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淘金医药今纷纷淡出涉药公司缘何半途而废

2004-11-26

11月12日,亚华种业(000918)发布重大关联交易公告称,经与控股股东湖南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湖南农业)达成协议,亚华种业拟将所持深圳亚泰生物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亚泰生物)90.65%股权,作价17,037万元转让给湖南农业。此次关联交易完成后,亚华生物不再持有亚泰生物股权。而在较早前,亚华种业将旗下亚华生物药厂净资产9,380.32万元注入亚泰生物对其进行增资扩股,亚泰生物注册资本由12,000万元增加到21,380.32万元,其中亚华种业占亚泰生物增资扩股后的权益达90.65%。

无独有偶。同日,国际实业(000159)发布公告:(一)拟将所持新疆哈密戈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戈泉药业)95.89%股权,以零价格转让给控股子公司新疆国际置地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际置地);(二)拟将持有的新疆库车麻黄素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库车制品)96.4%股权,以228.57万元转让给国际置地;(三)拟将戈泉药业、新疆和硕麻黄素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疆温泉麻黄素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新疆阿勒泰阿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对国际实业的11,292.05万元债务转让给国际置地。国际实业持有国际置地36.72%股权。以上股权转让完成后,国际实业不再持有所转让公司的股权。

事实上,经过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上市公司纷纷跨入医药行业的躁动之后(姑且称此类公司为“涉药公司”),那种“淘金医药”的繁荣景象已不复存在。反之,近期涉药公司淡出医药行业呈现增多甚至提速之势。例如,仅近4个月就有宁波联合、泰达股份、恒顺醋业、欣龙无纺、国光瓷业、ST民百、亚华种业以及国际实业等8家涉药公司“撤退”。如此之多涉药公司在短期内不约而同地“隐退”,乃多年以来绝无仅有。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涉药公司“半途而废”呢?

主营欠佳亟待救赎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均为各行业或各地区的“骄子”。当初涉足医药行业,多数上市公司是受“多元化战略”的蛊惑或者是在实际条件并不具备的情况下进行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例如恒顺醋业,其主营为食醋。2002年8月,即恒顺醋业上市1年半后,恒顺醋业联合常州新华实业总公司设立镇江恒新药业有限公司(简称恒新药业),注册资本3,000万元,其中恒顺醋业出资2,282万元,占股权76.07%。可是,恒新药业迄今尚未给恒顺醋业带来盈利。而在主营方面,恒顺醋业自2001年2月上市后,虽然整体盈利状况大体保持平稳,但净利润呈现逐年走低态势。于是,恒顺醋业今年9月萌生退意,将所持恒新药业66.07%股权作价1,751.14万元,转让给控股股东江苏恒顺集团有限公司。据称,恒顺醋业拟将所获资金用于主营或与主营相关产业,以提高整体获利能力。

宁波联合则不同。宁波联合的主营为高新区基础建设,医药业很早就是主营的一部分。从上市8年的业绩表现来看,医药业可谓增长乏力。今年8月,宁波联合痛下决心,将旗下宁波医药股份有限公司48.64%股权、宁波四明大药房有限公司64.29%股权、宁波亚太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99.03%股权,一揽子转让给上海医药,套现14,961万元。此次“壮士断腕”对宁波联合而言,显得有些悲壮,但宁波联合此举强化了开发区建设主营业务,既为地方招商引资创造了氛围,又为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夯实了基础。

医药经营低于预期

涉足医药行业的上市公司,当初无一例外都对医药行业有过美好的预期,无论以投资为目的介入,还是以投机的心态介入,都希望藉朝阳行业的生命力提高经济效益。

然而,涉药公司驻足之日,正值医药行业综合改革之时。一方面,医药行业内部相互购并、重组如火如荼,企业经营状况分化加剧;另一方面,药品降价、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等政策措施压缩了医药企业的盈利空间。因此,宏观政策与市场环境均对“出道”稍迟的涉药公司不利。

前述恒新药业创办两年来,不仅没有成为恒顺醋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反而令企业初始投资损耗400余万元,客观事实与预期相悖。

泰达股份旗下控股达65%的子公司天津泰达药业有限公司(简称泰达药业)亦“大同小异”。泰达药业建于2002年10月,注册资本7,300万元。据泰达股份提供的资料,截至2004年6月30日,泰达药业1至6月经审计资产总额12,524.38万元,净资产6,930.59万元,主营业务收入899.84万元,净利润为负595.94万元。泰达股份9月22日发布公告称,将全部泰达药业股权转让给大股东天津泰达集团有限公司。不言而喻,其目的在于卸掉这个亏损的包袱。

而欣龙无纺9月28日向控股股东转让所拥有子公司海南欣安生物工程制药有限公司(简称欣安生物)55%股权;国际实业向国际置地划转或转让戈泉药业、库车制品,皆因这些医药子公司经营状况整体不佳,非但不能增添盈利,反而成为累赘。

此外,医药行业目前景气度下滑,且短期内难有大反弹,或许也是涉药公司无意久留的重要考量。

股权易主重构主营

相对其它涉药公司而言,ST民百淡出医药行业显得较为特殊,它是因大股东易主导致主营发生较大的变动。

ST民百原主营为百货业,其股权曾两度易主。一次是2000年9月,原第一大股东兰州一商国资经营公司和第二大股东兰州第三产业集团公司将合计3955.4万股国有股和国有法人股划转给兰州民百佛慈集团(简称佛慈集团),佛慈集团以33.75%成为ST民百第一大股东。同年10月,在佛慈集团主持下,ST民百以资产置换方式接收兰州佛慈制药厂,并于2003年4月设立兰州民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简称民百医械)。不过,股权划转也好,涉足医药行业也罢,都没能挽救ST民百的经营颓势,于是便有了第二次股权易主。

2003年9月,浙江红楼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简称红楼旅游)与佛慈集团达成协议,由红楼旅游以每股1.23元受让佛慈集团所持28.75%股权,红楼旅游成为ST民百新的第一大股东,而佛慈集团以持股5%退居次席。2003年10月,此次国有股转让获批。

今年10月19日,ST民百公告称,拟将所持民百医械80%股权和ST民百子公司兰州万豪投资有限公司所持民百医械20%股权,全部转让给沈厚道等自然人,转让价款为2,150万元。

此次退出民百医械,ST民百一方面有意规避经营医疗器械的风险;另一方面在于配合新任大股东红楼旅游的主导产业进行重整。因为,2003年12月,红楼旅游将旗下子公司浙江富春江旅游股份有限公司40%股权置入ST民百,其转型“无烟工业”的帷幕已然拉开。

着眼年报备战来年

每年上市公司到这个时候,一般来说既要打好全年经营业绩“收官”之战,又要为新的一年开局操“谋划”之心。所不同的是,涉药公司今年的准备功夫似乎大大提前了。

8家涉药公司前三个季度经营业绩显示,整体表现平平。第三季度报告显示,8家涉药公司今年1至9月按每股收益排位,最好的是恒顺醋业,每股收益0.12元;排第二位的是泰达股份,每股收益0.07元,其他依次为亚华种业、ST民百、欣龙无纺……最差的要数国光瓷业,每股亏损0.86元。

亚华种业1至9月主营业务收入7.62亿元,同比大体持平;净利润1,205.6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其中7至9月净亏450万元。亚华种业将业绩下降归咎于扩张步伐太快。据此分析,亚华种业出让亚泰生物的目的在于重新调整发展节奏,以图来年恢复业绩增长。

至于国光瓷业,由于前三季度因整体经营管理不善加上巨额担保而形成巨亏,今年全年亏损已成定局。国光瓷业10月宣布,转让湖南景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51%股权,并将子公司湖南朗力夫制药有限公司托管。国光瓷业所有这些努力对于年内扭亏无济于事,更多的是为了保牌和规避监管部门、投资者以及舆论指责。

应该指出的是,随着价值投资日益成为股市投资的主流,过去那种一味追求概念炒作的思维模式越来越被理性投资者所抛弃。或许这也是部分涉药公司回归主营的一个成因。(股市有风险,入市须慎重。本版股评文章均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据此投资,责任自负。)