,何病能中?”

中(月吕)俞

经穴别名。即中膂俞。见该条。

中(月吕)

脊骨。(月吕)与膂同。《素问·气穴论》:“中(月吕)两旁各五,凡十穴。”

瘈疭

出《灵枢·邪气脏府病形》。即瘛疭。参见该条。

瘈脉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资脉。属手少阳三焦经。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三分之一的交点处。布有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和耳后动、静脉。主治耳鸣,耳聋,头痛,小儿惊痫,瘈疭等。沿皮刺0.3-0.5寸。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肌体、肌肉抽动、抽掣的一种病证。《素问·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

稚阳稚阴

小儿生理特点之一。指小儿在功能活动(阳)和物质基础(阴)上均未臻完善。《小儿药证直诀》: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同书闫季忠序:“骨气未成。形声未正,悲啼喜笑,变态不常。”说明小儿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神气怯弱,内藏精气未足,卫外功能未固的生理特点。《温病条辨·解儿难》总结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认为幼儿赖阳以生,依阴以长,然而阴既未足,阳气未盛,故治疗当以维护阴气为要,但还要善于护阳。

蛭食

病名。指因水蛭或石蛭的咬伤所出现的病证。出《五十二病方》。又名马蜞啮人,石蛭螫人,蜞蜍着人,马蟥咬伤。多因在水田、池塘、沟渠中作业、逗留或在山中、草丛行走而被咬伤。蛭之头部或体部可侵入皮肤或肌肉,使伤口流血不止,周围可呈现水肿性丘疹,伤口微痒而疼。治宜用手掌在伤处拍打,或用醋、盐水、酒、烟油或清凉油等敷涂咬处,使蛭自出,不可牵拉蛭体外拔使虫头钻入肌肤。蛭出后局部外涂碘油或九一丹。预防蛭食,可于足胫部涂擦腊猪油后再下水作业或上路。

滞针

针刺后发生的针下滞涩而捻转提插受限等运针困难的现象。《针灸大成》:“如针至深处,而进不能,退不能,其皮上四围起皱纹,其针如生在内,此气实之极也。”多因患者精神紧张,操作失当,患者体位移动,或留针时间过久而致局部肌肉痉挛或组织缠绕针体而致。可在针刺穴位附近循按或另刺一针,或再加温针,能予缓解;如因同一方向捻转过度而致,则需向反方向回捻予以消除。

滞颐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指小儿口角流涎,浸渍两颐。多因脾胃虚寒,不能收摄,或脾胃湿热,上蒸于口而成。脾胃虚寒者,涎清,面白唇淡,治宜温补脾胃,用益黄散或温脾丹。脾胃湿热者,涎稠,口渴烦躁,治宜清热利湿,用泻黄散。

滞下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即痢之古病名。以痢疾每见腹痛、便脓血而涩滞难下,里急后重,故名滞下。《景岳全书》卷二十四:“痢疾……因其闭滞不利,故又谓之滞下。”李用粹《证治汇补》指出:“滞下者,谓气食滞于下焦。”(此处“下焦”,作肠道解。)参见痢疾条。

滞热丹毒

病名。丹毒偏于湿热者。出《医宗金鉴》卷七十六。亦名伤食发丹、食滞丹毒。多因小儿乳食过多,不能运化,湿热蕴结于内,达于肌表而发,证见初发形若赤游丹,游走缓慢,或兼见发热面赤,口酸,舌有黄苔。治宜以先醒脾消滞为要,当内服保和丸之类。余则参见赤游丹条。

滞气

病因病理学名词。指颜面气色晦暗,滞着垢腻。为湿气痰浊蒙罩之象。可见于暑湿、湿温、痰饮等病。

智者

学识渊博而明智的人。《灵枢·本神》:“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智宣

隋代医僧。又名释智宣。撰有《发背论》一卷。已佚。

智虑

智慧和思考判断能力。《灵枢·禁服》:“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虑褊浅,不能博大深奥。”

智广

五代前蜀僧人,外伤科医生。又名释智广。俗姓崔。初居雅州(今四川雅安)开元寺。善治病,疗疾擅用手法,凡筋脉拘挛、(?拜)跛之类筋脉损伤之病,都以竹片为杖,拍患处,兼施药液外搽,丸散内服,每获奇效。干德二年(920年)为蜀主王衍延请到成都宝历寺,名闻于时。

智斌

隋代医僧。亦名释智斌。撰《解寒食散方》二卷。已佚。

①智慧,明智。《灵枢·本神》:“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②机敏。《灵枢·癫狂》:“狂始发,少卧不饥,自高贤也,自辨智也,自尊贵也。”

③通“志”。神志。《灵枢·热病》:“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

痔漏熏洗法

痔漏外治法之一。指用药物煎汤先熏后洗之治疗方法。出《五十二病方》。临床常用方剂有五倍子汤、荆芥汤、却毒汤、枳壳汤等。该法具有活血消肿,止痛止痒,收敛祛毒之作用。适用嵌顿性内痔、血栓外痔、炎性外痔、肛裂、脱肛、肛漏、肛周脓肿等多种病。

痔漏

病名。指痔疮合并肛漏者。明·方贤《奇效良方》卷五十一:“初生肛边成((疒田^田田),不破者曰痔,破溃而出脓血、黄水,浸淫淋漓而久不止者曰漏也。”证治可参见痔及肛漏条。

病名。亦称痔疮,痔核。《素问·生气通天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癖为痔。”古人对痔认识有二:

①广义上的痔概念。明·《医学纲目》卷二十七:“凡人九窍中有小肉突起者曰痔”。如耳痔、鼻痔等。

②泛指多种肛门部疾病。近代认为:痔系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痔静脉扩大、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按其生长部位不同分内痔、外痔及混合痔三种。该病多因平素饮食不节,过食辛辣,燥热内生,下迫大肠,或久坐久立,远行,或临产用力,或大便秘结,久泻久痢等而使血行不畅,血热相搏,浊气瘀血下注肛门而致。内治以清热凉血,润燥疏风为主,外治有手术、枯痔、结扎、注射、熏洗、挑痔等多种,可根据病情随症选用,详见各条。

猘犬咬伤

病名。指狂犬伤人者。见《肘后方》卷七。证治详见狂犬啮人条。

致邪

招致病邪为害。《素问·至真要大论》:“无盛盛,无虚虚……无致邪,无失正,绝人长命。”

致密

精细固密。《灵枢·本脏》:“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致密矣。”

致理

肉理固密。《素问·异法方宜论》:“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

①导致,致使。《灵枢·病传》:“大气入脏,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②达到,到达。《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诸原安合以致六输。”

③通“致”:细密。参“致密”。

④通“窒”:阻塞,阻滞。《灵枢·寒热病》:“凡刺之害,中而不去则精泄,不中而去则致气。”

⑤招致。《素问·调经论》:“神不足者,视其虚络,按而致之。”《灵枢·忧恚无言》:“人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厌……其开阖不致,故无音。”

⑥招致,招引。引申为使流通畅达。《素问·脏气法时论》:“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也。”

⑦形质。《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

秩边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臀部,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布有臀下神经,股后皮神经,坐骨神经及臀下动静脉。主治腰骶痛,痔疾,下肢痿痹,及坐骨神经痛等。直刺2-3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桎羽

人的体质类型名称。属于水型的五种之一。这类人一般心境安定,行动舒缓。《灵枢·五音五味》:“众羽、桎羽、上羽、大羽、少羽。”又:“桎羽与众羽,调右足太阳下。”

桎(zhì,音至)

指“桎羽”。《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桎之为人,比于左足太阳,太阳之上,安安然。”

《质疑录》

医论著作。明·张介宾撰,撰年不详。共收医论四十五篇,专就金、元诸家论医的偏执处“辨论之,以正其失”故题曰“质疑录”。全书重点论述多种病证的治则,在其重阳气学术思想指引下,进一步发挥了温补学说。对作者本人早年著作中立言未当之处,也作了辨析和纠正。本书收入《医林指月》中。

《质问本草》

药学著作。九卷。清·吴继光撰。刊于1782年。本书所载是作者采集琉球群岛的各种草木药物。吴氏亲自写生绘图甚至携带实物数百种到福建、北京等地,广泛咨询老药工、药农、并经反复鉴定后方始入编。其中内篇四卷,收药41种,以常用的内治药物为主;外篇四卷,收药96种,多属用于外治的民间药;附录一卷,收载22种,属于不能移植或“不知其状”的药物。书中插图比较精致。所作按语,多系咨询鉴定之所得,颇多可取。现存日刻本及1984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影印本。

炙煿(bó搏)

①指煎、炒、炸、烤、爆一类的烹调方法。经炙煿的食物,性多燥热,多食易伤胃阴,生发内热。

②中药学术语。指炙和煿两种炮制法。《炮炙大法》:“按《雷公炮制》法有十七:曰煿,曰炙……”

中药炮制法之一。指将药材与辅料同炒,增强或转变药物的某些性能。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酒炙,可增强升散活血性能。先将药材与酒拌匀,再加热炒至微黄;或先将药材炒至微黄,再用酒喷洒,略炒。如酒当归、酒白芍等。

②醋炙,增强收敛、入肝、补肾等性能。用米醋炙如上法。如醋五味子、醋附子等。

③盐炙,增强入肾性能。先将盐加水溶化,再与药物同炒。如盐黄柏。

④姜炙,增强和胃降逆止呕性能。先将姜捣烂取汁,用姜汁与药物同炒。如姜半夏。

⑤蜜炙,增强补益、滋润的性能。如枇杷叶、黄芪。

⑥酥制,增强补益的性能。如酥炙淫羊藿。

⑦米泔水炙,益脾胃。如炙苍术。

⑧麸炙,醒脾健脾,矫味矫嗅。如麸炒薏苡仁、椿根皮。

⑨土炙,健脾和胃。如土炒白术等。

治则

治疗疾病的法则。是指导各种具体治疗方法的总原则。《素问·移精变气论》:“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治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四诊,根据具体病证制订的治疗原则,对临床治疗立法、处方、用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主要有扶正祛邪、正治反治、标本缓急、虚实补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因地、因时、因人制宜等。

治脏者治其俞

取穴法之一。指对五脏病症要取该经脉五腧穴中的输穴。《素问·咳论》:“治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太素》杨上善注:“疗五藏咳,宜疗藏经第三输也。”张志聪集注解释作五脏背俞。

《治验回忆录》

医案著作。赵守真撰。本书选收作者临床验案一百例,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妇科、儿科治例。所列医案大多记载了病证治疗的全过程、较系统地叙述病证的表现、辨证的重点、诊断的依据,处方的准绳等内容。对充实中医理论知识、更好地掌握辨证论治在医疗实践中的运用有所启发。1962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治血四法

治疗学术语。指治疗血证的四个基本大法。清·唐宗海《血证论》:“惟以止血为第一要法。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故以消瘀为第二法。止吐消瘀之后,又恐血再潮动,则须用药安之,故以宁血为第三法……去血既多,阴无有不虚者矣……故又以补虚为收功之法,四者乃通治血证之大纲。”

治血三法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血证的三个基本方法。即血虚用补法,血瘀用通法,血热用清法。

治序标本

辨证论治术语。指根据病气标本缓急决定治疗先后次序。可先本后标,或先标后本,或标本同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素问·至真要大论》:“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知标与本,用之不殆。”参标本、标而本之、本而标之、标本同治条。

治虚三本

指治疗虚劳病证的三个重要脏器。《理虚元鉴》:“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治肾治脾,治虚之道毕矣。”

治削

中药学术语。指一种药物炮制类型。出《金匮玉函经》。又称整洁选治。指以手工或工具修整药材,达到去除杂质、非药用部分和作用不一致部分,并加工药材形态。主要包括纯净、粉碎、切制三个方面。纯净方法有挑、捡、筛、(?^颠)、刷、刮、挖、撞等,主要是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粉碎方法有捣、碾、研、磨、镑、锉等。切制方法有切、铡等。粉碎和切制主要是将药材加工成一定形态,便于制剂。详各该条。

治未病

养生学术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采取一定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含义有三:其一,未病先防,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防备病邪侵害。《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其二,早期诊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其三,既病防变,先安未受邪之地。《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余脏推此。”

治痿独取阳明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阳明属胃,受纳水谷精微,化生气血,营养宗筋。阳明经脉总会于宗筋,宗筋具有约束关节而滑利关节的作用。所以痿证多与阳明有关,故治疗痿证以治阳明为主。《素问·痿论》:“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

治损法

治疗学术语。指针对五脏虚损的五种治疗方法。《难经·十四难》:“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此治损之法也。”

治求其属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疗原则。指治疗时应推求疾病属阳、属阴的本质,补虚泻实。如阴虚阳亢的虚热证,用苦寒药泻热而热不退,当用补阴法治疗;阳虚阴盛引起阴寒偏盛证,用辛热药散寒而寒不去,当用补阳法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冰注:“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

治气三法

出《本草经疏》。指治疗诸气病证的三个基本方法。即补气、破气、降气、调气。

治劳三禁

出《理虚元鉴》。指治疗虚劳病证的三种禁忌。即禁用燥烈、伐气、苦寒的药物。

治喉四要法

医疗技术名。喉科病证治疗之四大法则。见《喉痧至论》。该书总结治疗烂喉丹痧等病之经验,归结为四大法则,即:所刺以泄毒,嗽喉以去痰,刮后颈以散毒,通大便以泄火。

治腑者治其合

取穴法之一。出《素问·咳论》。指治疗六腑病要取位在足三阳经上的六腑合穴。《灵枢·四时气》:“邪在府,取之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合治内府。”

治风化痰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化痰法。适用于风、痰相兼的病证。例如风邪外束,痰浊壅肺,症见胸闷,咳嗽痰多,喘促痰鸣,脉浮滑等,治宜祛风化痰止嗽。又如外风引动内风,痰浊阻滞经络,症见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或突然昏仆,喉中痰鸣,脉弦滑等,治宜祛风通络豁痰。

《治痘图方》

痘疹专书。一卷。明·汪机撰。刊年未详。正文部分分绘有始出、圆混等16幅痘疹图形,每图又分顺、逆、险三个小图,图下附解说。最后为治痘方剂,共选153方。该书以绘图的形式阐述痘疹的发病过程和顺逆。形象逼真,易于理解。

《治疔汇要》

外科著作。又名《治疔大全》,二卷。清·过铸撰。刊于1896年。卷上为治疔总论,叙述疔疮的辨证大法并50余种疔症;卷下列治疔的方剂和药物。现有清刻本、石印本和民国中医书局铅印本。

治病必求于本

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则。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治疗疾病时需寻找发病根本原因,从根本上治疗。如头痛,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外感有风寒、风热,治用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内伤有血虚、血瘀、痰湿、肝阳肝火等,治用养血、活血、祛痰、平肝降火等方法。《医门法律》:“故凡治病者,在必求于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知病所由生而直取之,乃为善治。若不知求本,则茫如望洋,无可问津矣。”

治病

即治疗疾病。包括治已病和治未病。采用各种医疗措施消除疾病,使病人恢复并保持心身健康。《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移精变气论》:“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

治崩三法

治疗学术语。指治疗血崩证的三种基本方法,即止血、清热凉血、补血。明·方广《丹溪心法附余》:“治法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凉血,以澄其源;末用补血,以复其旧。若止塞其流,不澄其源,则滔天之势不能遏;若止澄其源,而不复其旧,则孤阳之浮无以止,不可不审也。”

治保

治疗学术语。指药物治病祛邪与保真扶正的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

《治百病方》

医方著作。系新出土汉代竹、木简牍医书。不着撰人。1972年于甘肃武威县旱滩坡东汉墓中出土,现存92枚手写医简,所以又称武威汉代医简。其中可辨识的药方约36首,药名百余种。此外还有针灸疗法等内容。这是历代文献所未收载的一部早期医学文献。内容可见于1976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武威汉代医简》一书中。

①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善治者治皮毛……”

②治理,管理。《素问·太阴阳明论》:“脾者土也,治中央。”

③安定,正常。《素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

④调理,调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此圣人之治身也。”

⑤炮制中药。《本草纲目》:“譬如治药,得法则益人,反是则有损。”

制霜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某些药材炮制加工成粉末。有以下几种:

①种子类药材去油后的粉末,如巴豆霜、杏仁霜、千金子霜等。

②动物药去胶后的骨质粉末,如鹿角霜。

③某些药材析出的结晶体,如柿霜、西瓜霜等。

制绒

中药学术语。系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的纤维捣碾成绒状。如将艾叶制成艾绒,用于灸法,易于点燃。

制化

五行学说术语。指制约和化生。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相互化生,制中有化,化中有制,维持相对平衡。《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张景岳注:“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必须生中有制,制中有生,才能运行不息,相反相成。”

志意

生理学名词。指精神意识活动中有关控制和适应的能力。《灵枢·本脏》:“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志室

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精宫。属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第一腰神经外侧支,第二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腰脊强痛,遗精,阳萎,小便不利,阴中肿痛,头昏目眩,耳鸣耳聋,月经不调,以及肾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志伤

病证名。精神情志伤损的疾患。多由盛怒、恐惧等所致。证见喜忘前后,恍惚不乐,腰脊不可腑仰屈伸,毛悴色夭等。《素问·本神》:“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大恐惧不节伤志,志伤,恍惚不乐。”参见七伤条。

①意志,意愿。《素问·宣明五气》:“肾藏志。”王冰注:“肾藏志,专意而不移者也。”《灵枢·本神》:“意之所存谓之志。”

②情志。泛指五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在志为怒”,“南方生热,在志为喜”,“中央生湿……在志为思”,“西方生燥,在志为忧”,“北方生寒……在志为恐。”

③意念,情感。《灵枢·贼风》:“此亦有故邪留而未发,因而志有所恶。”

至治

意为正确而稳妥的治疗。《灵枢·百病始生》:“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毋逆天时,是谓至治。”

至营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普济方》作至宫,《针灸逢源》作至荣。即目窗。见该条。

至阴

①到达阴分之部位。脾属太阴,太阴为三阴之始,故脾为至阴。《素问·金匮真言论》:“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②至,最,极也。肾主水,藏精,为人身阴精之源,故又称肾为至阴。《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至阴也。至阴者,盛水也。”

③指季夏、长夏,即农历六月。《素问·痹论》:“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

④指地。《素问·方盛衰论》:“至阴虚,天气绝。”马莳注:“地位于下,为至阴。”

⑤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阳膀胱经。井(金)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布有趾底固有神经,足背外侧皮神经及趾背动脉及趾底固有动脉形成的动脉网。主治头痛,昏厥,鼻塞,目翳,鼽(鼻丑),滞产,胞衣不下,及胎位不正等。针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至阳

①至盛之阳,指三阳。《素问·着至教论》:“三阳者,至阳也。”王冰注:“六阳(手三阳和足三阳)并合,故曰至盛之阳也。”

②在天之气。《素问·方盛衰论》:“至阳盛,地气不足。”马莳注:“天位乎上,为至阳。”张景岳注:“至阴至阳,即天地之道也……此借天地自然之道,以喻人之阴阳贵和也。”

③指巨阳(即太阳)。

④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肺底。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布有第7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7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及肝炎,胆囊炎,疟疾等。向上斜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至虚有盛候

病因病理学术语。指虚弱证发展到严重阶段,可出现类似盛实的假象。即真虚假实。《顾氏医镜》:“心下痞痛,按之则止,色悴声短,脉来无力,虚也;甚则胀极而不得食,气不舒,便不利,是至虚有盛候。”参真虚假实条。

至荣

经穴别名。见《针灸逢源》。即目窗。见该条。

至人

古时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超脱世俗,顺应自然而长寿的人。《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

至脉

脉学名词。指脉搏至数增多,如数脉、疾脉等。《难经·十四难》:“至之脉,一呼再至曰平,三至曰离经,四至曰夺精,五至曰死,六至曰命绝,此至之脉也。”

至剂

方剂学术语。指剂量大而药性峻猛的方剂。《灵枢·终始》:“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

至宫

经穴别名。见《普济方》。即目窗。见该条。

至道

①高深奥妙的医学要理。《素问·气交变大论》:“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素问·着至教论》:“子若受传,不知合至道以感师教。”

②养生学术语。专指养生保精之深奥道理。《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王冰注:“全其至道,故曰至人。”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古医书中有《天下至道谈》一书。《素问·生气通天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王冰注:“是所谓修养天真之至道也。”

趾骨伤

病名。指脚趾骨之伤折者。见《疡科选粹》卷八。多因跌扑,压扎所致。症见局部肿胀,疼痛,可见有畸形或闻及骨声,功能活动受限。治宜在麻醉条件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恢复初期应以活血祛瘀消肿为主,可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肿消痛减后,改服正骨紫金丹或接骨丸;后期服展筋丸、小活络丹,并可用五加皮汤外洗,亦须适时配合功能锻炼。

指针

以手指代针称指针。指在一定穴位或部位上用按、压、点、掐等手法治疗疾病的方法。有舒筋活络、疏通瘀滞,开窍止痛等作用。《针灸大成》:“如急惊、天吊惊,掐手上青筋……以上数法乃以手代针之神术也。”后人因称此为指针。

指压行气法

针刺行气法之一。亦称按压行气法。指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前后来控制针感传异的方法。《金针赋》:“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即要使针感向上,可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下方,“闭其下气”则经气上行;反之,要使针感向下,可用手指按压针刺穴位的上方,“闭其上气”则经气下行。

指压麻醉

用手指按压穴位来达到镇痛、镇静作用,以便进行手术的方法。又称点穴麻醉。常用于拔牙、甲状腺切除、骨折复位、关节脱位复位等手术中。

指压疗法

针灸方法之一。即指针疗法。参见该条。

指压进针

进针法之一。其法:右手持针,拇、食指捏住针根部,以中指或无名指直抵穴位,针身紧靠指旁,然后运用拇食指的压力,将针快速刺入穴位。适用于短针的进针,可单手操作,不须左手按押。

指压法

推拿手法名。以手指用力按压穴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①滑动指压法:用较强的压力抵紧穴位,然后顺着一定的方向反复滑动。

②持续指压法:以中等强度的压力持续抵压穴位,手指不滑动。参见按法、点法、压法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