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改了包装换了价格也变了老药"变脸"为哪般
2004-10-15
著名川剧变脸大师彭登怀,曾创下25秒钟变出14张脸,露出本脸后再变回4张脸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令人称绝。如今在制药业也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变脸”,只不过,后者带给人们的感受要复杂得多。
何为药品“变脸”?不知大家是否记得,有一种爬行动物先前频现于各电视频道,瓮声瓮气地说:“整点菖菖芬吧!”这个菖菖芬,就是普通的布洛芬糖浆。然而,行头一变,只一亮相就博了个满堂彩。有如此捷径,何乐而不为呢?所以,越来越多的药企沉迷其中,将普通的老药重新注册一个惹眼的商标,取一个动听的商品名,加之全方位的立体包装,一个新药就诞生了!
名字改了,包装换了,价格也变了
制药企业为什么对药品“变脸”如此热衷?真的一变就灵吗?
“变一变还是很灵验的。”哈尔滨市三乐源集团制药企业企划部经理张双告诉记者。他举了个例子:东北某药厂生产的治疗儿童感冒发烧的一种产品,本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获得批准文号的老产品。该产品经过一番精心“包装”——取了一个上口好记尤其让家长们过耳难忘的名字,选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小品演员代言,加上猛烈的广告攻势,迅速俘获了家长和医生们的心。“变脸”成功,售价也自然水涨船高,据说该产品价格比同类产品要高三四倍。
那么,临床医生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呢?北京军区总医院药剂科副主任张卫东得知记者的来意后,随手翻开桌上的一本药品手册给记者看:通用名为头孢噻肟,商品名有迪莫隆、菌必灭、凯帝龙等15个;通用名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药物项下竟列出了54个商品名……“这么多价格各异包装不同的同类药品,不要说普通消费者无法分辨,就是专科医生也难于记忆。”
张卫东说,近几年,各种所谓的“新药特药”充斥市场,其中很多新特药都是在原有老品种(当然这其中也有名副其实的新药)的基础上改变而成——变换剂型、变更名称、改变包装。因为变成了新特药,自然执行新价格。药厂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会把新药研制开发费用、设备更新费用、临床验证费用和广告宣传费用等统统计算在内,如此一来,换了新名字的药品价格自然普遍高于原来的老药。比如原来一盒20片装的某种止痛药39.9元,现在改24片装的了,价格就变成了74.61元,“变来变去,其实就是为了变钱。”张卫东对药厂这种通过给药品“变脸”变向提价的现象颇为不满。
一位药店店员告诉记者,药品包装的改换,有时会直接导致顾客与药店店员发生不快。因为有的药品换了大包装,价格也涨了一大块;有的标价没变但包装改了,剂量也“缩水”了,实际是变相涨价。一些常用这些产品的老顾客会认为是假药。比如过去一种治疗脚气病的外用搽剂,每支15克12元钱,卖得很好,但是厂家换成了20克一支,涨到17.40元,很多人就改买其他产品了。
药品“变脸”大揭秘
据了解,目前很多企业热衷的药品“变脸”术通常是通过以下4个主要程序打造出炉的。
1.排查甄别。首先查看一下本企业允许生产的药品有多少种,将其一一罗列比较,看哪种属于有市场潜质的产品。
2.“体能”测试。在可生产的或正在流通终端被使用的产品中分析判断,哪个有市场竞争力,经得起高强度的营销运作,选中出列。
3.量身定制。根据产品的相应功能、目标消费群体,为其构思一个新的产品概念,包装塑造出一个新的形象。
4.火力支持。“变脸”术的成功,还需要适当的宣传造势,即广告的火力支持。
以上4项工作做深做细的程度与“变脸”成功的几率成正比。在此过程中,技术层面的工作是重中之重。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对老产品要成功实施“变脸”术,首先要对打开市场所需要的力量有足够的了解,其次要确立正确的产品传播概念,然后采用适当的推广或分销策略启动市场。
热衷“变脸”所为何来
那么,如何看待药品“变脸”现象?药品“变脸”皆为利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说,药品“变脸”,既有企业求利的主观因素在起作用,但也要看到这种现象所折射出的当今很多医药企业的生存现状。此外,目前很多业内专家也提倡企业进行老产品的二次开发,通过改进工艺、引进先进剂型,使一些疗效好、副作用小的老产品焕发新活力。比如一些中药产品通过企业的二次开发,不仅解决了中药见效慢问题,而且改变了传统的“粗、大、黑”的形象,像这样的老产品“变脸”是应该提倡的。
此外,有一些药品包装的改换是由于药品监管政策逐步完善中的必然改变。中国医药包装协会秘书长蔡弘告诉记者,药品生产厂家改换包装的缘由很多,诸如药品地方标准改为国家标准、产品包装达到GMP认证、厂家要重新规范药品说明书等等。但是,利用产品包装做文章谋取利益的情况也不鲜见。
可见,老药“变脸”并不能一概而论。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对药品“变脸”现象看得比较透彻,他指出,药企热衷老药“变脸”的原因有三:
1.企业缺乏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计划。新产品上市是对企业生命的延续,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但是,由于产品竞争力不足、对客户缺乏了解等种种原因,导致目前新药上市的成功率较低。多数制药企业的产品销售只能“可一只羊身上拔毛”,当一个拳头产品的生命周期行将结束时,企业没有强势后续产品跟进上市,便“就地取材”老药“易容”,以期焕发第二春。
2.企业研发资金匮乏。GMP改造后,制药企业还面临银行还贷、药品降价、招标采购等多种压力,用于新产品、新项目的资金储备低得可怜。在“营养不良”的状况下,难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科研成果。为了生存,只好使出“短、平、快”的“变脸”招数。
3.企业经营者更关心眼前利益。其中一种情况是,企业步履维艰,生存尚成问题,根本无暇顾及长远发展,其经营者自然专注于眼前赢利;但也有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其经营者因为开发新药从立项申报、通过一、二、三、四期临床到获得新药证书上市销售,需要几年的艰苦细致工作,对此没有决心和耐心,只是热衷于眼前的市场红火,所以更愿意选择“变脸”捷径。
山东罗欣药业营销总监刘成平说,在当前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下,没有任何技术提高的“老药新做”行为无疑是短视的。企业如果不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必定没有核心竞争力,最终会成为强弩之末,甚至失去立足之地。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陈平教授则认为,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医疗卫生领域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机制的形成还不到位,由此产生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的医药技术是尖端技术的一部分,应推动其向前发展。而尖端科学技术的研发风险很大,需要政府的投入,国家重点扶持一些国立研究性医院、医学研究院和重点制药企业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