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英:呕心沥血育杏林
中国中医药报 2011-02-14
□ 阎艳丽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宋国英教授,1970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曾工作于河北平乡县人民医院、河北省卫生厅中医处、河北省中医药研究所、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09年因病去世。他一生致力于中医药医、教、研工作,呕心沥血,兢兢业业,甘作中医药事业的卫士,甘为人梯和铺路石。
● 工作热情 一丝不苟
上世纪80年代初,宋国英在河北省卫生厅中医工作时,参与了中医学徒招收、中医师资选拔以及恢复河北中医学院的筹建等工作。他不辞辛苦,不计假日,经常出差,不论气候恶劣,不畏交通不便,即使风雪交加徒步而行也要圆满完成交给自己的任务。为抓好全省的中医科研工作,尽快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他毅然离开年迈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到南京参加全国科研管理工作培训班。期间,他刻苦钻研,从不缺课,当得知老人病危的消息,才勉强返家,遗憾的是老人已病逝。
1987年,他出色地经历了基层锻炼阶段到省中医药研究所任副所长。当时硬件、软件都匮乏,中医药科研无从谈起。他一方面夜以继日地写请示,打报告,跑上跑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很快建起了研究所的科研楼、门诊楼和宿舍楼,结束了8年间研究所几经周折未能建起的历程;另一方面,他积极引进硕士、博士人才来所工作,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多渠道申报课题,争取经费,使研究所的工作步入了正轨,开始了研究所搞科研的崭新局面。
1989年,他被调往河北中医学院筹建中药系。在既缺资金,又缺师资,更无经验的重重困难下,不顾身心疲惫,采用请知名中医联名呼吁,人大代表写提案等方法,获得了建系的启动资金。之后刻不容缓地外出向兄弟院校取经,进行课程设置,四处招聘师资。1992年正式招收了首届中药专业学生。建系之初,条件简陋,为巩固学生专业思想,他收集大量资料,多途径向学生介绍河北中药人才的短缺,日后就业的乐观,让学生明确自己肩负振兴河北中药事业的重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首届学生得到了社会认可,全部进入了理想的工作岗位。
为尽快满足教学所需,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校园内建起了“神农苑”,栽培中药200余种,师生可随时鉴赏。当红花盛开之时,他兴奋地拍照下来,自豪地说:“这是咱们的硕果啊!”。经艰苦奋斗建立了漫山、安国中药实习基地,师生们每年都去实习、见习。他担任“药事管理”教学,备课十分认真,随时记录电视、报纸中的有关案例,并将其充实到教学中去,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身为系主任,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加科研,使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尽快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他积极为中药专科转本科教育做准备,2000年顺利招收了中药本科生。为培养中药高级人才,积极申报中药硕士点,2001年正式招收了中药专业的硕士生,此后又为博士点的申报做了大量工作。
● 厚道谦和 胸襟坦荡
凡他工作过的地方,留给人们的印象是厚道、谦和、正派,从不以所长、系主任自居,对下属从不以命令口吻说话,遇事和大家商量,以取得共识和理解,使大家心情舒畅、愉快工作。尊重老同志、老教师,尽量发挥其学术专长;对年轻人倾注深情厚意,激发他们的上进心,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们深造。
对大家的困难,大至住房条件,小到孩子入学都经常过问和尽力相助,坚信事业兴旺,关键是人才。为营造一个学术氛围浓厚,人际关系和谐的集体而以身作则。他虽早已晋升为教授,但在花甲之年,亲赴考场,通过了执业中药师资格的考试,年轻人无不为之感动。在病逝前两天,还勉励支撑虚弱的身体与年轻教师兴奋地共谈专业发展。他爱生如子,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业和生活,不论专科生、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能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一视同仁,坦诚相待。毕业学生的去向,总是牵动着他的心,为学生顺利找到工作,绞尽脑汁,多次带着学生出入于人才市场和就业单位。学生感动地回忆说:“主任就像我们的父亲。”凡得知他病逝的学生,不顾路途遥远,连夜赶来为他送别,感人情景,催人泪下。同事为他写下了“良操美德千秋在,亮节高风万古存”的挽联。
● 心静如水 淡泊以视
多年来,宋国英家庭居住困难,一家五口老少三代住在借用的12平方米的房间中,当有机会可以改善的时候,他却考虑自己在分房小组,毅然将可以分给自己的两居室单元房让给了同事,自己一家却住进了两间破旧平房,一住又是10年。因工作调动,几次应分新房的机会失去了,他没有想办法再去争取。对待“只创业不享受”、“只栽树不乘凉”的经历,他说起来很开心,却从未去抱怨。他工作中廉洁自律,不媚流俗,任所长、系主任期间,对前来求职应聘人员,他都从工作考虑,既关心体贴,又坚持原则,从不接受任何钱财。
多年来,在各种荣誉面前,履行着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他恪尽职守,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有着创新的思路,清晰的目标,惊人的毅力,不懈的追求。甘作中医药事业的卫士,甘为人梯和铺路石,他一生不懈地努力,倾注了自己全部精力、心血和时间。
在做好管理的同时,他在专业上不断耕耘收获。曾发表过多篇论文、著作,获多项科研奖励。即使在积劳成疾,身患重病后,仍在构想自己为事业发展再做些什么,并执笔于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